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 , 离桌面的高度分别为h1h2h3h1:h2:h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abc , 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

       

    A、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 B、b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等于c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C、三个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关系aa>ab>ac D、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之比是3:2:1
  • 2、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沿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50m处 B、运动过程中,乙车落后甲车的最大距离为75m C、乙车启动10s后正好追上甲车 D、乙车超过甲车后,两车不会再相遇
  • 3、如图所示,将一个篮球放在体育馆的墙角处。若墙面和水平地面都是光滑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篮球对墙面没有力的作用 B、墙面对篮球有向右的弹力 C、地面很坚硬,所以地面不可能发生形变 D、地面对篮球的作用力与篮球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4、A、B两物块之间用轻弹簧相连接,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已知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和M,弹簧的劲度系数k,若在物块A上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使A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运动,直到B物块离开地面,此过程中,物块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

    A、2mgka B、2Mgka C、2(M+m)gka D、2(Mm)gka
  • 5、2022年8月25日上午10:00,某中学2022级高一新生军训会操表演在学校操场隆重举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午10:00”指时间间隔 B、裁判在会操表演打分中,不能将队伍中某同学看作质点 C、当某班级方阵“正步走”通过主席台时,以某同学为参考系,其他同学是运动的 D、各班级方阵沿操场一周,其位移就是路程
  • 6、如图所示,一“U”型金属导轨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电阻不计,质量为m的金属棒ab垂直于导轨,并静置于绝缘固定支架上。边长为L的正方形cdef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支架上方的导轨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均为B = kt(SI),k为常数(k > 0)。支架上方的导轨足够长,两边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r,下方导轨的总电阻为R。t = 0时,对ab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恰使其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ab与两边导轨接触良好。已知ab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两磁场互不影响。

    (1)求通过面积Scdef的磁通量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以及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并写出ab中电流的方向;

    (2)求ab所受安培力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

    (3)求经过多长时间,对ab所施加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并求此最大值。

  • 7、某固定装置的竖直截面如图所示,由倾角θ=37°的直轨道AB , 半径R=1m的圆弧轨道BCD , 长度L=1.25m、倾角为θ的直轨道DE , 半径为R、圆心角为θ的圆弧管道EF组成,轨道间平滑连接。在轨道末端F的右侧光滑水平面上紧靠着质量m=0.5kg滑块b,其上表面与轨道末端F所在的水平面平齐。质量m=0.5kg的小物块a从轨道AB上高度为h静止释放,经圆弧轨道BCD滑上轨道DE , 轨道DE由特殊材料制成,小物块a向上运动时动摩擦因数μ1=0.25 , 向下运动时动摩擦因数μ2=0.5 , 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小物块a在滑块b上滑动时动摩擦因数恒为μ1 , 小物块a动到滑块右侧的竖直挡板能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其它轨道均光滑,小物块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

    (1)若h=0.8m , 求小物块

    ①第一次经过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②在DE上经过的总路程;

    ③在DE上向上运动时间t和向下运动时间t之比。

    (2)若h=1.6m , 滑块至少多长才能使小物块不脱离滑块。

  • 8、现在有些餐厅推行了送餐机器人,深受就餐消费者的喜爱。一质量为m的送餐机器人在送餐过程中沿一直线运动,先后经过匀加速、匀速和匀减速运动过程,已知机器人在这三个运动过程中依次通过的位移为s的路径,所用时间分别为2t、t和32t。(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匀加速过程机器人所受到的合外力;

    (2)从匀减速开始到停下来机器人所走的位移大小。

  • 9、某探究小组要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可利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阻丝、定值电阻(阻值为R0)、金属夹、刻度尺、开关S、导线若干。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原理图。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电阻丝拉直固定,按照图(a)连接电路,金属夹置于电阻丝的。(填“A”或“B”)端;

    ②闭合开关S,快速滑动金属夹至适当位置并记录电压表示数U,断开开关S,记录金属夹与B端的距离L;

    ③多次重复步骤②,根据记录的若干组U、L的值,作出图(c)中图线Ⅰ;

    ④按照图(b)将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多次重复步骤②,再根据记录的若干组U、L的值,作出图(c)中图线Ⅱ。

    (2)、由图线得出纵轴截距为b,则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
    (3)、由图线求得Ⅰ、Ⅱ的斜率分别为k1k2 , 若k2k1=n , 则待测电池的内阻r=(用nR0表示)。
  • 10、在第四次“天宫课堂”中,航天员演示了动量守恒实验。受此启发,某同学使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碰撞实验,气垫导轨两端分别安装a、b两个位移传感器,a测量滑块A与它的距离xA , b测量滑块B与它的距离xB。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量两个滑块的质量,分别为200.0g和400.0g;

    ②接通气源,调整气垫导轨水平;

    ③拨动两滑块,使A、B均向右运动;

    ④导出传感器记录的数据,绘制xA、xB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乙、图丙所示。

    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像可知两滑块在t=s时发生碰撞;
    (2)、滑块B碰撞前的速度大小v= m/s (保留2位有效数字);
    (3)、通过分析,得出质量为200.0g的滑块是(填“A”或“B”)。
  • 11、一个电荷量为+Q、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圆环,在其轴线上距离圆心x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如图中实线所示(虚线表示位于x=0处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在距其x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将一个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微粒(不计重力)从靠近圆心处释放,粒子沿轴线向远离圆环的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粒最大加速度约为1.9E0qm B、从r到3r位置过程中,电势升高 C、从r到3r位置过程中,微粒的电势能减小量约为1.1qE0r D、位于轴线上x=8r处点电荷所受圆环的静电力可用库仑定律计算
  • 12、每逢重大节日,人们都会在夜间燃放高空礼花来渲染节日气氛。如图,某型号高空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以初速度v0竖直射向天空,礼花弹到达最高点时炸开,爆炸后礼花弹内的大量小弹丸向四面八方射出,燃烧着的小弹丸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光彩夺目的球面,直到熄灭。设礼花弹的质量为m,爆炸后瞬间所有弹丸的速度大小均为v,每个弹丸的燃烧时间均为t0 , 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一切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射礼花弹过程中,炮筒内高压气体对礼花弹做的功为12mv2 B、爆炸时礼花弹离地面的高度为v022g C、在夜间能看到的礼花球面的最大半径为vt0 D、礼花熄灭前,礼花球面的球心离地面的最小高度为v022g12gt02
  • 13、如图,在宽度均为a的区域Ⅰ、Ⅱ中分别存在垂直纸面且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正三角形金属线框efg(高也为a)从图示位置沿x轴正方向匀速穿过Ⅰ、Ⅱ区域,规定逆时针方向为电流正方向,则线框efg中感应电流I与线框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 14、AB、CD两块正对的平行金属板与水平面成30°角固定,竖直截面如图所示。两板间距10cm,电荷量为1.0×108C、质量为3.0×104kg的小球用长为5cm的绝缘细线悬挂于A点。闭合开关S,小球静止时,细线与AB板夹角为30°;剪断细线,小球运动到CD板上的M点(未标出),则(       )

           

    A、MC距离为53cm B、电势能增加了343×104J C、电场强度大小为3×104N/C D、减小R的阻值,MC的距离将变大
  • 15、如图1所示为某修正带照片,图2为其结构示意图。修正带由出带轮、传动轮、收带轮、基带、出带口等组成。测量可知出带轮有45齿,半径为12mm , 传动轮齿数未知,半径为2.4mm , 收带轮有15齿,半径未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使用时,出带轮与收带轮转动方向相反 B、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算出传动轮的齿数 C、根据题中信息,不能算出收带轮轴心到齿轮边缘的半径 D、在纸面长时间匀速拉动修正带时,出带轮边缘某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
  • 16、超市里用的购物车为顾客提供了购物方便,又便于收纳,收纳时一般采用完全非弹性碰撞的方式把购物车收到一起,如图甲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超市对同款购物车(以下简称“车”)的碰撞进行了研究,分析时将购物车简化为原来静止的小物块。已知车的净质量均为m=12kg , 将1号车以速度v1=6m/s向右推出,先与2碰撞结合为一体后再撞击3,最终三车合为一体。忽略一切摩擦和阻力,则第二次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  )

    A、18J B、36J C、54J D、72J
  • 17、“智能防摔马甲”是一款专门为老年人研发的科技产品。该装置通过马甲内的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精准识别穿戴者的运动姿态,在其失衡瞬间迅速打开安全气囊进行主动保护,能有效地避免摔倒带来的伤害。在穿戴者着地的过程中,安全气囊可以(  )

    A、减小穿戴者所受重力的冲量 B、减小地面对穿戴者的平均冲击力 C、减小穿戴者动量的变化量 D、减小穿戴者与地面的接触时间
  • 18、如图甲所示,粒子源连续均匀放射出速度v0=105m/s、比荷qm=108C/kg带正电的粒子,带电粒子从平行金属板M与N间中线PO射入电场中,金属板长度L=0.2m , 间距d=0.2m,金属板M与N间有如图乙所示随时间t变化的电压UMN , 两板间的电场可看作是均匀的,且两板外无电场。建立以O点为原点,向上为y轴正方向的坐标,y轴的右侧分别存在如图甲所示的B1=5×103TB2=1.0×102T的磁场,磁场B1的宽度为D,磁场B2右侧范围足够大。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每个粒子通过电场区域时间极短,电场可视为不变。求:

    (1)t=0时刻射入平行金属板的粒子偏移量为多少。

    (2)若粒子在t=0.1s时刻射入,要使粒子能够回到Q点需要磁场。B1的宽度D为何值。

    (3)确保所有进入磁场的粒子均不能进入磁场B2 , 求磁场B1的宽度D的最小值及y轴上所有粒子打到的区间。

  • 19、如图为某种赛车轨道简化示意图,其中AB、BC、DE段为直轨道,CD为半圆形水平弯道,圆心O到弯道中心线半径R0=10m , 两竖直圆轨道半径R1=5mR2=10m。AB长度LAB=100m , 若该赛车的质量m=100kg((包括人),额定功率P0=5.0×103W , 赛车在水平直轨道动摩擦因数μ=0.1在半圆形水平弯道所受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是车重的1.25倍,不计竖直圆轨道的阻力,某次比赛中,赛车恰好过竖直圆轨道O1O2最高点。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

    (1)求赛车在竖直圆轨道O2最高点的速度的大小及赛车在B点受到轨道的支持力大小;

    (2)若赛车在AB段发动机的功率为额定功率,求发动机在额定功率下的工作时间;

    (3)若某赛车从弯道的C点进入,从同一直径上的D点驶离,有经验的赛车手会利用路面宽度,用最短时间匀速率安全通过弯道。设路宽d=10m , 求此最短时间(C、D两点都在轨道的中心线上,计算时赛车视为质点)。

  • 20、如图所示,宽为L = 0.5m的粗糙导轨MN、PQ与水平面成θ = 37°角,导轨上端接有电阻箱R,电源E,电键S。一根质量m = 0.1kg、长也为L = 0.5m、电阻为R1 = 1Ω的金属杆ab水平放置在导轨上,金属杆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5,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电源电动势E = 3V,内阻r = 0.5Ω,当电阻箱的电阻调为R = 0.9Ω时,金属杆静止且与导轨无摩擦。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2 , sin37° = 0.6,cos37° = 0.8,求:

    (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金属杆要在导轨上保持静止,求电阻箱R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

上一页 925 926 927 928 9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