-
1、亚硫酸盐是一类很早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可作为食品漂白剂,防腐剂;可抑制非酶褐变和酶促褐变,防止食品褐变,使水果不至黑变,还能防止鲜虾生成黑斑;在酸性介质中,还是十分有效的抗菌剂。(1)、亚硫酸钠中,阴离子的空间结构为。(2)、常温下,溶液呈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常温下,已知溶液中含硫粒子的浓度之和为 , 向溶液中加入 , 溶液中含硫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②常温下,溶液呈性,原因是。
(4)、工业废水中的亚硫酸盐过量排放和不恰当的处理方法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水生生物死亡等。工厂废水排放前,可以先用氧化性工业废水(以含酸性溶液为例)进行处理,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常温处理后,再调节使浓度不高于即可排放,调节应不低于。[已知Ksp[Cr(OH)3]=3×10-32] -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⑧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其最高能层的电子占据的原子轨道电于云轮廓为形。(2)、④、⑤、⑥的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3)、元素①②③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1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或2电子的稳定结构,试写出其电子式 , 该分子为(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4)、画出⑦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5)、④的简单氢化物比⑥的简单氢化物沸点更高,原因是。 -
3、秦俑彩绘中含有难溶的(白色固体)和(黄色固体)。常温下,和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阳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M与阴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R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z点对应溶液中加入 , 可以继续溶解 B、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C、向浓度均为的与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 D、向y点对应溶液中加入对应阴离子的固态钠盐,y点向w点移动 -
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
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将充满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气体红棕色加深
C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萃取分液后,向水层滴入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色
与所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D
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中和至碱性,加入新制悬浊液,加热
出现砖红色沉淀
淀粉已经水解完全
A、A B、B C、C D、D -
5、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做电极材料,两个电极上分别通入和 , 电解质溶液为溶液。某研究小组将上述甲烷燃料电池作为电源,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和电镀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乙装置中X为离子交换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B、乙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 C、用丙装置给铜镀银,b应是Ag D、当电路中通过时,乙中Fe电极上产生氯气(标准状况) -
6、下列事实与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B、硫化氢通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 C、“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混用: D、用碳酸钠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
-
7、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结构信息如表所示。
元素
结构信息
X
基态原子核外s能级的电子数等于p能级的电子数
Y
基态原子
M能层只有1种自旋电子Z
在元素周期表中,族序数等于周期数
W
基态原子核外p能级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B、电负性: C、离子半径: D、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得到Z单质 -
8、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的混合气体(Ar不参与反应),测得不同温度时的平衡转化率随比值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 B、平衡常数 C、温度下,当 , 到达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 D、维持Y点时不变,向容器中充入Ar,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
9、向20mL0.1mol/L的某酸HA中滴加 , 随NaOH加入溶液pH呈现如下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点溶液的大于1 B、M点存在: C、N点存在: D、水的电离程度: -
10、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甲:检验的漂白性 B、图乙:测量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反应热 C、图丙:电解精炼铜 D、图丁:蒸干氯化铝溶液制备无水氯化铝 -
11、羰基硫(COS)是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将CO和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 若反应前的物质的量为10mol,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为8mol,且化学平衡常数为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的浓度增大,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增大通入CO的物质的量,CO的转化率提高 C、反应前的物质的量为5mol D、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20%
-
12、布洛芬(Ibuprofen)为解热镇痛类、非甾体抗炎药,对感冒发烧有一定治疗效果,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布洛芬分子化学式为 B、分子结构中有且只有1个手性碳原子 C、该物质与发生反应,可以产物中检测到 D、有既往消化性溃病史、胃酸过多或穿孔的患者不宜服用布洛芬 -
13、182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首次使用无机物质氰酸铵与硫酸铵人工合成了尿素,揭开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序幕。尿素在农业生产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构中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 B、分子中N原子与C原子的杂化不同 C、该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较大 D、基态碳原子核外有6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 -
14、下列关于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对羟基苯甲酸的熔点比邻羟基苯甲酸的熔点低 B、氨分子间有氢键,故气态氨分子的热稳定性比水蒸气的高 C、碘易溶于浓碘化钾溶液,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D、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导致三氟乙酸的酸性大于三氯乙酸的酸性
-
1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数目为 B、22.4L氢气中,分子的数目为 C、乙烯分子中,键与键的数目为5:1 D、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
16、2023年12月22日晚,随着朱令的去世,历时29年的“清华铊中毒事件”告一段落。健全品格,珍爱生命应当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铊,符号为Tl,81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第IIIA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铊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基态铊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C、基态铊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D、基态铊原子最高能层符号为P
-
17、化学与生活、生产、科学与技术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张若虚词“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萧湘无限路”,雾是一种气溶胶,光束透过大雾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B、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高,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 C、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D、中国空间站存储器所用的材料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
18、以下为某药物的合成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 .(2)、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3)、的名称为 , 的反应类型为 .(4)、的化学方程式为 . 的反应条件为 .(5)、的另一产物为 .(6)、符合下列条件的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与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但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
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
19、光电材料在能源、军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分为无机光电材料(如、等)和有机光电材料(如图1所示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图1所示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填字母),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图1
A.共价键 B.离子键 C.配位键 D.氢键
(3)、在水溶液中,以为电子供体,在光催化剂上可还原为 , 部分氧化物的沸点如表所示:氧化物
沸点
100
①表中氧化物之间沸点差异的原因为 .
②的VSEPR模型为 .
③和分子中,键角更大的是(填化学式).
(4)、和晶体的立方晶胞结构相似,均可看作将金刚石晶胞(如图2所示)内部的碳原子用代替,晶胞顶角与面心位置的碳原子被或代替.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晶体的密度为晶体的密度为 , 则晶体与晶体的晶胞参数之比为 .

图2
-
20、羰基硫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害虫和真菌的危害,广泛应用于农药工业.利用工厂废气中的和反应可以合成 ,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①
②
③
反应 .
(2)、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与进行反应 .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字母).A、和的浓度保持不变 B、消耗的速率与生成的速率之比为 C、的值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3)、在充有催化剂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设起始充入的 , 相同时间内测得的转化率与和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填“>”“<”或“=”,下同) .
(4)、温度高于时,转化率减小的可能原因为____(填字母).A、反应的变大 B、催化剂活性降低 C、平衡逆向移动 D、反应速率加快(5)、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和发生反应,实验测得反应前容器内压强为后达到平衡时的分压为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用含的代数式表示).(6)、已知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①时,在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和发生上述反应,则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 .
②在两个密闭容器中都加入四种气体,起始时气体体积分数 , 分别在和时反应,容器中和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和时,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 , 判断的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