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法 C、理想实验法
    (2)、乙图实验器材所用的电压为__________
    A、交流8V B、直流8V C、交流220V D、直流220V
    (3)、小张同学实验中得到如图丙所示的一条纸带,ABCD为4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丙所示。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Hz , 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小王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F/N

    0.1

    0.2

    0.3

    0.4

    0.5

    a/ms2

    0.18

    0.38

    0.52

    0.75

    0.88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图像;

    (5)、小王同学利用丁图进一步求出小车质量为0.55kg , 小张同学认为,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补偿摩擦力,就不能准确求出小车的质量,你是否同意小张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 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以一恒定速率逆时针转动。t=0时在传送带顶端轻放一小物块。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物块运动过程中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 3、在研究小车运动规律时,利用“位移传感器”进行测量,经计算机的处理,得到小车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2=162x , 则(  )

    A、2s的位移为4m B、2s的平均速度为3m/s C、2s内的位移为5.5m D、2s内的平均速度为7m/s
  • 4、在篮球比赛中,篮球投出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会影响投篮的命中率。如图甲所示为某运动员在投篮训练。两次跳起投篮时投球点和篮筐正好在同一水平面上,篮球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1、2所示,则(  )

    A、轨迹1运动的时间长 B、轨迹1最高点时速度大 C、轨迹2抛出的初速度一定大 D、轨迹2速度变化小
  • 5、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块,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橡胶塞塞紧。把玻璃管倒置,蜡块沿玻璃管匀速上升。在蜡块上升的同时,玻璃管水平向右移动,蜡块运动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A、玻璃管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玻璃管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玻璃管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玻璃管的移动对蜡块上升的时间有影响
  • 6、如图所示,一种巨型娱乐器械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感觉。一个可乘坐二十多个人的环形座舱套装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  )

    A、自由下落阶段,人处于超重状态 B、自由下落阶段,人所受合外力为零 C、制动系统启动后,人处于失重状态 D、制动系统启动后,人所受合外力向上
  • 7、某同学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BOC为细线,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图示。关于该实验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须保持两细线夹角为90° B、同一次实验,可以将橡皮筋的结点拉至不同位置 C、不同次实验,可以将橡皮筋的结点拉至不同位置 D、F的方向一定沿AO方向
  • 8、如图所示,国产人形机器人“天工”稳定地站立在斜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工”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坡向下 B、斜坡越粗糙“天工”受到摩擦力越大 C、斜坡对“天工”的支持力大于“天工”对斜坡的压力 D、“天工”受到支持力是由于斜坡的形变而产生的
  • 9、物体的质量m与速度v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p , 表达式p=mv , 动量p的国际单位为(  )
    A、kgm/s B、kgms C、Nm/s D、Nms
  • 10、F1方程式赛车,赛道如图所示,比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赛车全程轨迹时不可以将赛车看作质点 B、赛车运动一周位移为零 C、赛车手发现自己在后退,他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D、赛车在拐弯过程中速度不变
  • 11、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多款车型配备了自动驾驶功能,有A、B两辆自动驾驶测试车沿相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车在A车的前面,A车的速度大小vA=10m/s,B车的速度大小vB=30m/s。当A、B两车相距25m时,B车因自动感应前方突发情况而紧急刹车,加速度大小a=2m/s2 , 从此时开始计时,求:
    (1)、A车追上B车之前,两者相距的最大距离;
    (2)、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
  • 12、飞机着陆后以6m/s2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v0=60m/s,求:
    (1)、飞机到停止所用的时间t;
    (2)、飞机着陆后8s末滑行的速度v;
    (3)、飞机着陆后12s内滑行的位移s。
  • 13、一篮球从高h1 =4.0m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经t1=1s落到地面时速度为v1=8m/s,篮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为Δt=0.1s,然后以v2=6m/s的速度反弹。求:
    (1)、篮球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
    (2)、篮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 14、如图所示是某汽车通过ETC过程的vt图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0t1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t2内,汽车静止 C、0t1t2t3内,汽车加速度方向相反 D、0t1t2t3内,汽车速度方向相反
  • 15、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比值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理想化模型”在研究的问题中是实际存在的 B、定义加速度a=ΔvΔt用了比值法,加速度与Δv成正比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D、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 , 当Δt非常非常小时,v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
  • 16、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很快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 B、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C、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就越大 D、物体速度变化量方向与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无关
  • 17、如图,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4R,2πR B、4R向东,2πR向东 C、4πR向东,4R D、4R向东,2πR
  •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主席诗词里的“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自己为参照系 B、平常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江水为参考系 C、“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 D、“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是以湘江为参考系
  • 19、2025年央视春晚创意融合舞蹈《秧BOT》中,人形机器人完成扭秧歌、转手绢等复杂动作,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下列关于机器人运动的研究中,可将机器人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机器人在舞台上直线行进的轨迹时,可看作质点 B、分析机器人在旋转过程中各关节的受力情况 C、研究机器人在跳跃腾空阶段身体姿态对落地稳定性的影响 D、调整机器人手臂摆动幅度以匹配音乐节奏
  • 2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P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一质量分布均匀且M=2m的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光滑段的某处。在P的正上方悬点O,用轻绳悬挂了一质量为m的电磁铁(可视为质点,未通电),且电磁铁下端刚好跟木板上表面平齐。现让质量为m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以v0的初速度从木板左端滑上木板,带动木板在地面上向右滑行,当铁块刚好滑到木板的右端时与木板相对静止,此后一起运动到P点。铁块到达P点时和电磁铁相撞,碰撞瞬间电磁铁立即通电,碰后作为整体向右摆动,由于摆动角度极小,其运动近似为简谐运动。而木板继续沿着水平面滑行,当木板停止时,铁块和电磁铁的整体恰好运动到最高点。已知铁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 , 木板与水平地面PQ段间动摩擦因数为μ2=0.125 , 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铁块从滑上木板到与木板共速所经历的时间t1
    (2)、木板的长度d以及铁块与电磁铁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ΔE
    (3)、若用木板从开始滑入PQ段到全部进入的过程中始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替代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细绳可能的长度L。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