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贵州省铜仁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贵州省铜仁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贵州省安顺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福建省三明市b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福建省莆田二十四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福建省龙岩市2017年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 福建省龙岩市四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福建省龙岩市四校联考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海南省儋州市八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1、一辆汽车以初速度v0=25m/s,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当驾驶员发现较远的前方堵车,于是开始刹车,最后1s的位移为2.5m,求:
(1)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
(2)刹车开始后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
(3)刹车后6s内的位移大小。
-
2、如图所示是某种打点计时器的示意图。

(1)该打点计时器是(选填“电火花”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时使用(选填“”、“”)交流电源。如下图是某同学用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是)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D两点间距 , 段的平均速度是 , 如果电源频率变为而同学不知道,则该平均速度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

(2)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线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 , 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若打点计时器额定电压为 , 而实际使用的电源电压为 , 则(1)中得出的速度与物体速度的真实值相比将会(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
3、下雪天气时路面湿滑,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的刹车距离会明显增加。如图所示为驾驶员驾驶同一辆汽车在两种路面紧急刹车时的v-t图像,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1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t=0到停下, 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大于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 B、从t=1s到停下, 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等于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 C、从t=0到停下, 汽车在湿滑路面的行驶距离比在干燥路面的行驶距离多30m D、从t=1s到停下, 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加速度是在干燥路面的加速度的 -
4、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图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0~2s,质点的总位移为负值 B、2~4s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未发生改变 C、2~4s内,质点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0~2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
5、下列关于物体加速度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一段时间内增加的速度 B、加速度为正值时,物体速度的大小随时间而增大,物体做加速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率恒定不变的运动
-
6、如图1、图2所示,传说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过程中做了两个实验:第一个是比萨斜塔实验,将一大一小两个铁球从斜塔上同时放手让其下落;第二个是在斜面上研究物体的加速运动.关于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萨斜塔实验证明了物体自由下落过程,其加速度是恒定的 B、比萨斜塔实验过程中,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C、伽利略测量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的位移x与时间t,验证x∝t,直接证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 D、伽利略开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即将猜想假说、数学推导、科学实验、逻辑推理结合
-
7、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的原理是通过测量车辆经过两个监控点之间的时间来判断是否超速。如图所示为某20km路段的区间测速标志,该路段限速120km/h。则( )
A、“20km”指位移 B、“20km”指路程 C、“区间测速”测的是瞬时速度 D、车辆过此路段用时12min属超速 -
8、如图所示。 倾角为θ、质量为3m的斜面体A置于水平地面上,在斜面体和竖直墙面之间放置一质量为m的光滑球B。斜面体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系统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θ=0.8,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球B受到斜面体的弹力大小N1和墙面的弹力大小F1:(2)、若斜面体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大小为mg,求此时斜面体受到的水平地面的摩擦力:(3)、若斜面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为了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求水平向右的外力大小F的范围 -
9、京唐城际铁路起自北京市城市副中心,终至唐山站,设计时速最高可达350 km/h,目前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设长度为l = 100 m的高速列车在该平直轨道上正常行驶,速率为v0 = 216 km/h,要通过前方一长为L = 1000 m的高架桥,当列车的任一部分处于桥上时,列车速率都不允许超过v = 180 km/h,已知列车减速时加速度的大小a1 = 0.4 m/s2 , 列车加速时加速度的大小a2 = 0.2 m/s2 , 求:(1)、列车从减速开始至回到正常行驶速率,总共所用时间至少为多少。(2)、列车从减速开始至回到正常行驶速率,总共走过的位移为多少:(3)、列车通过该桥所用最短时间比正常行驶相同路程所用时间多了多少。(所有结果均保留整数)
-
10、如图所示,水平轻绳AC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连接小球A;另一根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后分别连接小球A和水平地面上的物体B.已知物体B的质量kg,小球A的质量。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侧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 , 小球A和物体B均处于静止状态,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 求:
(1)轻绳AC的张力大小T;
(2)物体B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f和支持力大小。

-
11、某个实验小组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方案如图甲所示,步骤如下:
①用两个弹簧消力计互成角度的拉细绳套, 使橡皮筋伸长,结点达到纸面上某一位置, 记为 O1
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
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仍将结点拉到位置 O1 ,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
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
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作出F1和F2的合力F;
⑥比较 F和的一致程度。
(1)、本次实验需要用到带细绳套的橡皮条, 图乙中最合适的是;(2)、步骤②中某个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 其读数为 N:(3)、如图丁所示, 步骤⑥中, 方向一定沿AO1方向的是(选填“F”或“”)。 -
12、如图所示,工地上的沙丁自然堆积成圆锥体, 若已知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沙堆高h, 沙粒所受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可求出圆锥体的体积为( )(已知圆锥体体积公式为 , 其中R 为底面圆的半径, h为圆锥体的高)
A、 B、 C、 D、 -
13、一倾角为30°的斜劈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物体沿斜劈匀速下滑。现给物体施加如图所示力F,F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斜劈仍静止,物体加速下滑,则此时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为( )
A、大小为零 B、方向水平向右 C、方向水平向左 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 -
14、如图所示,竖直墙面上固定两相同支架作为锅盖架,材质均匀、边缘光滑的锅盖置于其上,锅盖仅与两支架接触,两接触点分别是A点和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锅盖受到的弹力是由锅盖形变产生的 B、若两支架等高,则锅盖对两支架的弹力相同 C、两等高支架间距越大,则两支架对锅盖的弹力越大 D、若两支架不等高,则锅盖对较高处支架的弹力更大 -
15、在空易拉罐中注入适量的水后,将易拉罐倾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结果易拉罐“倾而不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注水后,易拉罐的重心位置升高了 B、易拉罐的重心位置在过易拉罐与桌面接触点的竖直线上 C、若将注水后的易拉罐水平放置,则其重心位置不变 D、若将空易拉罐压瘪,则其重心位置不变 -
16、如图所示,一辆汽车(视为质点)在一水平直路面运动,的长度为 , 的长度为。汽车从点由静止启动,在段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段,先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运动到离点适当距离处再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恰好停在点。求:
(1)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
(2)开始减速时离点的距离d;
(3)汽车从点运动到点所用的时间t。

-
17、如图所示,在离地面高H处有一小球,地面上有一长L=5m的小车,其前端M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s=3m。当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同时,小车以初速度 , 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小球落地前最后 1s 内下落的高度为 15m,忽略小车的高度,()求
(1)小球离地面的高度H;
(2)试分析小车能否接住小球?如能接住,则小球的落点据N端的距离为多少?
-
18、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两端各拴一小球A、B,小球A被某人用手拿着并将两球提起。此人让小球A从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两球落地的时间差。取重力加速度。求:
(1)细线的长度;
(2)A、B两球落地时的速度差。

-
1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
(1)利用图中提供器材进行实验,若同时有甲、乙两个打点计时器,考虑到减小实验误差,优先选用(填“甲”或“乙”)。

(2)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D.跨过滑轮所吊重物越重越好,可以减小阻力的影响
(3)小兰同学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0、1、2、3、4为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打点计时器打下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小明同学在实验中也得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用与小兰同学相同的方式标出了0、1,2、3、4五个计数点。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丁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
20、如图所示,一栋高为9m的三层楼房,每层楼高相等,且每层楼正中间有一个高为1m的窗户.现将一石块从楼顶边沿自由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石块依次到达三个窗户上沿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B、石块依次通过三个窗户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C、石块依次到达三个窗户下沿的时间之比为2: 5: 8 D、石块依次通过三个窗户的时间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