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质量为M=2.5kg的一只长方体形状的铁箱在水平恒定拉力F1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匀加速运动,铁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0。这时铁箱内一个质量为m=0.5kg的木块恰好不能沿后壁滑下来(如图所示),木块与铁箱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5。运动途中使拉力F1减小到120N , 经过一段时间,木块落至箱底后且不反弹,某时刻当箱的速度为v=6m/s时撤去拉力,经1s时间木块从铁箱的左侧到达铁箱的右侧。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木块可以看着质点,g取10m/s2(  )

    A、拉力F1=132.5N B、拉力F1=135N C、木箱的长度为1.5m D、木箱的长度为1.0m
  • 2、物理课上,某同学手里握住力传感器,传感器下面竖直挂着一个钩码,做先“下蹲”后“起立”的动作,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的时间内该同学完成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B、“下蹲”时候砝码重力比“起立”时候小 C、该同学下蹲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出现在t1时刻 D、实验过程该同学重心的最大加速度大小约为6m/s2
  • 3、如下图所示为一种常见的皮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皮带传动后无打滑现象。已知A、B是轮子边缘的点,C是大轮子上点。已知正常稳定转动时,小轮子的转速是大轮子的三倍,则A、C两质点的各物理量之比正确的是(  )

    A、A、B两质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A、B两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C、A、C两质点的角速度之比为3:1 D、A、C两质点的转速之比为1:3
  • 4、将一小球水平抛出,使用频闪仪和照相机对运动的小球进行拍摄,频闪仪每隔0.05s发出一次闪光。某次拍摄时,小球在抛出瞬间频闪仪恰好闪光,拍摄的照片编辑后如图所示。图中的第一个小球为抛出瞬间的影像,每相邻两个球之间被删去了3个影像,所标出的两个线段的长度S1S2之比为3:7。(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 , 忽略空气阻力)。则(  )

    A、S1段的过程与S2段的过程小球的速度变化大小不相同 B、S1段的过程与S2段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变化方向不相同 C、在抛出瞬间小球速度的大小为25m/s D、在抛出瞬间小球速度的大小为15m/s
  • 5、ETC是高速公路上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简称。如图,汽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处减速至0,经过20s缴费后,再加速至15m/s小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中心线前方10m处减速至5m/s , 匀速到达中心线后,再加速至15m/s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如果不设收费站,汽车将能更快通行。(不计汽车的长度)(  )

    A、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28s B、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23s C、汽车通过ETC通道比不设收费站通行多花11s时间 D、汽车通过ETC通道比不设收费站通行多花8s时间
  • 6、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可以用来测量竖直上下电梯运行时的加速度,其构造如图所示。把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小木板上,下端悬吊0.9N重物静止时,弹簧下端的指针指木板上刻度为B的位置,下端悬吊1.0N重物静止时指针指向D的位置,以后该重物就固定弹簧上,和小木板上的刻度构成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加速度的示数单位用m/s2表示,方向向上为正、向下为负。(g取10m/s2)由此可以知道(  )

    A、B位置应该标注的加速度为0 B、F位置应该标注的加速度为0.5m/s2 C、该测量仪的精确度为0.1m/s2 D、弹簧的劲度系数越大,该测量仪的精确度越高
  • 7、甲乙两位溜冰爱好者在一条直线上溜冰的速度—时间图像,由此可以判断(  )

    A、计时开始时,甲、乙的位置相距2m B、2s末甲、乙运动方向相同 C、2s末甲、乙加速度相同 D、从计时起的8s内甲、乙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不相同
  • 8、一个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2m/s2。某时刻速度为1m/s , 则之后的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  )
    A、1:2:3 B、1:4:9 C、3:5:7 D、1:3:5
  • 9、如图所示,某人坐地铁时把一根细绳的下端绑着一支圆珠笔,上端用电工胶布临时固定在地铁的竖直扶手上。在地铁某段水平直线行驶运动过程中,细绳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θ并保持了一段时间,他用手机拍摄了当时的情景照片,拍摄方向跟地铁前进方向垂直,则可以根据照片信息(  )

    A、判断地铁的运动方向 B、判断地铁一定在加速 C、估算地铁的速度大小 D、估算地铁的加速度大小
  • 10、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规定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需要的力为1N C、胡克通过实验得出,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其长度成正比 D、开普勒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96km”“35km”“9km”指的是指位移 B、乙图是高速上的指示牌,上面的“120”“100”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C、丙图是汽车上的时速表,上面指针指示的“90”指90米/秒 D、丁图是导航中的信息,上面三个方案所示位移相同
  • 12、下列哪个选项的物理量是标量,且单位是国际制单位的是(  )
    A、位移m B、周期h C、力N D、质量kg
  •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均为R,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r=R2 , 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间的距离为d,质量为m的小液滴恰好能静止在两板的正中间。(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求:

    (1)流过电源的电流大小;

    (2)两金属板间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3)小液滴带何种电荷,带电量为多少。

  • 14、电磁炮是一种理想的兵器,它的主要原理如图所示,1982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制成了能把2.2g的弹体(包括金属杆EF的质量)加速到10km/s的电磁炮(常规炮弹的速度约为2km/s),若轨道宽2m,长为100m,通以恒定电流10A,则轨道间所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多大?磁场力的最大功率为多大?(不计轨道摩擦)

  • 15、图甲是由导电的多晶硅制成的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图乙是其原理图。传感器可以看成由两个电容C1C2组成,当传感器沿着箭头方向变速运动时,多晶硅悬臂梁的右侧可发生弯曲形变,形变程度只与加速度大小正相关,且加速度向上时,悬臂梁的右侧向下弯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传感器静止时,用外力下压悬臂右端,C1增大,C2减少 B、传感器保持匀速向上运动,C1C2均不变 C、传感器由静止突然加速向上运动,C1减小,C2增加 D、传感器向下做匀减速运动,C1不断减小,C2不断增加
  • 16、有研究表明,当兴奋情绪传播时,在人的体表可以测出与之对应的电势变化。某一瞬间人体表面的电势分布图如图所示,图中实线为等差等势面,标在等势面上的数值分别表示该等势面的电势,abcd为等势面上的点,该电场可等效为两等量异种电荷产生的电场,ab为两电荷连线上对称的两点,cd为两电荷连线中垂线上对称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c点的电势大于d点的电势 C、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b点移到d点,其电势能增加 D、负电荷在c点的电势能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
  • 1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和一个变阻器组成的,已知灵敏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3mA,内电阻Rg=200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B、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C、在甲图中,若改装成的电流表的量程为0.6A,则R=0.5Ω D、在乙图中,若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3V,则R=800Ω
  • 18、如图为某同学研究闭合电路中电源的输出功率随电流变化关系的实验电路(电流表内阻忽略不计),则该同学描绘的输出功率P随电流I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 19、如图所示,现有通有电流大小相同的两根长直导线分别固定在正方体的两条棱dhhg上,彼此绝缘,电流方向分别为由d流向h、由h流向g , 则顶点e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为(     )

    A、e指向b B、e指向c C、e指向d D、e指向g
  • 20、下列关于磁场、电磁感应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磁针发生偏转是因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图乙中,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荷的电场产生的 C、图丙中,使导体棒AB沿着磁感线运动能产生感应电流 D、图丁中,只有闭合或断开开关S瞬间能产生感应电流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