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一个质量为0.18kg的垒球,以15m/s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35m/s,设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60N B、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900N C、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900J D、球棒对垒球做的功为110.25J
  • 2、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振幅为A、周期为T,O为平衡位置,B、C为两侧最大位移处。P为运动轨迹上的一点,P点与O、B、C三点均不重合,从质点经过P点时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T2时,质点的速度与经过P点时的速度相同 B、经过T2 , 质点的路程大于2A C、经过T4 , 质点的路程不可能大于A D、经过T4时,质点的瞬时速度可能与经过P点时相等
  • 3、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 B、 C、 D、
  • 4、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长为L、电流为I的导体在某处受到的磁场力为F,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必为FIL B、B=FIL知,B与F成正比,与IL成反比 C、B=FIL知,一小段通电导体在某处不受磁场力,说明该处一定无磁场 D、F=ILB知,与磁场方向垂直的一小段通电导体受到的磁场力F与IL成正比
  • 5、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滑板B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一根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C到滑板左端的距离L=0.5m这段滑板与木块A(可视为质点)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而弹簧自由端C到弹簧固定端D所对应的滑板上表面光滑。木块A以速度v0=10m/s由滑板B左端开始沿滑板B上表面向右运动。已知木块A的质量m=1kg。g取10m/s295=9.75

    求:

    (1)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A的速度大小;

    (2)木块A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木块A再次回到滑板B的最左端时的速度。

  • 6、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充电宝成为手机及时充电的一种重要选择;充电宝可以视为与电池一样的直流电源。一充电宝的电动势约为5V,定值电阻R0=5Ω , 两表均为理想电表,并与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Ω)、开关S连成如图所示电路。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U-I图像,求:

    (1)充电宝的电动势、内电阻;

    (2)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和定值电阻R0的最大功率。

       

  • 7、某实验小组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时,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再改装电表后采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量未知电阻。

    (1)、先用多用表的欧姆挡×1按正确的操作步骤粗测其电阻,指针如图甲所示,则读数应记为Ω。
    (2)、再改装电表,将表盘刻度均匀、量程为100μA、内阻为100Ω的电流表串联一个29900Ω的电阻将它改装成电压表,则改装后的电压表的量程是V。用它来测量电压时,表盘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2.4V。
    (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按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连接好了器材,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滑动到实物图中的(“最左端”或“最右端”)。开始调节滑动变阻器,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多组示数,并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用测量数据描绘出UI图线如图丁所示。由图线得到未知电阻的阻值Rx=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不考虑偶然误差,该小组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是
  • 8、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原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     )

    A、电压表读数变大 B、电流表读数变大 C、质点P将向上运动 D、R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
  • 9、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先从某一高度处单独释放质量为ma的小球a,标记下小球a撞击在挡板上的位置M,再在水平轨道上放上质量为mb的小球b,从同一高度释放小球a,标记两球撞击挡板的位置P、N,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小球的质量需满足ma<mb B、实验中可以用maOM=maON+mbOP 这个表达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C、位置N为小球b撞击挡板的位置 D、小球a在轨道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对实验结果的误差影响就越小
  • 10、在“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电池组右端为正极,测量一段金属丝电阻时所用器材和部分电路连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导线a端应与电流表“3”接线柱连接 B、导线b端应与电流表“-”接线柱连接 C、开关闭合前,图中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最左端 D、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同一部位直径4次,算其平均值
  • 11、电位器是用来控制电路的电学器材,其工作原理类似于滑动变阻器,其中P、O、Q为三个接线柱,如图甲所示。现将此电位器接入电路图中,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PO与AB相连,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减小 B、若将PO与AB相连,滑动触头逆时针转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C、若将QO与AB相连,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减小 D、若将PQ与AB相连,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 12、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前进了时间t,则(  )

    A、拉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t cos θ B、重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C、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t sin θ D、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 13、质量为 m的棒球先被投手以速度ν向右水平投出,后被击球员以2ν的速度反向击回,则击球过程中棒球(  )
    A、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mv B、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3mv C、动能变化量的大小为12mv2 D、动能变化量的大小为mv2
  • 14、如图所示的电解池,通电1s时间内共有0.2C的正离子和0.3C的负离子通过截面xy,则这个电路中的电流是(  )

    A、0.5A B、0.2A C、0.3A D、0.1A
  • 15、一辆货车以8m/s的速度在平直铁路上运行,由于调度失误,在后面600m处有一辆客车以72km/h的速度向它靠近.客车司机发觉后立即合上制动器,但客车要滑行2000m才能停止.求:

    (1)客车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2)计算后判断两车是否会相撞.

  • 16、从离地面80m的高空自由落下一个小球,g取10m/s2 , 求:

    (1)经过多长时间小球落到地面;

    (2)自开始下落计时,小球在第1s内的位移和最后1s内的位移;

    (3)小球下落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的位移。

  • 17、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如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10Hz,且O点是0.4s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估算;

    (1)小球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2)小球在A点和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

    (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 18、某实验小组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时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实际打点没有画出,测得相邻计数点间距离分别为s1、s2、s3、s4、s5、s6 , 则:

    (1)、打点计时器使用(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T=
    (3)、3点处瞬时速度计算表达式为v3=(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
    (4)、利用4~6计数点之间的纸带,求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
    (5)、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4~6V交流电源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D、如果实际电源频率为55Hz,而计算时仍按50Hz计算,则速度的测量值偏小
    (6)、另一小组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实验中实际是利用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这一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如图乙所示,滑块上安装了遮光条,遮光条的宽度为d,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可以记录显示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1和t2 , 已知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某次实验时,测得各数据如下:d=4mm,t1=0.02s,t2=0.01s,L=60cm,则遮光条经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大小为m/s,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9、如图所示,某个时刻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相距x=7m , A正以vA=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B正以vB=10m/s的初速度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B速度减为0后停止运动),加速度大小a=2m/s2 , 则从此时算起A追上B所经历的时间是(  )

    A、6s B、7s C、8s D、9s
  • 20、一个小球由静止释放后,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0.1s,已知3、4两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3 cm,4、5两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8 cm,则(  )

    A、位置1、2之间的距离为3cm B、小球的加速度 a=9.8 m/s2 C、小球释放的位置是在位置“1” D、小球在位置“5”的速度为1.05 m/s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