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铁块P沿粗糙斜面体Q下滑,关于P、Q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对P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B、P对Q的作用力垂直斜面向下 C、P对Q做功大于Q对P做功 D、P对Q做功小于Q对P做功
  • 2、某仪器两极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一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以某一初速度沿x方向运动,从OA运动过程中,关于各点的电势φ , 电荷的动能Ek随位移x的变化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3、地球的三颗不同人造卫星分别沿椭圆轨道l、轨道2、轨道3运动,如图所示,已知三条轨道的半长轴均相等,其周期分别为T1T2T3 , 机械能分别为E1E2E3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T3 B、T1>T2>T3 C、E1=E2=E3 D、E1>E2>E3
  • 4、某同学在玩“打水漂”时,向平静的湖面抛出石子,恰好向下砸中一个安全警戒浮漂,浮漂之后的运动可简化为竖直方向的简谐振动,在水面形成一列简谐波,距离浮漂S处的水蕊上有一片小树叶,则(  )

    A、小树叶将远离浮漂运动 B、小树叶将先向下运动 C、浮漂的振幅越大,波传到S处时间越短 D、浮漂的振幅越小,小树叶振动越快
  • 5、在“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在激光器和双缝之间加入一个与光束垂直放置的偏振片,则在光屏上与不加偏振片时相比(  )
    A、亮度变亮 B、亮度不变 C、条纹间距不变 D、条纹间距变小
  • 6、玻璃瓶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该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 , 其压强p , 热力学温度T , 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7、如图所示,一匹马拉着车前行.关于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马拉车的力总是大于车拉马的力 B、马拉车的力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 C、加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D、减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
  • 8、某同学在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将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及绳套,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互成角度的拉动橡皮条,将结点拉到O点,如图甲所示.

    (1)、下列做法能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
    A、两根细线必须等长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宜太小 C、两条细线的夹角尽可能大一些 D、在确定细线拉力方向时,所取两个点适当远一些
    (2)、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F'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则图乙中的F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3)、如图甲所示当两条细线的夹角是90° , 若保持O点位置不变,且右边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不变,使左边的弹簧测力计逆时针转动时,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 9、如图,ABCDE虚线区域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DE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心为O,其中A、E、O在同一条直线上,位于F点的粒子源垂直AE射出各种速度大小不等的带电粒子,粒子在磁场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已知粒子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F点到E点的距离为21R , 则从弧DE射出的粒子,运动的可能时间为(  )

    A、πm3qB B、πm2qB C、2πm3qB D、4πm3qB
  • 10、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斜面倾角θ=30°,物体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1)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及方向;

    (2)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若对物体施加一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1的恒力,物体恰好能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求F1的大小。

  • 11、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置于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5cm,一端固定于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逐渐增大F,当弹簧长度为20cm时,物体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g=10 m/s2) (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试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
    (2)、当弹簧拉长到18 cm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 12、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10s后作匀速运动,问:

    (1)、汽车在第5s末的速度为多大;
    (2)、汽车在前20s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 13、某实验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理想模型、控制变量、等效替代)
    (2)、为了完成实验,在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成一定角度拉橡皮筋时,没有必要记录的是(  )。
    A、两细绳的方向 B、橡皮筋的原长 C、两弹簧秤的示数 D、结点O的位置
    (3)、按照正常实验操作,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或F'
    (4)、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  )。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D、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5)、在另一小组研究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夹角为θ , 合力为F,F与θ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这两分力大小不变,则任意改变这两个分力的夹角,能得到的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

  • 14、一物体受到1N、2N、3N、4N四个力作用而保持静止状态,如图,现保持1N、3N、4N三个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变,而将2N的力绕O点旋转90°,此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大小为(  )

    A、2N B、22N C、3N D、33N
  • 15、用每隔Δt时间闪光一次的频闪相机,在真空实验室拍摄的羽毛与苹果同时开始下落一段时间后的一张局部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图中的x1、x2、x3是照片中相邻两苹果的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表明,重的物体下落的快 B、x1:x2:x3=1:3:5 C、x3+x1=3x2 D、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x3x12Δt2
  • 16、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记录的部分信息,其中合力F=10N , 分力F2方向确定,与合力F夹角为30°,则另一分力F1的最小值是多少?(  )

    A、2.5N B、5N C、7.5N D、10N
  • 17、为研究木板与物块之间的摩擦力,某同学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放置一物块,物块通过细线连接固定在试验台上的力传感器,如图(a)。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F-t图像如图(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水平向右 B、1.0~1.2s时间内,木板与物块间的摩擦力大小与物块对木板的正压力成正比 C、1.0~1.2s时间内,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 D、2.4~3.0s时间内,木板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 18、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时,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的方向拉动,显示器屏幕上显示的是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不同时消失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不一定相反
  • 19、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时先释放重物,再接通电源 B、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 s C、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先密集后稀疏,则说明纸带的速度由小变大 D、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220 V电源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在6 V电源上
  • 20、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得到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 从刹车开始,经5S,汽车通过的位移是( )
    A、0m B、100m C、12.5m D、37.5m
上一页 573 574 575 576 57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