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的游戏装置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该装置由水平粗糙直轨道OB、竖直光滑圆弧轨道BCDEF、水平光滑直轨道FM和水平粗糙传送带MN平滑连接而成,其中圆弧轨道BCD与水平轨道FM不交叉。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顺时针转动。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原长时右端处于О点。已知OB段长L1=1m,滑块与OB段的动摩擦因数=0.2,圆弧BCD半径R1=0.8m,圆弧DEF半径R2=0.4m。传送带长L2=3m,滑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0.4。一质量m=0.5kg的滑块将弹簧压缩至A处(图中未标出,AO段光滑)由静止释放,滑块可视为质点,g取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
(1)、若弹簧弹性势能Ep=4.5J,求滑块最终静止的位置与管道最低点B的距离;(2)、若弹簧弹性势能Ep=11.25J,求滑块到达竖直光滑圆弧轨道BCD的D点时受到管道作用力大小;(3)、若弹簧弹性势能Ep=11.25J,求滑块平抛的水平距离x与传送带速度大小v的关系。 -
2、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足够长斜面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将一小球(可视为质点)从斜面底端О以速度v0斜向上方抛出,速度方向与斜面间的夹角为α。经历一段时间,小球以垂直于斜面方向的速度打在斜面上的P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抛出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间的夹角α的正切值tanα;(2)、小球到斜面的最大距离;(3)、OP间距离。 -
3、如图所示,斜面ABC中AB段粗糙,BC段光滑。物块以10m/s的初速度从A点沿斜面向上滑行,到达C点速度恰好为零。已知BC段的长度为2m,物块上滑过程中,在AB段的加速度是BC段加速度的1.5倍,且物块在AB段和BC段运动的时间相等,g取10m/s2 , 求:
(1)、斜面AB段的长度;(2)、物块与斜面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 -
4、利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1)、图乙是实验得到纸带的一部分,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的间距已在图中给出。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实验得到的理想a-F图像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但由于实验误差影响,常出现如图丙所示的①、②、③三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①的产生原因是摩擦力过大 B、图线②的产生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过大 C、图线③的产生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过大(3)、实验小组的同学觉得用图甲装置测量加速度较大时系统误差较大,所以大胆创新,选用图丁所示器材进行实验,测量小车质量M,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共5个槽码,每个槽码的质量均为m=10g。实验步骤如下:i.安装好实验器材,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一端连接在小车上,另一端悬挂着5个槽码。调整轨道的倾角,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等间距的点,表明小车沿倾斜轨道匀速下滑;
ii.保持轨道倾角不变,取下1个槽码(即细线下端悬挂4个槽码),让小车拖着纸带沿轨道下滑,根据纸带上打的点迹测出加速度a;
iii.逐个减少细线下端悬挂的槽码数量,重复步骤ii;
iv.以取下槽码的总个数n(1≤n≤5)的倒数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关系图线。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9.80m/s2 , 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请完成下列填空:
①写出随变化的关系式(用M,m,g,a,n表示);
②测得关系图线的斜率为2.5s2/m,则小车质量M=kg。
-
5、如图所示,原长为L的弹性轻绳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О点,另一端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A相连,О点正下方L处有一光滑小钉B位于弹性绳右侧。当弹性绳处于竖直位置时,滑块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的一半。现有一水平拉力F作用在滑块A上,使其向右缓慢运动一段距离后撤去F,此时滑块A恰好能静止在地面上。已知弹性轻绳遵循胡克定律,其弹性势能 , 式中k为弹性绳的劲度系数,x为弹性绳的形变量。此过程中弹性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滑块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对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不变 B、滑块A向右运动的距离为 C、滑块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D、拉力F做的功为 -
6、如图所示,在某行星表面有一倾斜的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转动,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距转轴距离为L,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已知角速度为时,小物块恰好相对滑动,物块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块以角速度随圆盘匀速转动到最高点时,物块所受摩擦力方向沿盘面向下 B、当物体以角速度随圆盘匀速转动到最高点时,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 C、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D、该行星的密度为 -
7、某种窗户支架如图甲所示,其工作原理简化图如图乙所示。ad杆的a点通过较链固定在滑槽导轨中,d点通过饺链固定在窗户底面,滑块可在滑槽导轨中自由滑动,bc杆的c点通过饺链固定在滑块上,b点通过饺链固定在ad杆上。某次关闭窗户的过程中,ad杆绕a点匀速转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的线速度等于d点的线速度 B、d点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C、c点速度大小始终不变 D、b点和c点的速度大小可能相等 -
8、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倾角为30°的粗糙楔形物体C,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2m的物块B,B通过平行于斜面的轻绳绕过定滑轮Р与结点О连接,结点处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A。初始时OP间轻绳水平,拉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 , 如图所示。现让拉力F顺时针缓慢转动90°且保持α大小不变,转动过程B、C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一直减小 B、绳对B的拉力一直增大 C、B、C间的摩擦力先增大再减小 D、物体C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再减小 -
9、如图所示,与水平面成θ30°角的传送带正以v=10m/s的速度顺时针运行,A、B两端相距l40m。现每隔1s把质量m1kg的工件(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的A端,当每个工件离开B端时恰好在A端放上一个工件,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 g取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送带上始终有6个工件 B、两个工件间的最小距离为2.5m C、工件在传送带上时,先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摩擦力,后不受摩擦力 D、满载时与空载时相比,电机对传送带的牵引力增大了30N -
10、如图为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电梯”,假若质量为m的宇航员乘坐这种固定在赤道上的“太空电梯”上升,电梯运行到距离地面高度h处停止。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自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假若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在“太空电梯”中处于静止状态时,处于平衡状态 B、当h=H,万有引力小于宇航员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C、当h>H,宇航员受到向下的压力为 D、当h<H,宇航员受到向上的支持力为 -
11、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将网球在边界A处正上方B点正对球网水平向右击出,恰好过网C的上边沿落在D点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已知AB=h1 , 网高 , AC=x,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落点D距离网的水平距离为 B、网球的初速度大小为 C、若击球高度低于h1 , 应减小击球速度,才能让球落在对方界内 D、若击球高度低于 , 无论球的初速度多大,球都不可能落在对方界内 -
12、如图所示,吊篮A、物体B、物体C的质量分别为m、2m、3m,B和C分别固定在竖直弹簧两端,弹簧的质量不计。整个系统在轻绳悬挂下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现将悬挂吊篮的轻绳剪断,在轻绳刚断的瞬间( )
A、吊篮A的加速度大小为g B、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为1.5g C、物体C的加速度大小为1.5g D、A、C间的弹力大小为mg -
13、某人站在力的传感器(连着计算机)上完成下蹲、起立动作,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力的传感器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人下蹲时间约为0.5s B、下蹲过程该人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C、起立过程该人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D、该人下蹲过程的最大加速度约为6m/s2 -
14、“笛音雷”是某些地区春节期间常放的一种鞭炮,其着火后一段时间内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其中时刻为“笛音雷”起飞时刻、DE段是斜率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的直线。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笛音雷”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笛音雷”在t2时刻上升至最高点 B、t3~t4时间内“笛音雷”做自由落体运动 C、t0~t1时间内“笛音雷”的平均速度小于 D、t1~t2时间内“笛音雷”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15、具有“主动刹车系统”的汽车与正前方静止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会立即开始主动刹车,车主可根据需要设置安全距离。某车的安全距离为15m,若汽车正以54km/h的速度在路面上行驶,遇紧急情况主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6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刹车时间为3s B、汽车不能安全停下 C、汽车开始“主动刹车”后第1s末的速度为10m/s D、汽车开始“主动刹车”后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
16、如图,甲、乙两运动员正在训练接力赛的交接棒。已知甲、乙两运动员经短距离加速后都能达到并保持的速度跑完全程。设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加速度大小为。乙在接力区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在甲、乙相遇时完成交接棒。在某次练习中,甲以的速度跑到接力区前端处向乙发出起跑口令。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求:
(1)、此次练习中交接棒处离接力区前端(即乙出发的位置)的距离。(2)、为了达到理想成绩,需要乙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则甲应在接力区前端多远时对乙发出起跑口令?(3)、在(2)问中,棒经过接力区的时间是多少? -
17、据统计,城市交通事故大多因违章引起,在如图所示中,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相互垂直的道路上,沿各自道宽的中心线(图中虚线所示)向前匀速行驶,当甲、乙两车的车头到十字路口(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分别为、时,道口恰处于红、绿灯转换,甲、乙两车均未采取任何减速或制动等措施,以致两车相撞。已知两车型号相同,汽车的车长 , 车宽。并已知甲车的车速为 , 设两车相撞前均匀速行使。试判断在穿过路口过程中,乙车车速的范围。(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8、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车站A时关闭油门以大小的加速度匀减速前进,后乙车与甲车同方向以大小的加速度从同一车站A出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问(1)、乙车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2)、乙车出发后多少时间追上甲车?
-
19、从离地面高H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落地前瞬间小球的速度为100m/s,取 , 求小球:(1)、释放处离地面的高度H;(2)、自开始下落计时2s内的位移大小;(3)、小球落地前最后1s内的位移的大小。
-
20、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下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 , , , , , , .
(1)、请通过计算,在下表空格内填入合适的数据(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计数点
1
2
3
4
5
6
各计数点的速度(m/s)
0.50
0.70
0.90
1.10
1.51
(2)、根据表中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图像(以0计数点作为计时起点);由图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3)、若打点计时器所加电压偏大将使加速度测量值实际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打点计时器所加电压频率是51Hz而该同学仍用50Hz代入计算将使加速度测量值实际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