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运-20是我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运-20的起飞姿态时,可把它看做质点 B、以飞行员为参考系,机舱内的货物处于静止状态 C、运-20加速向上攀升时,处于失重状态 D、运-20降落至地面减速滑行阶段,地面对它的作用力等于它的重力
  • 2、电容器具有“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的特点,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电容器对交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容抗,记为Xc , 下列是容抗单位符号的是(  )
    A、C B、F C、Ω D、H
  • 3、如图甲所示,矿山利用传送带传输矿物,对其装置简化为如图乙所示进行研究。粗糙倾斜轨道AB与水平传送带BC平滑连接,CD为光滑水平轨道,传送带与轨道无缝衔接,B、C、D在同一水平直线上,EF为一足够长的水平接收装置,E点位于D点正下方,DE间高度h=1.25m。可视为质点的矿物从A点静止开始下滑,落到EF上时离E点的水平距离为x,已知AB轨道长L=4m、倾角θ=37° , 矿物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 ,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 , 传送带BC长s=3m , 并以速度v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为了确保输送过程的稳定性与便捷性,传送带速度大小不能超过6m/s,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 , 不计空气阻力。

    (1)、求矿物运动到B点时速度v1的大小;
    (2)、若传送带静止,求x大小;
    (3)、要使x最大,求传送带的速度大小范围;
    (4)、求x随v变化的关系。
  • 4、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小型滑梯,滑梯装置的总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θ , 一质量为m的小孩爬上滑梯准备滑下,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当小孩静止在滑梯斜面上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要使小孩能下滑,滑梯斜面与小孩裤料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不能超过多少;
    (3)、当小孩匀速下滑的过程中,整个滑梯装置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 5、汽车在道路上出现故障而停车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所示),以提醒后方车辆减速安全通过。在雨天,有一辆货车在平直高速公路因故障停车,后方有一轿车以v0=30m/s的速度向前行驶,由于雨天视线不好,轿车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x0=40m内的路况,轿车刹车系统响应与人的反应总时间Δt=1.5s , 该时间内轿车保持原有运动状态,轿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5m/s2 , 求:

    (1)、轿车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的位移大小;
    (2)、轿车从驾驶员刚看到三角警示牌到刹车停止运动所用的总时间;
    (3)、货车司机应当把三角警示牌至少放在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轿车与货车相撞。
  • 6、某小组做“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实验:
    (1)、探究一:用如图甲、乙两种装置研究平抛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图甲探究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B、图甲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C、图乙探究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D、图乙探究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2)、探究二:用如下图装置通过多次描点获得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其中斜槽轨道末端已经调整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3)、用题(2)中的装置做实验,如下图丙所示为小球在斜槽轨道末端时的位置示意图,1、2、3、4点分别表示小球最高点、球心、最低点、右端点水平投影在竖直板上的位置,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应是(选填数字1、2、3、4)。

    (4)、在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方格纸的竖直线与重锤线平行,方格纸的每个小方格边长L=5cm。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中的4个点迹,如图丁所示,则小球在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m/s,g取10m/s2
  • 7、某小组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该实验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测力计外壳接触到白纸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两个测力计拉细绳时,两细绳的夹角越大越好 D、同一次实验中只要将橡皮筋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N。
  • 8、某小组通过如图甲装置完成以下实验:I.“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II.“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Ⅲ.“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用图中器材完成实验,采用的电源应选择(填“交流”或“直流”)V
    (2)、在完成实验Ⅰ时,用手拉P端得到打点的纸带,计算不同时刻的速度并描点如图乙所示,以下两幅图的连线方式与小车运动变化规律最接近的是______(选填“A”、“B”)

    A、折线连线 B、平滑曲线连线
    (3)、在实验Ⅱ中,打出如图丙所示的一条纸带,A、B、C、D、E、F、G是打好的纸带上6个连续的计数点 (每两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下D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有关I、II、III三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三个实验中细绳一定都要与轨道平行 B、三个实验都需要调节轨道倾角补偿摩擦阻力 C、实验Ⅱ中,P端所挂钩码质量可以大于小车及车上钩码的总质量 D、实验Ⅲ中,P端所挂槽码质量要远小于小车及车上钩码的总质量
  • 9、如图所示,屋檐口滴下的水,长年累月水滴石穿。檐口到下方石板的高度为h=5m , 若质量为1g的水滴从屋檐上由静止开始落下,落到石板上溅起的最大高度为h'=0.4m , 水滴与石板间相互作用的时间为0.05s。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则水对石板竖直方向平均作用力大小约为(       )

    A、0.26N B、0.14N C、0.026N D、0.014N
  • 10、农民采用抛秧的方式种植水稻,如图所示,甲、乙两颗秧苗从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同时抛出,运动轨迹在同一竖直面内,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甲、乙两颗秧苗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可能会在空中相遇 B、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 C、在轨迹最高点时的速度甲大于乙 D、在空中任意时间段的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
  • 11、如图所示,相同的三根弹簧,等间距地挂在水平横杆上,弹簧下端分别挂上1个、2个、3个相同的钩码,静止后弹簧下端位于同一条倾斜直线上。改变弹簧水平间距,改变钩码个数分别为2个、3个、4个,反复多次实验,弹簧下端均位于同一条倾斜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得出伸长量越大弹簧劲度系数越大 B、不能得出弹力大小与伸长量成一次函数关系 C、弹簧自身重力不会影响弹簧下端连线的倾斜程度 D、挂4个钩码的弹簧可能已经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
  • 12、如图所示,某“复兴号”动车组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共有8节车厢(第1、2、5、6车厢为动力车厢,其余4节为无动力车厢),设每节车厢质量、轨道阻力、空气阻力均相同,当每节动力车厢牵引力大小均为F时,第3、4两节车厢间的拉力大小为(     )

       

    A、F B、F2 C、F4 D、F8
  • 13、如图所示,汽车车厢中悬挂着小灯笼串,车在平直道路上关闭门窗,向左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小灯笼串相对车厢静止时(车厢内无风扰动),下列各图中灯笼串的状态最有可能的是(      )
    A、 B、 C、 D、
  • 14、用如图所示的推车搬运货物,推车的底板和背板互相垂直,工人缓慢下压把手,使背板由竖直转向水平,推车和货物的状态由图甲变到图乙。在该过程中不计货物与推车间的摩擦力,货物对底板的压力为N1、对背板的压力为N2。则该过程两压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

    A、N1逐渐减小到零 B、N1先减小后增加 C、N2增加到无穷大 D、N2先增加后减小
  • 15、2024年6月,我国无人机成功飞越珠峰,体现了我国强大的无人机制造能力。如图甲为某次无人机从地面开始向上起飞的场景,图乙为它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人机有时向上运动有时向下运动 B、无人机在t2t4过程中先超重再失重 C、无人机在t1t3过程中受到的合力越来越大 D、无人机在t2时的加速度大于在t5时的加速度
  • 16、某物体以8m/s的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2m/s2 , 经时间t后速度变为12m/s,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运动时间t=60s B、t时间内的位移为400m C、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 D、运动到100m处的速度是9m/s
  • 17、一个质量m=1kg的物体只受到共面的三个力作用,大小分别为2N、6N、10N,方向可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为(       )
    A、1m/s2 B、3m/s2 C、6m/s2 D、12m/s2
  • 18、在皮划艇赛事上成绩卓越的庆元籍运动员王楠,在某次训练中以恒定速率横渡一条河,已知越接近河流中间水流速度越大,若她要以最短时间过河,则下列图像中,皮划艇渡河轨迹和皮划艇朝向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19、如图所示,有人把4个相同的网球叠在一起,下方3个网球紧挨着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一个网球记为B,网球A叠放在3个网球中间的正上方,已知每个网球质量均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方3个球对A球的合力大于A球的重力 B、下方3个球与地面之间一定没有摩擦力 C、下方3个球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均为43mg D、将B球拿走后,剩下3个球仍能保持静止
  • 20、如图所示为一小孩利用弹弓将弹珠打向前方空地,从橡皮筋(连同弹珠)拉长后离开手到弹珠将要离开橡皮筋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弓连同弹珠整体的重心位置始终不变 B、弹弓橡皮筋的弹力是由于弹珠形变产生的 C、橡皮筋给弹珠的力与弹珠给橡皮筋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橡皮筋给弹珠的力与弹珠给橡皮筋的力始终等大反向
上一页 211 212 213 214 2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