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Q为介质中的两个质点,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该时刻P刚好位于波峰,Q刚好位于平衡位置,此时( )
A、P的加速度最大 B、P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C、Q的速度最小 D、Q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
2、在匀强磁场中放置一条直导线,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在导线中通入电流,分别测出电流I、导线长度l及所受安培力F。增大电流和导线长度后,再次进行测量。在下列描述各物理量关系的图像中,A、B各表示一组测量数据,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3、如图所示,把甲、乙两个弹簧振子悬挂在同一支架上,甲的固有频率为1Hz,乙的固有频率为5Hz,当受到支架3Hz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达到稳定后两弹簧振子的振动情况是( )
A、甲的振动频率为1Hz B、乙的振动频率为5Hz C、增加支架驱动力频率,甲的振幅变小 D、增加支架驱动力频率,乙的振幅变小 -
4、如图为某多用电表的示意图,其中S、T、K为三个可调节的部件,现用此电表测量某定值电阻的阻值,则( )
A、部件S用来欧姆调零 B、红表笔须插在“-”插孔内 C、调换电阻挡位后,需要调节部件T D、此时多用电表的读数值为25.0Ω -
5、如图所示,虚线左侧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矩形线框边长分别为L、2L,其中一半面积处在磁场中并与磁场方向垂直,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 )
A、0 B、BL2 C、2BL2 D、B2L2 -
6、为了测定用某种物质制成的线形材料的电学特性,选取一段该材料,测量其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这种物质可能是某种( )
A、纯金属 B、标准电阻 C、超导体 D、绝缘材料 -
7、“比冲”是航天器发射系统的常用物理量,用于表达动力系统的效率,有多种定义方式,其中一种为单位重力推进剂所产生的冲量。据此分析,“比冲”的国际单位可以是( )A、m/s2 B、m/s C、N D、s
-
8、如图所示,上世纪中叶英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使用X射线拍摄的DNA晶体照片,这属于X射线的( )
A、衍射现象 B、偏振现象 C、干涉现象 D、全反射现象 -
9、 利用磁偏转系统可以测量不同核反应中释放的高能粒子能量,从而研究原子核结构。如图1所示,用回旋加速器使氘原子核()获得2.74MeV动能,让其在S处撞击铝()核发生核反应,产生处于某一激发态和基态的同位素核()以及两种不同能量的质子()。产生的质子束经狭缝X沿水平直径方向射入半径为R,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B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经偏转后打在位于磁场上方的探测板上A、D处(探测板与磁场边界相切于A点,D点与磁场圆心O处在同一竖直线上),获得如图2所示的质子动能的能谱图。
(1)、写出氘核撞击铝核的核反应方程;(2)、求A、D的间距L;(3)、若从回旋加速器引出的高能氘核流为1.0mA,求回旋加速器的输出功率;(4)、处于激发态的核会发生β衰变,核反应方程是。若核质量等于核质量,电子质量为0.51MeV/c2 , 在上述两个核反应过程中,原子核被视为静止,求衰变释放的能量。 -
10、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新型两级水平电磁弹射系统。第一级由间距为l的水平金属导轨、可在导轨上滑行的导电动子、输出电压恒为U的电源和开关S组成,由此构成的回路总电阻为;第二级由固定在动子上间距也为l的导电“”形滑杆、锁定在滑杆上可导电的模型飞机组成,由此构成的回路总电阻为。另外在第二级回路内固定一超导线圈,它与第一、第二两级回路三者彼此绝缘。导轨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接通开关S,动子从静止开始运动,所受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当动子运动距离为时(可视为已匀速),立即断开S,在极短时间内实现下列操作:首先让超导线圈通上大电流,产生竖直方向的强磁场,在第二级回路中产生磁通量;再让超导线圈断开,磁场快速消失,同时解锁飞机,对飞机实施第二次加速,飞机起飞。已知动子及安装其上所有装备的总质量为M,其中飞机质量为m,在运动过程中,动子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忽略导轨电阻。
(1)、求动子在接通S瞬间受力的大小;(2)、求第一级弹射过程中动子能达到的最大速度;(3)、求第一级弹射过程中电源输出的总能量W;(4)、判断超导线圈中电流方向(俯视),并求飞机起飞时的速度大小。 -
11、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传送装置,其竖直截面如图所示。AB是倾角为的斜轨道,BC是以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的水平传送带,紧靠C端有半径为R、质量为M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可动半圆弧轨道,水平面和传送带BC处于同一高度,各连接处平滑过渡。现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从轨道AB上与B相距L的P点由静止下滑,经传送带末端C点滑入圆弧轨道。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其余接触面均光滑。已知 , , , , , 。不计空气阻力,物块可视为质点,传送带足够长。求物块
(1)、滑到B点处的速度大小;(2)、从B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摩擦力对其做的功;(3)、在传送带上滑动过程中产生的滑痕长度;(4)、即将离开圆弧轨道最高点的瞬间,受到轨道的压力大小。 -
12、 “拔火罐”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疗法。治疗时,医生将开口面积为S的玻璃罐加热,使罐内空气温度升至 , 然后迅速将玻璃罐倒扣在患者皮肤上(状态1)。待罐内空气自然冷却至室温 , 玻璃罐便紧贴在皮肤上(状态2)。从状态1到状态2过程中罐内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已知 , , 。忽略皮肤的形变,大气压强。求:
(1)、状态2时罐内气体的压强;(2)、状态1到状态2罐内气体内能的变化;(3)、状态2时皮肤受到的吸力大小。 -
13、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可在单摆悬点处安装力传感器,也可在摆球的平衡位置处安装光电门。甲同学利用力传感器,获得传感器读取的力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则单摆的周期为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乙同学利用光电门,从小钢球第1次遮光开始计时,记下第n次遮光的时刻t,则单摆的周期为;(2)、丙同学发现小钢球已变形,为减小测量误差,他改变摆线长度l,测出对应的周期T,作出相应的关系图线,如图3所示。由此算出图线的斜率k和截距b,则重力加速度 , 小钢球重心到摆线下端的高度差;(结果均用k、b表示)(3)、丁同学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一个圆心角等于、半径已知的圆弧槽,如图4所示。他让小钢球在槽中运动,测出其运动周期,算出重力加速度为。若周期测量无误,则获得的重力加速度明显偏离实际值的最主要原因是。 -
14、 在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
(1)、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应该选择的是(选填“甲”或“乙”);(2)、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U、I数据,记录于下表。试在答题纸上的方格纸中建立合适的标度,描点并作出图像,由此求得电动势V,内阻。(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次数
1
2
3
4
5
U/V
1.35
1.30
1.25
1.20
1.15
I/A
0.14
0.22
030
0.37
0.45
-
15、 月球有类似于地球的南北两极和纬度。如图所示,月球半径为R,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 不考虑月球自转。从月球北极正上方水平发射一物体,要求落在纬度的M处,其运动轨迹为椭圆的一部分。假设月球质量集中在球心O点,如果物体沿椭圆运动的周期最短,则( )
A、发射点离月面的高度 B、物体沿椭圆运动的周期为 C、此椭圆两焦点之间的距离为 D、若水平发射的速度为v,发射高度为h,则物体落到M处的速度 -
16、 氢原子从的能级向的能级跃迁时分别发出光P、Q。则( )
A、P、Q经过甲图装置时屏上谱线分别为2、1 B、若乙图玻璃棒能导出P光,则一定也能导出Q光 C、若丙图是P入射时的干涉条纹,则Q入射时条纹间距减小 D、P、Q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丁图中的点1、2分别对应P、Q -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按照相对论的时间延缓效应,低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寿命比高速运动时更长 C、变压器原线圈中电流产生的变化磁场,在副线圈中激发感生电场,从而产生电动势 D、热敏电阻和电阻应变片两种传感器,都是通过测量电阻,确定与之相关的非电学量
-
18、 如图甲所示,有一根长、两端固定紧绷的金属丝,通过导线连接示波器。在金属丝中点处放置一蹄形磁铁,在中点附近范围内产生、方向垂直金属丝的匀强磁场(其他区域磁场忽略不计)。现用一激振器使金属丝发生垂直于磁场方向的上下振动,稳定后形成如图乙所示的不同时刻的波形,其中最大振幅。若振动频率为f,则振动最大速度。已知金属丝接入电路的电阻 , 示波器显示输入信号的频率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丝上波的传播速度为 B、金属丝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值约为 C、若将示波器换成可变电阻,则金属丝的最大输出功率约为 D、若让激振器产生沿金属丝方向的振动,其他条件不变,则金屑丝中点的振幅为零 -
19、 高空抛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成年人头部受到的冲击力,就会有生命危险。设有一质量为的鸡蛋从高楼坠落,以鸡蛋上、下沿接触地面的时间差作为其撞击地面的时间,上、下沿距离为 , 要产生的冲击力,估算鸡蛋坠落的楼层为( )A、5层 B、8层 C、17层 D、27层
-
20、 一束粒子撞击一静止的金原子核,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虚线是以金原子核为圆心的圆。已知静电力常量 , 元电荷 , 金原子序数为79,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 )
A、沿轨迹1运动的粒子受到的库仑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B、沿轨迹2运动的粒子到达P时动能为零、电势能最大 C、位于图中虚线圆周上的3个粒子的电势能不相等 D、若粒子与金原子核距离为 , 则库仑力数量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