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同学们用多种方法测重力加速度值。(1)、第一次用弹簧测力计粗测重力加速度。将一个质量为的物体挂在校准后的竖直弹簧测力计下端,静止时指针如图所示,则重力加速度为(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①第二次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重力加速度。下图实验操作中的四种情况,其中操作正确的是(填选项下字母)。
A.
B.
C.
D.
②利用本实验的实验器材,不能完成的实验是(填选项前字母)。
A.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B.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C.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D.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第三次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多次改变摆长使单摆做小角度摆动,测量摆长及相应的周期。此后,甲同学以为纵轴,为横轴,作图线,得到图线斜率为 , 则当地重力加速度为;乙同学分别取和的对数,所得到的图线为(选填“直线”、“对数曲线”、“指数曲线”)。 -
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光滑直杆倾斜固定放置,杆与水平面夹角为 , 质量为的小球A套在杆上,小球B用细线与A相连,A、B连线水平。给小球B施加一个与杆平行的恒定拉力 , 小球A、B均处于静止。重力加速度为 , ,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直杆对小球的支持力为 B、连接A、B小球的细线张力为 C、拉力的大小是 D、小球B的质量是
-
3、用、两种可见光照射同一光电效应装置,测得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图乙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频率比光的大 B、用光照射时,获得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 C、用大量的光子去照射基态的氢原子可得到两种可见光 D、若光是氢原子从跃迁到时发出的,则光可能是从跃迁到时发出的
-
4、如图甲所示,在某电场中建立坐标轴,一个质子仅在静电力作用下沿轴正方向运动,经过A、、三点,已知。该质子的电势能随坐标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轴上电场强度方向沿轴负方向 B、间电势差等于间电势差 C、A点电场强度小于点电场强度 D、质子从A运动到静电力做的功大于从运动到静电力做的功
-
5、2024年8月3日,中国选手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中夺得金牌。比赛中运动员常会高抛发球,假设网球抛出的初速度竖直向上,忽略空气阻力,某同学想用图像描述该竖直上抛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可能是速度时间图像 B、甲图可能是速率时间图像 C、乙图可能是位移时间图像 D、乙图可能是路程时间图像
-
6、现有一光线以相同的入射角 , 分别射入两杯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 已知溶液的折射率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忽略杯子对光线传播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两杯底的出射光线与底边夹角相等 B、光线在乙杯溶液中传播较快 C、甲杯中溶液的浓度比乙大 D、适当增大入射角,乙杯中的光线在杯底可能发生全反射
-
7、如图所示,体重相同的甲乙两同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玩抛接球游戏。第一次,甲同学把一个充气的大乳胶气球,以某一速度水平投向乙,乙接住。第二次,放掉部分气体后气球变得很小,甲同学再把气球以相同的速度投向乙,乙接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接球后,乙的速度比甲大 B、第二次接球后,乙的速度比甲大 C、乙接球的过程,第一次球的动量变化量较大 D、乙接球的过程,第二次球的动量变化量较大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黑体既不反射电磁波,也不向外辐射电磁波 B、由图乙可知,达到热平衡的系统具有相同的温度 C、图丙是核反应堆示意图,其中镉棒的作用是释放中子以保证核裂变能持续进行 D、图丁是射线测厚装置示意图,工业上利用射线来对金属板的厚度进行自动控制
-
9、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紧密排列,体现的是等效替代法的物理思想方法 B、应先滴油酸酒精溶液,再撒痱子粉 C、向量筒中滴5滴溶液,测出5滴溶液的体积,算得1滴溶液的体积 D、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再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形状
-
10、下列四幅图中形成原理与其他三幅图不同的是( )A、
B、
C、
D、
-
11、下列四幅图中有关力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树枝受到猴子的拉力是猴子发生形变产生的 B、乙图:赛艇在比赛中能加速前进是由于水推桨的力大于桨推水的力 C、丙图:滑雪运动员滑行时所受摩擦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同 D、丁图:翼装飞行爱好者在空中匀速滑翔时不受空气的作用力
-
12、现有一三棱柱工件,由透明玻璃材料组成,如图所示,其横截面ABC为直角三角形,ACB=30°,AB面镀有水银。现有一条光线沿着截面从AC边上的O点以45°的入射角射入工件,经AB面反射后光束沿原光路返回。其中CO=AC=l,光速为c。求:
(1)玻璃对该光的折射率;
(2)光在三棱镜中的传播时间。
-
13、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为了再现密立根油滴实验,实验中调节两板间电压,使两板间的场强大小为 , 观测到一电量为的带电油滴悬浮静止在电场之中,板间距离为 , 重力加速度为。求
(1)若上极板带正电,试判断该带电油滴带何种电荷;
(2)两板间的电压为多少;
(3)该带电油滴的质量为多少。
-
14、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回答下列问题:(1)、若想减少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2)、若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图1所示,则在这种情况下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时,测量值实际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经仪器调整后,该装置在光屏上得到的干涉图样如图2所示,分划板测得A、B两个条纹的位置示数分别为 , , 在图中A位置游标卡尺如图3所示,则其示数为mm。(4)、若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为L,则该单色光的波长(用 , , d,L表示)。
-
15、如图是静电除尘的原理示意图,A为金属管,B为金属丝,在A,B间加上高电压,使B附近的空气分子被强电场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电子在向A极运动过程中被烟气中的煤粉俘获,使煤粉带负电,最终被吸附到A极上,排出的烟就比较清洁了.有关静电除尘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管A应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丝B接负极 B、金属管A应接高压电源的负极,金属丝B接正极 C、C为烟气的进气口,D为排气口 D、D为烟气的进气口,C为排气口
-
16、关于下列四幅图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皂液薄膜观测到明暗相间条纹是光的干涉结果 B、图乙医用内窥镜是光的衍射现象的应用 C、图丙是观测光的偏振现象,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D、图丁泊松亮斑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
17、如图所示,质量m1=1kg的物块A,悬挂在绳OP和OQ的结点O上,OP绳水平,OQ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并跨过光滑定滑轮(定滑轮不计质量)与斜物块上质量为m2=3kg的物块B相连,斜物块C质量m3=10kg、倾角为30°,斜物块C及物块A、B均保持静止。g取10m/s2。求:
(1)绳OP、OQ的拉力大小;
(2)斜物块C对物块B的摩擦力;
(3)斜物块C对地面的压力与摩擦力。(结果都可带根号表示)
-
18、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为装有挡光片的钩码,总质量为M,挡光片的挡光宽度为b,轻绳一端与A相连,另一端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为m(m<M)的重物B相连。他的做法是:先用力拉住B,保持A、B静止,测出A的挡光片上端到光电门的距离h;然后由静止释放B,A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光电门可测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算出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其视为A下落h(h>>b)时的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
(1)在A从静止开始下落h的过程中,验证以A、B、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用题目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由于光电门所测的平均速度与物体A下落h时的瞬时速度间存在一个差值△v,因而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系统增加的动能(选填“大于”或“小于”)
(3)为减小上述△v对结果的影响,该同学想到了以下—些做法,其中可行的是
A.保持A下落的初始位置不变,测出多组t,算出多个平均速度然后取平均值
B.减小挡光片上端到光电门的距离h
C.增大挡光片的挡光宽度b
D.适当减小挡光片的挡光宽度b
-
19、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现有一只标有“5V,”的小灯泡、导线和开关,还有:
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5V,内阻可不计
B.直流电流表量程 , 内阻约为
C.直流电流表量程 , 内阻约为
D.直流电压表量程 , 内阻约为
E.直流电压表量程 , 内阻约为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G.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实验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并能测多组数据.
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 电压表应选用 ,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 填器材前的字母
该实验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四个电路,为了减小误差,应选取的电路是 .
某同学通过实验正确作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甲所示,现把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接到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其中电源电动势 , 内阻 , 定值电阻 , 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20、摩擦传动是传动装置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如图所示的两个水平放置的轮盘靠摩擦力传动,其中O、O'分别为两轮盘的轴心,已知两个轮盘的半径之比r甲:r乙=3:1,且在正常工作时两轮盘不打滑.今在两轮盘上分别放置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完全相同的滑块A,B,两滑块与轮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两滑块距离轴心O、O'的间距的关系为RA=2RB若轮盘乙由静止开始缓慢地转动起来,且转速逐渐增加,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滑块A和B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线速度之比为vA:vB=1:3 B、滑块A和B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角速度之比为ωA:ωB=1:3 C、滑块A和B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A:aB=2:9 D、转速增加后滑块A先发生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