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如图:
(1)、为除去粗盐水中的、、等杂质离子,加入试剂顺序合理的是___________。A、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 B、碳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钠 C、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 D、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2)、“侯氏制碱法”工艺中先氨化后碳酸化的目的是:。(3)、碳酸化后过滤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检验滤液A中主要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4)、部分盐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溶解度曲线图中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在60℃后无数据的原因是:。
-
2、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现有以下物质:
①②液氯③固体④硫酸⑤酒精⑥食盐水⑦铁⑧熔融硫酸钡⑨小苏打
(1)、是国际公认的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之一、能被水吸收制备次氯酸(HClO),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属于(填“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2)、以上属于电解质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有;上述条件下能导电的物质有。(3)、请写出③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3、我国科学家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淀粉,是实现碳的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合成甲醇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为使反应持续发生,反应I需要不断补充以提供氧气 C、反应I中每生成1分子 , 转移2个电子 D、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交警查酒驾时:所用仪器中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蓝绿色的铬离子,其原理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剂是 , 还原产物是 B、发生氧化反应,发生还原反应 C、的氧化性小于的氧化性 D、反应每消耗1个 , 转移6个电子
-
5、如图所示,纵轴表示导电能力,横轴表示所加溶液的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曲线B表示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曲线C表示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曲线D表示Cu(OH)2悬浊液中滴加HCl溶液 -
6、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 B、上述转化中含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C、反应③④表明Na2CO3不能转化为NaOH或NaHCO3 D、反应⑤中Na2O2只做氧化剂 -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或结论
A
向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为CaCO3
B
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原溶液中一定是碳酸盐
C
把小块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冷水中
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发出,反应后溶液变蓝
D
将有色鲜花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鲜花褪色,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A、A B、B C、C D、D -
8、自来水常用杀菌消毒,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蒸馏水出售,为辨真伪,可用下列哪一种试剂鉴别A、酚酞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
9、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充分加热 B、:充分加热 C、: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 D、:饱和食盐水,洗气
-
10、将一小块钠投入到溶液中,有关现象或描述正确的是A、固体溶解,无气体产生 B、既有气体产生,又有白色沉淀析出 C、只有气体产生 D、只有沉淀产生
-
11、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 B、 C、 D、
-
12、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澄清透明的水溶液中:、、、 B、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中:、、、 C、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 D、使紫色石蕊溶液显蓝色的溶液中:、、、
-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食醋除水壶水垢: B、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 C、将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D、将稀盐酸滴在铁片上:
-
14、下列鉴别的方法中,所用试剂、操作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溶液鉴别溶液和溶液 B、利用焰色试验鉴别溶液和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 D、用氯水鉴别NaI溶液和溶液
-
15、下列有关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B、 C、 D、
-
16、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盐的是A、医用酒精 B、双氧水 C、高锰酸钾溶液 D、碘酒
-
17、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正确的是A、干冰、冰、胆矾都属于化合物 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混合物一定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D、氨水能导电,故NH3属于电解质
-
18、6-硝基胡椒酸是合成心血管药物奥索利酸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中的某一步如下:

下列有关X和Y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官能团的个数相等 B、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C、二者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 D、均能溶于碱性水溶液 -
19、某新型钠离子二次电池(如图)用溶解了NaPF6的二甲氧基乙烷作电解质溶液。放电时嵌入PbSe中的Na变成Na+后脱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外电路通过1mol电子时,理论上两电极质量变化的差值为23g B、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为: C、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的Na+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D、电解质溶液不能用NaPF6的水溶液替换 -
20、用制备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涉及的主要反应为:
Ⅰ.2CO2(g)+6H2(g)C2H4(g)+4H2O(g)
Ⅱ.CO2(g)+H2(g)CO(g)+H2O(g)
(1)、已知时,部分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表所示(忽略随温度的变化):则。物质
相对能量(kJ/mol)
-393
-286
-242
-110
0
52
(2)、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若要提高反应Ⅰ中的平衡转化率并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标号)。A、增大压强 B、增大浓度 C、降低温度 D、液化分离出水蒸气(3)、向某刚性容器中按投料比充入和 , 在不同催化剂(M、N)下发生上述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的转化率、的选择性(含碳生成物中的百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的催化效果好(填“M”或“N”)。
②500~800K之间,乙烯的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4)、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和 , 发生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 。测得相同时间内,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虚线表示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①由图分析,(填“>”“<”或“=”)。
②已知z点体系的压强为 , 则时,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保留2位小数,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的dD(g)+eE(g)gG(g)+ hH (g), , 其中 , 、、、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5)、利用电解法制取乙烯的装置如图所示,则电极a为电解池的极,a极反应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