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abcd与a'b'c'd' , 两导轨间距L = 2 m,ab与a'b'段是竖直四分之一光滑圆弧,半径R = 20 m,bc与b'c'是光滑水平直导轨,cd与c'd'是与水平成θ = 37°的足够长的粗糙直导轨,有垂直斜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场只存在斜面轨道部分),磁感应强度B = 5 T,电容器的电容C = 200 μF,将一质量m = 20 g的金属棒MN由圆弧最高点静止释放,金属棒MN与cd、c'd'的动摩擦因数μ = 0.25,重力加速度g = 10 m/s2 , cc'处有一小段光滑圆弧(长度可忽略不计),不计一切电阻,已知sin37° = 0.6,cos37° = 0.8,求:

    (1)、金属棒MN第一次经过bb'时的速度大小v1
    (2)、金属棒MN在斜面cdc'd'上滑的最大距离d;
    (3)、最终金属棒MN与斜面cdc'd'摩擦生的热Q。
  • 2、如图,固定在地面上的木板AB和半径为R14圆弧槽刚好接触,圆弧槽凹侧和底面光滑,各物块与木板上表面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圆弧槽右侧通过不计质量的细杆与一压力传感器相连。从A点向左,每隔l=4R15μ放置一小物块,编号依次为1、2、3、4,质量均为m , 物块4与一劲度系数为k=15μ2mg4R的弹簧(处于原长)相连,物块4左侧木板表面光滑,弹簧左端连在木板左端。圆弧槽左侧空间有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外表绝缘小物块从圆弧槽顶点处无初速度释放。已知当弹簧形变量为x时,弹性势能为12kx2 , 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带电小物块下滑过程压力传感器的最大示数Fmax
    (2)、若所有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在μ>qEmg的前提下,施加电场的强度E多大时才能使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也为l
    (3)、先将1、2、3号物块拿掉,若带电物块与4为完全非弹性碰撞,施加电场的强度E多大才能使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也为l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有一振源,产生的简谐波沿x轴传播,ABx轴上的两个质点,从质点A第一次达到波峰开始计时,AB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已知AB平衡位置间距离为2m,且满足B点在A点的右侧,已知A点的横坐标为x=1m , 该简谐波的波长λ大于AB间距,t=0时波源位于平衡位置,波源起振方向竖直向上。

    (1)、求该简谐波的波速;
    (2)、若波源在原点,求坐标轴上x>0的各点的波动方程。(波动方程:写出x轴上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yxt的关系)
  • 4、利用图甲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将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0.80m的支柱上,O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0.20m。将a球拉至悬线与竖直线夹角为α , 由静止释放后摆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正碰,碰撞后a球运动到竖直线夹角β处,b球落到地面上,测出b球的水平位移s ,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改变α角的大小,多次实验,发现钢球ab碰撞过程不仅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得到s2cosα的关系图线如图乙,则钢球ab的质量之比mamb=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2)、若在钢球b的被碰位置贴一小块棉布,依然将a球拉至悬线与竖直线夹角为α由静止释放,增大的物理量是(  )
    A、碰后b球的水平位移s B、碰后a再次到达最高点的夹角β C、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 D、碰撞过程中系统动能的损失
    (3)、某同学观察到,在台球桌面上,台球m以初速度v0和静止的球M发生斜碰时,碰后两球的速度方向将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乙所示。已知两球大小相同,质量相等,若两球碰撞过程无能量损失,碰后两球速度方向与初速度的夹角分别为αβ , 则αβ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

  • 5、为模拟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原理,取一圆柱形长直玻璃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一束激光由空气中以α=45°的入射角射向玻璃丝的AB端面圆心O , 恰好在玻璃丝的内侧面发生全反射,此时内侧面入射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nθ=64 B、玻璃丝只能传播该频率的光 C、激光由空气中进入玻璃丝后,其波长变短 D、减小入射角α , 激光在玻璃丝中仍能发生全反射
  • 6、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第一、二、四象限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第三象限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P(2L,0)Q(0,2L)为坐标轴上的两点。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从P点沿PQ方向射出,不计电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电子从P点出发恰好第一次经原点O点,运动时间可能为πm2eB B、若电子从P点出发恰好第一次经原点O点,运动路程可能为πL C、若电子从P点出发经原点O到达Q点,运动时间可能为3πmeB D、若电子从P点出发恰好第一次经原点O到达Q点,运动路程为πL2πL
  • 7、静电纺纱利用了高压静电场,使单纤维两端带上异种电荷,如图所示为高压静电场的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c两点电势关系为φa>φc B、图中b、d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关系为Eb>Ed C、电子在a、d两点的电势能关系为Epa<Epd D、将质子从b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负功
  • 8、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在第Ⅰ象限内存在方向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Ⅳ象限内yd区域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从y轴上P0,h点沿x轴正方向开始运动,经过电场后从x轴上的点Q233h,0进入磁场,粒子恰好不能从磁场的下边界离开磁场。不计粒子重力。求:

    (1)、粒子在Q点位置的速度vQ和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θ
    (2)、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
    (3)、粒子从P点开始运动至第一次到达磁场下边界所需要的时间。
  • 9、近年,我国阶段性建成并成功运行了“电磁橇”,创造了大质量电磁推进技术的世界最高速度纪录,其原理如图所示。两平行长直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导轨间垂直安放金属棒,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电流从一导轨流入,经过金属棒,再从另一导轨流回,图中电源未画出。已知平行导轨电流在两导轨间产生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与电流i的关系式为B=ki(k为常量且已知)。金属棒被该磁场力推动。当金属棒由第一级区域进入第二级区域时,回路中的电流由I1=2k变为I2=1k , 两导轨内侧间距为k,每一级区域中金属棒被推进的距离均为s=2m,金属棒的质量为m=1kg,不计任何摩擦与阻力,求:

    (1)金属棒经过第一级区域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F;

    (2)金属棒经过第一、二级区域的加速度大小a1、a2

    (3)金属棒从静止开始经过两级区域推进后的速度大小。

  • 10、小方同学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多用电表机械调零后,用“直流电压2.5V挡”粗测电动势,如图1所示,干电池的正极应与多用电表的(填“红表笔”或“黑表笔”)连接,指针偏转如图2所示,则电动势为V。
    (2)、转换至欧姆挡,用图1电路粗测内阻,你认为此法(填“可行”或“不可行”)。小方突发奇想,想测一下人体电阻,选择“×1k”挡,调零后测量发现指针偏转很小,为使测量更合理,应换成

    (填“×10k”挡或“×100”挡)。

    (3)、小刚同学在学习了高中物理必修三“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之后,对家里玩具电瓶车上的电池很感兴趣,查阅资料之后得知,该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2Ω,但是小刚同学想具体知道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然后他组织了班上的几名同学组成兴趣小组,从实验室借了相应器材,在学校老师指导下完成了本次实验。学校实验室现有如下实验器材:

    A.电压表V(量程为3V,内阻约为3kΩ)

    B.电流表A(量程为0.6A,内阻为0.5Ω)

    C.电阻箱R(阻值范围为0~999.9Ω)

    D.待测电池

    E.开关S、导线若干

    ①该小组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调节电阻箱到最大阻值,闭合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的电阻值,记下相应电阻箱的电阻值R、电压表的示数U和电流表的示数I。根据记录数据作出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电池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由(1)中测得的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真实值。

  • 11、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它的右臂通过绝缘细线挂着正六边形线框,线框的边长为L,底边水平,恰有一半处于匀强磁场中,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当线圈中通入顺时针电流I时,调节砝码使两臂达到平衡。然后改变电流的方向,大小不变,在右盘中增加质量为m的砝码后,两臂再次达到新的平衡,则(  )

    A、B大小为mg2IL B、B大小为mg4IL C、磁场方向垂直线框平面向外 D、线框所受安培力大小为2BIL
  • 12、如图所示,足够长的粗糙细杆CD水平置于空中,且处在垂直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圆环套在细杆CD上。现给小圆环向右的初速度v0 , 圆环运动的vt图像不可能是(  )

    A、 B、 C、 D、
  • 13、如图所示为磁流体发电机原理图,平行金属板A、B之间有一个很强的磁场,将一束等离子体喷入磁场,A、B两板间便产生电压从而向外供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板为发电机正极 B、发电机能量来源于磁场能 C、仅提高喷射的速度发电机电动势增大 D、仅减小金属板间距发电机电动势增大
  • 14、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共存的区域内,电场的场强为E,方向竖直向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在场区内的一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可判断该带电粒子(  )

    A、带有电荷量为mgE的负电荷 B、沿圆周逆时针运动 C、粒子运动到最低点的时电势能最低 D、运动的速率为EB
  • 15、如图所示,某质谱仪由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半径为R且圆弧中心线(虚线所示)处电场强度大小为E的均匀辐射电场和磁感应强度为B的半圆形磁分析器组成。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从M板由静止加速后,沿圆弧中心线经过辐射电场,再从P点垂直磁场边界进入磁分析器后打在胶片上Q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辐射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减弱 B、辐射电场的电场力对该粒子做正功 C、加速电压U=ER D、P点与Q点的距离为2BmERq
  • 16、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导体框ab,O为圆心,OC为一能绕O在框架上滑动的导体棒,Oa之间连一电阻R,导体棒的电阻为0.5R。导体框架的电阻不计,使OC以角速度ω逆时针匀速转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由右向左 B、导体棒O端电势低于C端的电势 C、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Br2ω2 D、电阻R的两端电压为Br2ω2
  • 17、如图,空间中存在平行于纸面向右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根在b点被折成直角的金属棒abc平行于纸面放置,ab=bc=L , ab边垂直于磁场方向。现该金属棒以速度v垂直于纸面向里运动。则ac两点间的电势差Uac为(  )。

    A、BLv B、2BLv C、BLv D、2BLv
  • 18、如图所示,一轻绳连着一小球,悬挂于O点,现给小球一个初速度释放做竖直圆周运动。设小球质量m=3kg , 绳长L=4m , 小球运动的最低点离地高度h=5m

    (1)、若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1=8m/s , 求此时小球对绳的拉力T
    (2)、若轻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5N,求允许小球通过最低点的最大速率v
    (3)、若以(2)问的最大速率通过最低点时,轻绳恰好断裂,求小球平抛的水平位移x大小。
  • 19、冲关节目是一种户外娱乐健康游戏,如图所示为参赛者遇到的一个关卡。一个半径为R的圆盘浮在水面上,圆盘表面保持水平且与水平跑道的高度差h=1.25m , M为圆盘边缘上一点。某时刻,参赛者从跑道上P点水平向右跳出,初速度的方向与圆盘半径OM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已知圆盘的圆心与P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x0=4m , 圆盘半径R=2m ,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

    (1)求参赛者从P点跳出至落至圆盘经历的时间t;

    (2)参赛者要能落在圆盘上,求v0的最小值;

    (3)若参赛者从P点跳出的同时,圆盘绕过其圆心O的竖直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要使参赛者落到M点,求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

  • 20、在“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实验中,所用向心力演示器如图(a)所示。图(b)是演示器部分原理示意图:皮带轮①、④的半径相同,轮②的半径是轮①的1.5倍,轮③的半径是轮①的2倍,轮④的半径是轮⑤的1.5倍,轮④的半径是轮⑥的2倍;两转臂上黑白格的长度相等;ABC为三根固定在转臂上的挡板,可与转臂上做圆周运动的实验球产生挤压,从而提供向心力。图(a)中的标尺1和2可以显示出两球所受向心力的大小关系。可供选择的实验球有:质量均为2m的球1和球2,质量为m的球3。

    (1)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主要用到了物理学中的

    A.等效替代法       B.控制变量法       C.理想实验法       D.转化法

    (2)实验时将球1、球2分别放在挡板AC位置,将皮带与轮②和轮⑤连接,转动手柄观察左右两个标尺,此过程是验证向心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3)实验时将皮带与轮③和轮⑥相连,将球23分别放在挡板BC位置,转动手柄,则标尺1和标尺2显示的向心力之比为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