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从含KI、KNO3等成分的废水中回收I2和KNO3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1中有机相应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无机相从上口倒出 B、步骤2分离操作可选用蒸馏 C、步骤3可利用碘易升华的性质提纯粗碘 D、步骤4将溶液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时,再用余热蒸干
  • 2、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①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盐酸 B、图②在铁上镀铜 C、比较AgCl和Ag2S溶解度大小 D、图④蒸干溶液获得Fe2SO43
  • 3、现有FeCl2、稀盐酸和稀硫酸,利用上述物质制取FeSO4溶液和FeCl3溶液并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FeCl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填化学式,下同),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
    (2)、探究Fe3+的氧化性。取适量FeCl3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淀粉-KI溶液,反应现象为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为了验证Fe3+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实验设计不合理或预测实验现象错误的是(填序号)。

    (4)、利用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通过(方法)可以证明所得溶液属于胶体。
    (5)、将适量铁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3+Fe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与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6)、探究Fe2+的还原性:取适量Fe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反应现象为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生成Fe(OH)2的现象,将Fe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的正确操作是(填选项字母)。

    A.        B.        C.

  • 4、由NaCl(熔融)在电解条件下衍生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B、F、H为单质。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的名称为
    (2)、漂白液的有效成分为(填化学式,下同);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
    (3)、已知C、D均为离子化合物,则两者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CD(填“>”、“=”或“<”)。
    (4)、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5)、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6)、反应①中,每生成115g A的同时,能生成标准状况下B的体积为L。
  • 5、元素周期表体现了元素位置、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揭示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如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数字分别代表某一种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由(填科学家姓名)制出;短周期中共有种主族元素。
    (2)、②的最高价含氧酸(H3XO3)为一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H3XO3+H2OH++X(OH)4-(“”表示部分电离),H3XO3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H3XO3与足量NaOH反应得到的盐的化学式为
    (3)、③④⑤⑥对应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化学式表示,下同);⑥、⑩的单质中,氧化性较强的是
    (4)、⑤⑥⑦⑧⑨⑩对应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5)、证明⑧的金属性比Fe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用电子式表示⑦⑨形成简单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6、完成下列问题。
    (1)、有以下几种物质:①熔融的NaCl、②Fe、③液态氯化氢、④盐酸、⑤乙醇、⑥食醋(醋酸的质量分数为4.5%)、⑦CaCO3、⑧石墨,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能导电的是
    (2)、等质量的H216OD218O中所含质子数之比为 , 所含中子数之比为
    (3)、20g某金属硫酸盐M2SO43中含有0.15mol SO42- , 则M的摩尔质量为
    (4)、CO2的结构式为Na2O2的电子式为
    (5)、已知R2O8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Mn2+氧化为MnO4- , 同时自身被还原为RO42- , 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7、自由滑动的隔板(体积不计)将密闭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恒温条件下,向左边充入100g COCO2的混合气体,右边充入1 mol Ar时,隔板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下列有关左侧混合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密度的503 B、CO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D、若充入1 mol Ar和一定量上述混合气体后,隔板位于12处,则混合气体的质量一定为36g
  • 8、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通过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均能直接得到e B、b和g均为碱性氧化物 C、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g D、存在c→d→e→f→c的转化关系
  • 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元素的某种核素没有中子,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Y与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 C、稳定性:XY>XW D、单质沸点:Y>W
  •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 O2中含有原子的数目为NA B、22g N2O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O原子的数目为0.5NA C、3.2g O2在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的数目不一定为0.4NA D、0.1molL-1 NaClO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1NA
  • 11、BrF3溶于水可发生反应:3BrF3+5H2O=HBrO3+Br2+9HF+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F为还原产物 B、当反应转移3mol电子时,理论上生成0.5molBr2 C、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 D、每生成1molO2 , 被水还原BrF3的物质的量为2mol
  • 12、由下列实验操作得出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且相对应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含KBr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

    溶液变为黄色

    氧化性:Cl2>Br2

    B

    用铁丝蘸取少量待测溶液在酒精灯外焰灼烧

    焰色呈黄色

    该溶液的溶质是钠盐

    C

    将干燥的氯气通过湿润的红色布条

    红色布条褪色

    氯气具有漂白性

    D

    检验FeCl3液中是否含有Fe2+时,可滴入适量酸性KMnO4溶液

    溶液紫红色褪去

    证明溶液中含有Fe2+

    A、A B、B C、C D、D
  • 13、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100mL0.1molL-1 Fe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200mL0.1molL-1 NaCl溶液 B、100mL0.2molL-1 AlCl3溶液 C、50mL0.2molL-1 NH4Cl溶液 D、50mL0.2molL-1 BaCl2溶液
  • 14、下列物质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
    A、CO2 B、Na2O2 C、NaOH D、NH4Cl
  •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Ba(OH)2液中滴入稀硫酸:Ba2++SO42-=BaSO4 C、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3Cl2+2Fe2++4Br-=2Fe3++6Cl-+2Br2 D、将少量NaHCO3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HCO3-+Ca2++OH-=CaCO3+H2O
  • 1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澄清透明的溶液中:K+Cu2+NO3-Cl- B、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K+Na+CO32-NO3- C、0.1molL-1 NaOH溶液中:NH4+Fe2+Br-Cl- D、无色澄清透明的溶液中:H+Na+ClO-NO3-
  • 17、下列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且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Al2O3 B、Al(OH)3 C、NaHCO3 D、Al
  •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C14NS14i互为同位素 B、C60、碳纳米管、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C、NH3AgClNaClO均为电解质 D、HDD2OCuSO4均为化合物
  •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B、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 C、金属阳离子只表现氧化性 D、所有的盐类物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可导电
  • 20、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且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

    B.制备硫酸亚铁晶体

    C.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

    D.配制0.1 molL-1NaOH溶液

    A、A B、B C、C D、D
上一页 141 142 143 144 14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