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某种高压电干燥装置的电场分布图,电极O和大导体板分别接在高压电源两极,两极间产生强电场,图中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电场中a b c三点在同一条电场线上,且长度ab=bc , 下列关系正确的有(  )

    A、a b c三点的电势关系为φa>φb>φc B、a b c三点的场强关系为Ea<Eb<Ec C、ab、bc间的电势差关系为Uab=Ubc D、带负电粒子在a b c三点的电势能关系为Epa<Epb<Epo
  • 2、某同学将满偏电流为1mA的毫安表改装为具有3mA10mA两个量程的电流表,电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接线柱a为不同量程的公共接线柱,接线柱b标注为10mA , 接线柱c标注为3mA。已知毫安表的内阻为100Ω,R1R2为定值电阻,则(  )

    A、使用ab两个接线柱,毫安表满偏时通过R2的电流为9mA B、使用ac两个接线柱,毫安表满偏时通过R1的电流为3mA C、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5Ω D、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50Ω
  • 3、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4V , 内阻忽略不计,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额定功率为12W , 电动机的线圈电阻RM=1Ω。若灯泡恰能正常发光,电压表视作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2W B、电压表的示数为2V C、流经电动机的电流为8A D、电动机的电功率为4W
  • 4、如图所示,带电量相等的点电荷M N固定不动且连线水平,带正电的检验电荷P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在M N连线的中垂面内绕中心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虚线为圆周运动的轨迹,不计检验电荷所受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带正电荷,N带负电荷 B、虚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检验电荷P所受的电场力不变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检验电荷P的电势能不变
  • 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某电容器的放电规律,将开关闭合,让已经充满电的电容器放电。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电势差为U , 所带电荷量为Q , 电流大小为i , 电容器的电容为C。关于U Qi C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6、电源AB的路端电压U与干路电流I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现将一只标识为“6V6W”的小灯泡与电源AB组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 , 小灯泡的功率为6W B、只闭合S2 ,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6V C、S1S2均断开时,电源A的路端电压为零 D、每通过相同的电荷量,电源B中非静电力的功比电源A中的多
  • 7、某同学将电流计、线圈A、线圈B、蓄电池、滑动变阻器、开关用导线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其中小线圈A套在大线圈B中,两线圈之间彼此绝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闭合开关的瞬间,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 B、断开开关的瞬间,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 C、仅保持开关闭合,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D、保持开关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 8、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能传输电视信号 B、电磁波由恒定的电场和磁场组成 C、真空中红外线的传播速度比紫外线的大 D、可见光不属于电磁波
  • 9、如图所示,轻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1kg的物块A和物块B,物块A,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8μ2=0.4。现用F=16N的水平向左的恒力推物块B,A和B由静止开始运动,1.2s后撤去恒力F。求:

    (1)、撤去恒力F之前,系统加速度的大小。
    (2)、撤去恒力F瞬间,轻杆对物块A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3)、撤去恒力F之后,轻杆对物块B做的功。
  • 10、如图甲所示,质量m=4kg、面积S=8cm2的绝热活塞将理想气体封闭在上端开口的直立圆筒形的绝热汽缸中,活塞可沿汽缸无摩擦滑动且不漏气。开始时,活塞处于A位置,缸内气体的内能U0=100J , 通过电热丝加热直到活塞到达B位置,缸内气体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大气压强p0=1.0×105Pa ,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电阻丝自身升温所需热量以及所占的体积均忽略不计,求:

    (1)、活塞到达B位置时,缸内气体的内能;
    (2)、活塞从A位置到B位置过程中,缸内气体吸收的热量。
  • 11、小凯同学家有一个摆件上挂着一个球形透明物,为了弄清这个球形物体的材质是什么,小凯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定该球体的折射率。

    (1)、小凯同学先用游标卡尺测量球体的直径D , 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球体直径D=cm;
    (2)、图乙是小凯同学设计的实验原理图,他将该球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找来一支激光笔,射出一束沿水平方向的红色激光照在球体上,调整水平激光的高度,当看到光线在进出球体时没有发生偏折时,说明激光通过了球体的球心(如图中MN),在球体上光线出射的位置做一个记号(图中P点)。将激光笔竖直向上移动,保持入射光线水平,当光线经球体发生折射后恰好能从P点射出时,将激光笔固定,测量得到该过程中光线向上移动的距离为d=2.00cm。根据所测数据可求得球体的折射率为n=5=2.24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实际操作中,小凯最终调到的水平光线从球体内出射时的位置相对P点向上偏了一点,他仍按照(2)中原理计算折射率,实验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4)、如果将光线继续上移,(填“能”或“不能”)看到光在球体内发生全反射。
  • 12、嫦娥六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其返回舱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返回舱从A点首次进入大气层,经速度修正后从B点穿出大气层,经过最高点C后,从D点再次进入大气层。由上述信息可以判断,返回舱(  )

    A、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在C点的速率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在D点所受地球引力小于其在地表的重力 D、在A、B、D三点的速度相等
  • 13、某机械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P是平衡位置在x=0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0.5m的质点,以此时刻做为计时起点,质点Q振动的a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机械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该机械波的波速大小为0.3m/s C、t=3s时,质点Q的速度最大 D、0~5s内,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10cm
  • 14、磁感应强度为0.2T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闭合的金属线框abcd,线框以某一角速度绕中心轴OO'转动,其发热功率为P;当线框转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固定不动,使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为0.1T/s,线框的发热功率仍为P,则线框转动角速度的大小为(  )

    A、12rad/s B、22rad/s C、2rad/s D、2rad/s
  •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C为电容器(中间有一带电液滴),R1为定值电阻,R2为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A和V为理想电表,G为灵敏电流计。当开关S闭合且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中间的带电液滴恰好静止,现逐渐增大对R2的光照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示数变大 B、V的示数变大 C、G中有从a至b的电流 D、带电液滴向上运动
  • 16、2024年10月11日凌晨,新疆北部出现了极光。太阳风中的高能带电粒子与大气层发生撞击,撞击过程的部分能量被大气原子与分子的核外电子吸收,电子被激发至高能级。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形成不同颜色的极光,红色与绿色极光往往来自氧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色极光的波长小于绿色极光的波长 B、红色极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绿色极光光子的能量 C、玻尔原子理论可以完美解释氧原子的发光现象 D、形成的绿色极光与红色极光相比,跃迁的能级差更大
  •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传输信号利用了光的干涉 B、光在没有障碍物的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一片偏振滤光片是为了增强透射光的强度 D、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利用了光的偏振
  • 18、假期时,小明的爸爸驾驶房车带领全家游览祖国美丽的景色如甲图所示。房车厨房内有一只装满杂粮的圆柱形储藏罐贴着倾角β=37°的斜面放在水平置物架上,房车车壁上有一个用细长轻绳悬挂的小中国结(可看做质点),如图乙所示。ab、bc、cd、de是港珠澳大桥的四段110m等跨钢箱连续梁桥(如图丙所示),房车行驶到a点时开始加速,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29.5m/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在ab段小明发现中国结偏离车壁角度始终为θ , 已知sinθ=126cosθ=526。他用手机中秒表功能测出房车经过ab段所用的时间为5.5s,g=10m/s2sin37°=0.6cos37°=0.8 , 求:

    (1)、房车通过ab段的加速度大小;
    (2)、从b点开始房车继续行驶173m所用的时间;
    (3)、假设储藏罐外表面光滑,则房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运动才能使储藏罐沿斜面向上运动。
  • 19、如甲图所示,一物品在河中心顺水沿直线漂流,当物品漂到B处时,河道巡视员在岸边的O处开着快艇从静止立即出发,6s后快艇到达物品处,O、B两处沿河岸方向距离为x1。快艇沿河岸方向相对河岸的速度vx和垂直河岸方向相对河岸的速度vy与时间t的图像分别如乙图和丙图所示,已知河中心水流速度v0=2m/s , 求:

    (1)、到达物品处快艇的速度;
    (2)、O、B两处沿河岸方向距离x1
  • 20、如甲图所示是利用气垫导轨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实验装置。主要的实验操作如下:

    (1)将气垫导轨适当倾斜放置并固定。在气垫导轨上取相距较远的两点,测出这两点沿导轨方向的长度L和这两点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差H,计算气垫导轨与水平方向夹角α的正弦值sinα=

    (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小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d如乙图所示,则d=mm。

    (3)接通气源,小滑块与气垫导轨间的摩擦力近似为零。让小滑块从气垫导轨上O点由静止释放。记录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则小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v=(用字母表示)。

    (4)用毫米刻度尺测出O点处遮光条所在位置到光电门中心的距离s。

    (5)改变小滑块静止释放的位置,重复以上操作。

    (6)由测得的多组数据做出s1t2图像,如丙图所示。若图像的斜率为k,则当地重力加速度g=(用d、L、k、H表示)。

上一页 110 111 112 113 11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