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氢原子能级跃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结构,并从中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大量氢原子处于n=4能级上,其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些氢原子能级跃迁过程中所发出的a、b、c三种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b光照射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氢原子会发生电离 B、b光光子的动量最大 C、相同条件下,a光最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在真空室中,c光的波长等于a、b两光波长之和
  •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甲图,足球在飞行和触网时惯性不变 B、研究乙图,祝融号在MN段运动时一定有加速度 C、研究丙图,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平均速度,运动员不能看作质点 D、研究丁图,选取地球为参考系,空间站处于运动状态且为完全失重状态
  • 3、如图所示,倾斜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的速度沿顺时针匀速转动,倾角θ=37° , 一个物块从传送带的底端A以v0=4m/s的速度沿传送带向上滑去,结果物块刚好能到达传送带的顶端B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则(  )

    A、传送带A、B间距离为1.6m B、传送带A、B间距离为1.8m C、物块从A到B运动的时间为1s D、物块从A到B运动的时间为1.2s
  • 4、台式电子秤上竖直固定一弹簧,金属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位置竖直落下,根据电子秤示数的大小变化情况,就能判断小球的超、失重情况,在从小球接触弹簧到被弹起离开弹簧过程中,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小球下落的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B、小球上升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小球下落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 D、小球上升的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
  • 5、用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将一固定在墙上的水平轻质弹簧压缩了x(小球与弹簧不拴连,弹簧劲度系数为k),如图所示。将细绳剪断瞬间(        )

    A、弹簧弹力发生变化 B、小球速度不为零 C、小球立即获得kxm的加速度 D、小球加速度为mg2+kx2m
  • 6、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c的质量均为m,用细线相连并悬挂于O点,现用另一细线给小球a施加一个拉力F,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且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拉力的最小值(  )

    A、mg B、1.5mg C、3mg D、2mg
  • 7、质量为3kg的物块,重力约30N,从5m高处下落,2s后静止在海绵上,如下图所示,上述涉及了质量、长度、时间的单位及其他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B、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N、m、s C、海绵比物块形变更明显,物块对海绵的力大于海绵对物块的力 D、kg、m/s、N是国际单位的导出单位
  • 8、某研究人员将一铁质小圆盘放入聚苯乙烯颗粒介质中,在下落的某段时间内,小圆盘仅受重力G和颗粒介质对其向上的作用力f。用高速相机记录小圆盘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相邻位置的时间间隔相等,如图所示,则该段时间内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f一直大于G B、f一直小于G C、f先小于G,后大于G D、f先大于G,后小于G
  • 9、固定在O点的细线拉着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该区域内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电场强度E=3mg4q , 圆周上A点在圆心O的正上方,小球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0 , 方向水平向左,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 求:

    (1)、小球过A点时对细线的作用力;
    (2)、小球做圆周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率;
    (3)、若小球过A点时断开细线,之后的运动中小球经过其电势能最大位置时的速率为多大?
  • 10、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斜面倾角为37o , 一带电量为+q的小物体质量为m,置于斜面上,当沿水平方向加一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时,小物体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从某时刻开始,电场强度突然减为原来的0.5,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 tan37°=0.75)求:

    (1)原来电场强度的大小;

    (2)当电场强度减小后物体沿斜面下滑距离为L时的动能。

  • 11、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测出某段金属线的长度L直径d和电阻R

    (1)、在某次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金属的直径时,读数如图甲,则金属丝的直径为mm
    (2)、在对上述金属线选取1.87米长度并接入到电路图中进行测量,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金属丝的电压和电流时读数(如图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V , 电流表的读数为A。

    (3)、根据上述步骤中所测得的实验数据,最终测得该金属导线的电阻率为Ωm。(用科学记数法表达,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2、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其中E为电源,R为定值电阻,C为电容器,A为电流表,V为电压表。

    (1)当开关“S”接在“1”端时,电容器处于过程中(填“充电”或“放电”),此时电流表A示数将逐渐(填“增大后趋于稳定”、“减小后趋于稳定”或“减小后趋于零”)。

    (2)在放电过程中,得到的I-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电容器释放的电荷量约为C。(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3、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电子围绕原子核在高速旋转。设电子质量为m , 电荷量为e , 氢原子核电荷量为+e , 静电力常量为k , 电子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已知在孤立点电荷q的电场中,以无限远处电势为0时,距离该点电荷为r处的电势φ=kqr。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v=ekm B、电子绕核运动时等效电流为e22πrkmr C、电子绕核运动一周时,该氢原子核施加的库仑力对其做功W=2πke2r D、若无限远处电势为零,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和电势能的总和为ke22r
  • 14、如图所示,直线为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方向未标出),A、B、C为电场线上等间距的三点,一个带负电粒子从电场中P点(图中未标出)分三次以不同的方向射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分别经过A、B、C三点,粒子经过这三点时,在A点速度变化最快,则A、B、C三点中(  )

       

    A、A点场强最大 B、场强方向从A指向C C、A点电势最高 D、A、B间电势差绝对值大于B、C间电势差绝对值
  • 15、如图甲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带负电荷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在x=1m处以初速度v0=3m/s沿x轴正方向运动。小滑块的质量为m=2kg , 带电量为q=0.1C。整个运动区域存在沿水平方向的电场,图乙是滑块电势能Ep随位置x变化的部分图像,P点是图线的最低点,虚线AB是图像在x=1m处的切线,并且AB经过(1,2)和(2,1)两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1m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0V/m B、滑块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滑块运动至x=3m处时,速度的大小为2m/s D、若滑块恰好能到达x=5m处,则该处的电势为−50V
  • 16、电子显微镜通过电场或磁场构成的电子透镜实现会聚或发散作用,其中一种电子透镜的电场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一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其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a、b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B、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C、电子在a点的动能大于b点的动能 D、电子在a点所受电场力小于b点所受电场力
  • 17、如图所示,P为均匀带正电球体,四分之一圆弧形金属板靠近带电球体,圆弧的圆心与球心重合,金属板接地,稳定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仅在A点有感应的负电荷 B、仅在B点有感应的负电荷 C、AB圆弧面有感应的负电荷 D、CD圆弧面有感应的正电荷
  • 18、如图所示,装置的左边是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台面,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着质量M=2kg的小物块A。装置的中间是水平传送带,它与左侧的水平台面、右侧的光滑曲面均平滑连接。传送带始终以u=2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质量m=1kg的小物块B从右侧的光滑曲面上距水平台面高h=1m处由静止释放。已知传送带上表面长l=1m , 物块B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物块A、B间发生的是对心弹性碰撞,第一次碰撞前物块A静止且处于平衡状态,取g=10m/s2

    (1)求物块B刚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

    (2)求物块B与物块A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大小;

    (3)通过计算说明物块B与物块A第一次碰撞后能否运动到右边的曲面上;

    (4)如果物块A、B每次碰撞后,物块A再回到平衡位置时都会立即被锁定,而当它们再次碰撞前锁定被解除,试求出物块B第n次碰撞后速度的大小。

  • 19、如图,在竖直平面内固定有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PQ、EF,导轨间距L=20cm,在QF之间连接有阻值R=0.3Ω的电阻,其余电阻不计。轻质细线绕过导轨上方的定滑轮组,一端系有质量为mA=0.3kg的重物A,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0.1kg、电阻r=0.1Ω的金属杆ab、开始时金属杆置于导轨下方,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2T、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现将重物A由静止释放,下降h=4m后恰好能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金属杆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忽略所有摩擦,g取10m/s,求:

    (1)电阻R中的感应电流方向;

    (2)重物A匀速下降的速度大小v;

    (3)重物A下降h的过程中,电阻R中产生的焦耳热QR

  • 20、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有电压表V(量程为3V,内阻约3kΩ);电流表A(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70Ω);滑动变阻器R(10Ω,2A)。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①如图所示在闭合开关之前为防止电表过载而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应放在(选填“a”或“b”)处;

    ②在实验中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到如图所示的U—I图线,由图可得该电源电动势E =V,内阻r =Ω。

    ③某同学在设计电压表改装时,将一个内阻为60Ω,满偏电流为0.5mA的电流表表头改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需要(选填“串”或“并”)联一个阻值Ω的电阻。

上一页 590 591 592 593 59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