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t=0.15s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B、C、D、E为介质中的四个质点,已知质点E的平衡位置的横坐标为-15m。图乙为质点C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该波的波速为75m/s C、质点C的平衡位置位于x=4.5m处 D、从t=0.15s开始,质点C与质点B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的时间差为760s
  • 2、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a)所示,一群处于n = 4能级的氢原子,用其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如图(b)电路中的阴极K,只有1种频率的光能使之发生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测得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c)所示。电子电荷量为1.6 × 10−19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述氢原子跃迁一共能发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阴极金属的逸出功为11.15 eV C、题述光电子能使处于n = 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 D、若图(c)中饱和光电流为I = 3.2 μA,则1 s内最少有2 × 103个氢原子发生跃迁
  • 3、某民航客机在高空飞行时,需利用空气压缩机来保持机舱内外气压之比为4:1。机舱内有一导热气缸, 活塞质量m=2kg、横截面积,S=10cm2 , 活塞与气缸壁之间密封良好且无摩擦。客机在地面静止时,气缸如图(a)所示竖直放置,平衡时活塞与缸底相距l1=8cm;客机在高度h处匀速飞行时,气缸如图(b)所示水平放置,平衡时活塞与缸底相距l2=10cm。气缸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机舱内温度可认为不变。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如图(c)所示,地面大气压强p0=1.0×105Pa , 地面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缸内气体由图(a)状态到图(b)状态的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 B、气缸内气体由图(a)状态到图(b)状态的过程中气体压强减小 C、高度h处的大气压强为9.6×104Pa D、根据图(c)估测出此时客机的飞行高度为104m
  • 4、如图所示,两理想变压器间接有电阻R,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a、b接入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闭合开关S后(  )

    A、R的发热功率不变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 5、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甲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1)任意一条亮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2)任意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现若在图甲所示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射到新的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干涉条纹(  )

    A、变疏 B、变密 C、不变 D、消失
  • 6、核电作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稳定且可大规模发展的绿色低碳能源,在推动绿色发展和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一座百万千瓦电功率的核电厂和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多万吨,可见核能是减排效应较大的能源之一。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核裂变过程中能释放能量而轻核聚变过程中只吸收能量 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核裂变方程为U92235+n01B56144a+K3689r+2n01 C、核裂变产生的一个B56144a原子核中有56个质子,88个中子 D、U92235的半衰期为7亿年,10个U92235原子核经过7亿年还有5个没发生衰变
  • 7、图甲为交流发电机示意图,图中两磁极之间的磁场可近似为匀强磁场,A为理想电流表,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电刷E、F之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R=10Ω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01s时,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最大 B、t=0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DCBAD C、E、F之间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10sinπtV D、当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6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 8、为了研究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某个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将一根电线缠绕在铁芯外部,接通交流电源,放置在铁芯上方的不锈钢锅具开始发热,下述可以增大锅具的发热功率的办法,可行的是(  )

    A、增大交流电源的频率 B、把不锈钢锅换成陶瓷锅 C、将电源换成电动势更大的直流电源 D、把线圈内部铁芯去掉
  • 9、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直升机后由静止自由下落80 m,然后张开降落伞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160 m,最后沿竖直方向匀减速下降400 m恰好到达地面静止。g取10 m/s2 , 求:

    (1)自由落体运动结束时运动员的速度大小和减速下降时的加速度大小;

    (2)运动员从离开直升机至到达地面的总时间。

  • 10、如图1是小明家某型号电热加湿器的原理图。R1R2都是发热电阻,S为旋转型开关,1、2、3、4为触点,通过旋转开关S可实现“关”、“低挡”、“高挡”之间的切换。某次使用加湿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加湿器注水仓中加注冷水的质量为2kg,其工作30min过程中的加热功率与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

    (1)、该电热加湿器处于“高挡”时,旋转开关S与哪些触点相连?
    (2)、已知“高挡”加热产生热量的84%被水吸收,则“高挡”加热过程中可以使注水仓中冷水的温度升高多少℃?c=4.2×103J/kg
    (3)、求电阻R2的阻值。
    (4)、用电高峰期,小明断开家中其他所有用电器,只接通加湿器在“低挡”加热,发的电能表转盘在400s内转过27转,则此时“低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 11、如图所示为一种400m的跑道,直道部分AB、CD的长度均为100m,弯道部分BC、DA是半圆弧,其长度也均为100m。已知某同学参加200m赛跑,A点为200m赛跑的起点,经B点跑到终点C,且从A点跑到弯道BC的中点P用时20s。求:

    (1)该同学的路程和位移;

    (2)该同学从起点跑至弯道BC的中点P时的路程和平均速度。

  • 12、如图所示,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间隔110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10s , 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数据见表),则

    x1/cm

    x2/cm

    x3/cm

    x4/cm

    8.20

    9.30

    10.40

    11.50

    (1)、小球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的运动性质属于直线运动。
    (2)、甲、乙两位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的方法如下:

    甲同学:a1=x2x1T2a2=x3x2T2a3=x4x3T2a=a1+a2+a33

    乙同学:a1=x3x12T2a2=x4x22T2a=a1+a22

    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中哪位同学的计算方法较准确? , 加速度为m/s2

    (3)、图中频闪相机拍摄第二张照片的时刻小球的瞬时速度为m/s。
  • 13、同学们在“制作弹簧测力计”的物理兴趣活动中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就会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红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与假设】

    小明:弹簧的伸长量可能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小红:弹簧的长度可能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按照图1组装实验器材,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依据条件可知,钩码受到的拉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2)、在弹簧测力计下挂1个钩码,用测出弹簧的长度及其伸长量,并读出拉力的大小,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过程。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有一次数据忘了记录,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表中的数据填写。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钩码的个数/个

    0

    1

    2

    3

    4

    5

    拉力/N

    0

    0.5

    1.0

    1.5

    2.0

    2.5

    弹簧长度/cm

    6.0

    7.2

    8.4

    9.6

    10.8

    12.0

    弹簧伸长量/cm

    0

    1.2

    2.4

    3.6

    6.0

    【分析与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交流评估】生活中我们利用弹簧制作成测力计,会发现测力计所选用的金属丝的材质、弹簧的匝数、原长等均相同,弹簧的横截面积越大,测量时伸缩量就越小,针对此现象你认为弹簧的伸长量还与有关。

    【拓展】实验结束后,小明选用甲、乙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制出如图2所示的图像,图像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均选填“甲”或“乙”)

  • 14、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如图所示,测速仪固定,一辆汽车正在向测速仪做匀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t=0时,测速仪发出一超声波脉冲,t=0.6s时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的超声波脉冲,t=1.8s时测速仪再次发出一超声波脉冲,t=2.2s时测速仪再次接收到经汽车反射的第二个超声波脉冲。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根据以上测量数据,下列判断与计算正确的是(  )

    A、被测汽车速度为20m/s B、被测汽车速度为21.25m/s C、被测汽车第一次反射超声波脉冲时,离测速仪的距离为204m D、被测汽车两次反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差为1.7s
  • 15、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像如左图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右图所示。在0到5s这段时间内,根据图像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和B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A的加速度比B大 B、在0 ~ 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0m C、t = 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 D、t = 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
  • 16、下列探究物理规律的实验与其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 17、巴以冲突中,无人机被广泛用来扔炸弹,有三架无人机abc , 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h2:h3=3:2:1。若先后顺次由静止释放炸弹,炸弹刚好同时落到地面,释放炸弹时无人机静止在空中,不计空气阻力,则(  )

    A、三者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之比是3∶2∶1 B、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 C、b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等于c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D、若三个炸弹同时释放,落至地面的时间之比为(32):(21):1
  • 18、如图甲是某同学写字时的握笔姿势,如图乙是他在握笔时把拇指和食指松开时的状态,笔尖仍然斜向下且笔保持静止状态。关于两幅图中笔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和图乙中手对笔的作用力方向都为竖直向上 B、图甲中手的握力越大,笔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C、图甲中笔可能不受摩擦力 D、图乙中笔可能不受摩擦力
  • 19、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滑轮组采用不同的绕绳方法,将同一重物相同时间内匀速㮛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F2F1移动的距离多 B、F1的功率大 C、F1所做的额外功多 D、两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
  • 20、如图所示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3.0×103kg,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900N,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5s内,测出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是0.05m/s,则空间站的质量为(  )

       

    A、8.7×104 kg B、9.0×104 kg C、6.0×104 kg D、6.0×103 kg
上一页 873 874 875 876 87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