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水平路面上带动轮胎加速跑是锻炼运动员核心力量和耐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图甲所示,在某次训练活动中,运动员腰部系着不可伸长的轻绳拖着质量m=10kg的轮胎从静止开始沿着笔直的跑道加速奔跑,轻绳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53°4s后轻绳从轮胎上脱落,轮胎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已知sin53°=0.8cos53°=0.6 , g取10m/s2。求:

    (1)、地面对轮胎的滑动摩擦系数;
    (2)、拖绳对轮胎的拉力大小。
  • 2、不少的办公及住宅小区安装了可水平移动的电动伸缩门。现一辆宽为L=1.85m的汽车匀速直线行驶到A位置时,电动门以0.5m/s速度从门柱C匀速向左打开,驾驶员看到后操作刹车。已知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s,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 汽车到达位置B处停下,左前端恰好没碰到电动门,此时车右端距离门柱C水平距离为d=0.65m , 求:

       

    (1)、电动门从位置C打开到位置B所用的时间;
    (2)、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初速度及AB间距离大小。
  • 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将手机悬挂在橡皮绳下,利用手机内置传感器结合软件可获得手机运动的位移。

    (1)该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主要的实验步骤:

    ①安装实验器材,橡皮绳分别与手机和铁架台连接,手机重心和橡皮绳在同一竖直线;

    ②手掌托着手机,使橡皮绳处于原长状态,打开手机软件;

    ③缓慢释放手机,当手机平衡时记录下手机下降的高度x0

    ④在手机正下方悬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m=50g , 缓慢释放,当钩码平衡时,记录下从橡皮绳原长开始下降的伸长量x

    ⑤重复上述第4步操作,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答题纸图中描点作出钩码数量与手机位移nx图像

    钩码数量n

    0

    1

    2

    3

    4

    手机下落高度x/cm

    1.50

    2.01

    2.51

    2.99

    3.50

    (3)根据nx图像,可知不挂钩码时,橡皮绳的伸长量为x0=cm;

    (4)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重力加速度g=10m/s2 , 由图像可以求得弹力绳的劲度系数为N/m , 由此计算出手机的质量为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某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78m/s2 , 若考虑此因素的影响,实验测得的劲度系数结果(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 4、下列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两个必做实验的部分步骤:
    (1)、某同学用图甲的实验装置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实验时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①本实验用到的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换法       C.理想模型法

    ②图甲中沿OB方向拉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③根据实验数据在白纸上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力的图示,F1F2FF'四个力中,一定沿AO方向的力是。(填上述字母)

    (2)、某同学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力,小车质量的关系。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直流电源

    B.平衡摩擦力时,需要把砝码盘通过细绳系在小车上

    C.改变小车质量后,需重新平衡摩擦力

    D.需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滑轮与小车间的细绳与木板平行

    ②实验中要求小车的质量比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大很多,这样做的目的是

    ③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m/s2。(计算结果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5、如图,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建设时,起重机用8根对称分布且长度为L的钢索将直径为L、质量为M的钢筒以匀加速竖直吊起,重力加速度为g , 若每根钢索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小为F , 则吊起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索拉力不断变大 B、每根钢索所受到的拉力大小为18Mg C、钢筒的最大加速度a43FMg D、钢筒处于超重状态
  • 6、直线折返跑是训练足球运动员体能的方式。如图将6个标示筒两两间隔5m摆放,跑动顺序为1426 , 运动时间为10s,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

    A、平均速度大小为2.5m/s B、平均速度大小为3.5m/s C、平均速率为6.5m/s D、平均速率为4.5m/s
  • 7、冰壶运动是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在某次比赛中,质量为18千克的冰壶被投出后近似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用时20s停止,最后1s内位移大小为0.2m,若忽略冰壶转动的影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壶的初速度大小是8m/s B、冰壶的加速度大小是0.5m/s2 C、冰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8.2N D、前10s位移和后10s的位移之比为4:1
  • 8、传送带输送线是物流搬运和输送的常见设备,ab图中货物的重力均为G,匀速转动的传送带斜面的倾角为θ , 箭头代表传送带的运动方向,货物均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且传送带均足够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的货物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斜面向下 B、图b中的货物相对于传送带有向上运动的趋势 C、图a、b中传送带给货物的作用力的大小都为G D、若图b中的传送带突然停止转动,货物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不会改变
  • 9、手推车作为不可缺少的搬运工具而沿用至今,如图所示,有一手推车的平面与挡板垂直,某次在运货时手推车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α , 重力加速度为g , 货物与手推车保持相对静止,若忽略货物与车平面之间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推车水平匀速运动时,货物受挡板的弹力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B、为使货物不离开挡板,手推车水平向右的加速度不能超过gtana C、无论手推车怎么运动,手推车对货物的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D、手推车静止时,若α缓慢增大到90° , 则挡板对货物的作用越来越小
  • 10、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甲图0~t1时间内C物体的平均速度最大 C、乙图中第1秒内与第2秒内的位移大小之比1:2 D、乙图中第2.5秒末物体离出发点的距离最远
  • 11、如图,一智能机械臂水平夹住一个金属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与球接触的机械臂铁夹面保持竖直,则(  )

    A、小球受到3个力的作用 B、机械手臂的铁夹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小球的重力大小相等 D、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
  • 12、2024年8月中国网球选手在巴黎奥运会中首获女子单打金牌,创造了历史性的一刻。如图所示,运动员把飞来的网球击打回去,落到了对方场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网球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被击回的网球在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球拍的作用力 C、若球拍没有击中球,则球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D、球拍对网球的弹力,是因为球拍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 13、如图所示,某同学从学校骑行到广州图书馆,骑行导航提供了三条可行线路及相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条线路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B、三条线路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C、图中方案一显示的“13分钟,2.5公里”分别指时间和路程 D、在导航地图上研究自行车的运动轨迹时,自行车不可视为质点
  • 14、类比与迁移是物理中常用的思想方法。
    (1)、对一个周期变化的物理量Mt , 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称为该物理量的“期望”,记为M;定义Mt的“标准差”σM=MM2。已知“期望”具有如下性质:aM+bN=aM+bN

    a.正弦交变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It=I0sinωt , 直接写出其有效值Irms , 并求出I2I2

    b.说明对任意周期变化的物理量MtσM2=M2M2

    (2)、现有一个质量为m,振动周期为2πω的弹簧振子,不计阻力。

    a.对于经典物理中的弹簧振子,证明其系统的机械能满足恒等式Ex,p=p22m+12mω2x2 , 其中p和x分别是某一相同时刻振子的动量和与平衡位置的距离。

    b.在量子力学中,力学系统普遍满足海森堡不确定关系式σxσph4π , 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在不确定关系式限制下,该弹簧振子系统的机械能最小值不为0,称为其基态能量。求这一基态能量Emin。提示:除不确定关系式外,其它推导均可以使用经典物理关系式。

  • 15、磁流体发电技术指的是利用高温加热使气体电离,再让已电离的气体在磁场中高速运动而产生电动势,以实现将内能转化为电能的目的。本题我们通过一个简化的模型更好地了解这一技术。如图所示,现有一横截面为矩形的管道,长为l,高为b,宽为a。与宽垂直的两个侧面是电阻可以忽略的导体,将它们用电阻不计的导线和阻值为R的电阻连接在一起。与高垂直的两个侧面为绝缘体,一匀强磁场垂直于该侧面,方向向上,大小为B。再让大量电阻率为ρ的已电离气体以一定速度在管道中流动,假设同一横截面上各点气体的流速都相同。

    (1)、若忽略气体和管道间的摩擦,当气体以速度v匀速流动时,求此时回路中的电流和管道两端气体的压强差;
    (2)、若气体和管道之间的摩擦力和气体的流速平方成正比,且管道两端气体的压强差始终保持为Δp , 求无磁场时和有磁场B时管道内单位质量的气体动能之比。
  • 16、老式挂钟内为抵抗各种阻力,保持周期性运动,设有擒纵机构与棘轮装置传递周期性冲击,产生稳定的“自激振动”。为研究挂钟内的自激振动,摸鱼同学做了如下简化实验: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振子放在动摩擦系数为μ的粗糙水平面上,振子左端与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右端相连,弹簧左端连接在竖直墙壁上,且弹簧始终保持水平,振子处于弹簧原长位置静止。记此时振子位置横坐标为x=0 , 向右为正,建立x轴。某时刻给振子一个冲击,使得振子瞬间拥有水平向右,大小为v0的初速度。(已知:运动过程中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振子不会碰到左端竖直墙壁,地面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弹簧弹性势能Ep与形变量x的关系为Ep=12kx2 ,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振子分别向右、向左做振动的平衡位置xx+
    (2)、若振子能经过x , 求v0的最小值;
    (3)、若v0=4μg3mk , 振子每次向右运动经过x时,外力给予振子一个冲击,使得振子机械能固定增加E,得以做周期运动,求该额外能量E。
  • 17、如图是一个化工厂的生产桶,正中间是一个轻质绝热、可自由移动的活塞。整个桶除右侧桶盖之外的其它部分均为绝热材料;右侧桶盖导热性能良好,且有一个气阀门,处于开启状态(与外界大气连通)。左侧装有加热用的电阻丝,整个装置密封良好,不计摩擦。初始时左右两个空间气体温度均为室温T0 , 压强均为大气压强p0 , 且密封的气体均为空气。现开始缓慢加热左侧气体(加热时间足够长)。

    (1)、当左侧气体的温度达到3T0时,求左侧气体的压强。
    (2)、若加热前关闭右侧阀门,再进行加热,当左右两侧空间的体积比为3:1时,求左侧气体的温度。
  • 18、超导材料在超导转变温度附近,电阻率会陡然下降为0,利用这一电学特性,某同学在电学实验室做了“测定高温超导材料转变温度”的实验。实验中用到的器材如下:

    待测超导样品。Rsup(室温下约300μΩ)

    铂电阻温度计R120100Ω , 与温度有关;5mA)

    1A恒流电源S1

    10V恒压电源S2

    电阻板R,装有20个串联的1kΩ电阻

    长引线,短引线若干(电阻mΩ量级)

    高精度数字万用表两只(内阻约10000MΩ)

    铜质均温块·液氮3L

    (1)、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样品电阻测量电路和测温电路(V1V2对应两个万用表)。电阻测量电路的电源选择 , 测温电路的电源选择。(均选填“S1”或“S2”)
    (2)、测温电路的原理为:已知铂电阻温度计在约1mA工作电流下的电阻RtΩ与温度t的大致关系,通过测量铂电阻两端电压即可间接测出此时铂电阻的工作温度。则测温电路中电阻板应将个1kΩ电阻串联接入电路。
    (3)、为更精确地测量接近转变温度时的样品电阻,实际接线时,超导样品部分采用了“四引线法”,如图乙所示,其正确接法应为(选填“A”或“B”),原因为
    (4)、连接好测量电路后,该同学将与长引线连接的超导样品Rsup和铂电阻温度计Rt捆绑安装在铜质均温块上,制成“测试探头”;接着他将探头放入液氮桶中,降温至转变温度以下后拿出,在室温中回温,回温过程记录得到数据如下(U1为电表V的示数,t为此时测试探头温度):

    U1mV

    0.001

    0.001

    0.002

    0.003

    0.006

    0.011

    0.026

    t

    167.9

    166.9

    165.8

    165.0

    164.0

    163.4

    162.5

    U1mV

    0.040

    0.087

    0.097

    0.101

    0.102

    0.106

    0.108

    t

    162.0

    161.1

    160.6

    159.6

    159.0

    156.1

    153.6

    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网格中描点(5~6个)画出Rsupt曲线的大致趋势。该超导材料的转变温度约为℃。

  • 19、小贤同学回到老家,乘坐了新开通的地铁6号线,出行十分方便。为测量地铁启动和停车时的加速度,他在保证不影响其他乘客和地铁列车正常行驶的条件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他将细线一端系在竖直把手的顶端,一端系在钢笔顶端的笔帽上。初始时绳与笔自然下垂。

    (1)、在地铁列车刹车时拍摄的是(选填“甲”或“乙”)。
    (2)、为了测得地铁列车的加速度,小逸同学认为需要量角器,而小贤同学却认为只需要卷尺即可。对于二人测量方式评价,正确的是_______。
    A、由于实际情况下绳子偏转较小,用量角器测出的结果可能不准确 B、小贤同学的方法需要将角度的正切值转换为角度 C、小贤同学需要测量绳子长度和笔帽系绳处到把手的水平距离 D、两人的实验均需要测量钢笔的质量
    (3)、某次地铁列车沿水平直线加速时,测得笔帽到把手的水平距离为28cm,已知绳长为1.0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76m/s2 , 则此时列车加速度大小为m/s2
  • 20、猫猫同学用普通光源进行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具座上依次摆放光源、透镜、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测量头等元件 B、透镜的作用是使光更集中,单缝的作用是获得线光源 C、减小单缝和双缝之间的距离,条纹间距变窄 D、双缝间距越小,测量头中观察到的条纹数目内越多 E、用红光进行实验观测到条纹的间距比用蓝光观测的间距小
上一页 222 223 224 225 2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