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贵州省铜仁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贵州省铜仁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贵州省安顺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福建省三明市b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福建省龙岩市2017年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 福建省龙岩市四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福建省龙岩市四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海南省儋州市八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1、如图所示为某公园的喷水装置,喷水口高度可调节,喷水速度可控制,水从喷口水平喷出,落在池中水面上。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喷水口高度相同,喷水速度越大,则水在空中运动时间越长 B、若喷水口高度相同,喷水速度越大,则水喷得越近 C、若喷水速度相同,喷水口高度越高,则水喷得越近 D、若喷水速度相同,喷水口高度越高,则水在空中运动时间越长
-
2、图(a)是U形雪槽,某次滑板表演,开始阶段,表演者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可把该场地简化为(b)的凹形场地;两端是四分之一的光滑圆弧面,中间是长4L的粗糙水平面。表演者甲的质量(含滑板)为m,从A处沿光滑圆弧面滑下,进入水平面后,与质量(含滑板)为2m且静止在水平面中点O的表演者乙水平击掌相碰,碰后甲以碰前速度的反弹,甲、乙在O处发生碰撞后,最终都停在B、O间的某点P处,且恰好不再发生碰撞。假设甲与粗糙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是乙与水平面的k倍,表演者的动作不影响自身的速度,滑板长度忽略不计。求:
(1)甲与乙碰撞后瞬间,甲、乙的速度大小之比;
(2)以O为起点,甲、乙碰撞后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过的路程之比(可用k表示);
(3)若碰撞后,甲、乙均两次通过四分之一的光滑圆弧面的最低点,求PO的长度与的关系式及k的取值范围。
-
3、如图所示,某小朋友设计了一个“平衡”的小游戏,他将质量为M的小物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B通过轻绳与A相连,水平拉力F(大小未知)作用在物块B上,当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调整为时,小物块A刚好在桌面不滑动,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为。求:
(1)拉力F和轻绳AB间的拉力大小;
(2)小物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4、图(a)为小明同学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b)为挑选出的一段纸带,纸带上各相邻点迹间的距离已测出,并标在图中,重锤质量为200g,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重力加速度g取。(1)、纸带的(选填“左端”或“右端”)与重锤相连。(2)、小明计算出打点2时重锤的速度 , 请计算打点5时重锤的速度m/s,从打点2到打点5过程中重锤动能的增加量J(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计算得到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3)、通过上述计算发现,下落过程中,重锤动能的增加量(选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 请说明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
5、图(a)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 , 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2)、图(b)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m/s(重力加速度g取)(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实验中,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小球的运动轨迹,下面还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A、应采用塑料小球 B、小球在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不可以与记录面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C、将小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打下的印记点连成折线
-
6、如图(a)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穿在竖直平面内光滑的固定圆环上,绕圆心O点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圆环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 , 其图像如图(b)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 ,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的质量为4kg B、固定圆环的半径R为0.8m C、若小球恰好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其受到轨道的最大弹力为100N D、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4m/s时,小球受圆环的弹力大小为20N,方向向上
-
7、2024年5月28日18时58分,“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紧密协同,在空间站(离地面的距离大约为450km)机械臂和地面工作人员配合下,完成了8.5小时的出舱活动,实现目前我国最长的出舱时间,也彰显了我国强大的航天实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航天员出舱时,可以不系安全绳 B、航天员不受重力,处于漂浮状态 C、航天员的速度和向心加速度都比地球静止卫星大 D、研究机械臂具体操作时,不可以把机械臂看成质点
-
8、油纸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使用历史已有1000多年。如图所示,a、b是油纸伞伞面上同一根伞骨上附着的两颗相同雨滴,伞骨可视为直线,当以伞柄为轴在水平面内旋转雨伞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雨滴a、b角速度相同 B、雨滴a、b线速度相同 C、雨滴a更容易从伞面移动 D、雨滴b更容易从伞面移动
-
9、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最终落回抛出点,假如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该过程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g取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抛出时的速度为12m/s B、小球上升和下落的时间之比为 C、小球落回到抛出点时所受合力的功率为 D、小球上升过程的机械能损失大于下降过程的机械能损失
-
10、“引体向上”是衡量学生体质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主要测试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如图所示,为完成一次完整的“引体向上”训练,某同学两手握紧单杠,身体悬垂,接着用力上拉使下颌超过单杠(身体无摆动),然后使身体下降,最终悬垂在单杠上(视为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手间的距离越大,悬垂时单臂受到的拉力越小 B、在上升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始终大于人的重力 C、在上升过程中人克服重力做了功 D、一次完整的“引体向上”训练,人的重力冲量一定为0
-
11、如图所示,小陈同学参加趣味运动中的“投球入桶”比赛。她站立在规定的位置,以初速度v0把小橡胶球水平投出,投出点高度为h,发现球落在目标桶前方。她欲将球投入桶中,应该( )A、h增大,v0增大 B、h增大,v0不变 C、h不变,v0增大 D、h不变,v0减小
-
12、某高速公路收费站的的直杆道闸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杆的长度为 , 当小车靠近道闸时,杆绕点转动放行,在杆从与水平方向成匀速转动到的过程中,端的线速度大小为 , 则该转动过程所用的时间为( )A、 B、 C、 D、
-
13、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为了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乘坐汽车时需要系好安全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车辆满载时比空载时的惯性大 C、系好安全带是为了增大乘客与座椅间的摩擦力 D、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大于乘客对安全带的作用力大小
-
14、有一块半径为R,折射率为的半圆形玻璃砖,OO'是垂直于AB的半径,一束单色光沿着与玻璃砖的AB面成30°角的方向射到P点,经玻璃砖折射后射到D点且恰好发生全反射,如图所示,已知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大小为c,求:
(1)OP的长度;
(2)光从P点传播到D点的时间(计算结果保留根号)。
-
15、电磁感应研究的是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特点和规律,其核心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关于涡流、互感和自感、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冶炼炉锅体中的涡流是由恒定磁场产生的 B、自感现象是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同一线圈加铁芯后线圈自感系数增大 C、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互感现象说明了磁场具有能量 D、阻尼摆摆动时产生的涡流不一定总是阻碍其运动
-
16、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和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质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图示轨迹依次经过C、D两点。已知A、D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不计质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从C到D,电场力做的是正功 B、D点的电势低于C点的电势 C、质子从A到C,洛伦兹力做正功 D、质子在A点所受的合力等于在D点所受的合力
-
17、如图所示,L为直流电阻可忽略的线圈,R为定值电阻,C为电容器,开关S处于闭合状态。现突然断开S,并开始计时,电路工作过程中,同时会向外辐射电磁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LC回路中电流i(顺时针方向为正)、电容器中电场E(竖直向下为正)以及两极板间电势差Uab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
18、关于光的性质与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众在看立体电影时要戴上特制的眼镜,这是应用了光的衍射 B、内窥镜利用了多普勒效应 C、照相机镜头上呈现的淡紫色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引起的 D、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
19、实验室用交流发电机和理想变压器组合给阻值为12Ω的电阻R0供电,电路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的线圈内阻为4Ω,导线电阻不计,当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3时,R0消耗的功率与线圈内阻消耗的功率比为( )A、1∶1 B、3∶1 C、1∶3 D、1∶4
-
20、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体系原点O,只在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作用下,乙分子沿x轴方向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乙分子在P点(x=x2)时加速度最大 B、乙分子在P点(x=x2)时动能最大 C、乙分子在Q点(x=x1)时处于平衡状态 D、乙分子在Q点(x=x1)时分子势能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