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 且acosC+3asinCbc=0.
    (1)、求A
    (2)、若a=22ABC的面积为23 , 求ABC的周长
  • 2、在五一假期中,某校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抽样调查了其中的100名学生,统计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单位:小时),并将统计数据绘制成如图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另外,根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从长到短按4:4:2的比例分别被评为优秀、良好、合格.

       

    (1)、求a的值并估计该学校学生在这个五一假期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为代表);
    (2)、试估计至少参加多少小时的社会实践活动,方可被评为优秀.(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按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5名学生.从这5名学生中,任选3人,求这3名学生成绩各不相同的概率.
  • 3、如图,所有顶点都在两个平行平面内的多面体叫做拟柱体,在这两个平行平面内的面叫做拟柱体的底面,其余各面叫做拟柱体的侧面,两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叫做拟柱体的高,现有一拟柱体,上下底面均为正六边形,下底面边长为23且上底面各顶点在下底面的射影点为下底面各边的中点,高为32 , 则该拟柱体的表面积为.

       

  • 4、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5个小球,其中2个黄球、2个白球、1个红球.先后从中无放回地取两次小球,每次随机取出2个小球,记下颜色计算得分,得分规则如下:“2个小球颜色相同”加1分,“2个小球颜色一黄一白”得0分,“2个小球中有红球”减1分,则“两次得分和为0分”的概率为
  • 5、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5c=7C=π3 , 则ABC的面积为
  • 6、如图,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A1D1A1B1的中点,点P是棱AA1上的一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存在点P , 使得PC平面AEF B、二面角AEFC的余弦值为1717 C、三棱锥A1AEF的内切球的体积为π6 D、PBE的周长的最小值为6+213
  • 7、已知事件A,B , 且PA=0.7PB=0.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A , 则PAB=0.7 B、AB互斥,则PAB=0.9 C、AB相互独立,则PA¯B=0.06 D、AB相互独立,则PAB=0.9
  • 8、在锐角三角形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22csinB+c2=a2 , 且a=2 , 则tanAtanBtanC的最大值为(       )
    A、52 B、35 C、512 D、5+14
  • 9、如图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的边长分别为2,4,侧棱长为2,则其体积为(       )

       

    A、92 B、2832 C、283 D、2833
  • 10、某高中为增强学生的海洋国防意识,组织本校1000名学生参加了“逐梦深蓝,山河荣耀”的国防知识竞赛,从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的竞赛成绩(单位:分),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频率分布直方图中a的值为0.005

    ②估计这200名学生竞赛成绩的第60百分位数为80

    ③估计这200名学生竞赛成绩的众数为78

    ④估计总体中成绩落在60,70内的学生人数为150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 11、已知复数z满足1iz=2+i , 则复数z的虚部为(       )
    A、32 B、32 C、32i D、32i
  • 12、如图,点OABC的重心,点D是边BC上一点,且BC=4DCOD=mAB+nAC , 则mn=(       )

    A、15 B、14 C、15 D、14
  • 13、函数fx=12ex+1cos2πx的图像大致为(       )
    A、 B、 C、 D、
  • 14、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过点D22,32 , 且离心率为e=22.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已知圆O:x2+y2=1.过点Am,0(m>1)作直线l1l2 , 且两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1,l1与圆O相切于点P,l2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N.

    ①求m的取值范围;

    ②求OMN面积的最大值.

  • 15、已知递增的等比数列an满足a3=4 , 且a2,a3,a42成等差数列.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设bn=an1n,12ann,求数列bn的前2n项和.
  • 1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 , 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PD=CD=AD=2AB=2,AB//CD,ADCD.

       

    (1)、在棱PD上是否存在点E , 使得AE//平面PBC?若存在,请指出点E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求平面PBC与平面PAB的夹角的大小.
  • 17、已知过点M2,2的直线l与抛物线C:x2=2py(p>0)交于A,B两点,且当l的斜率为1时,M恰为AB的中点.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当l经过抛物线C的焦点时,求OABO为原点)的面积.
  • 18、已知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且a1=1,nSn+1n+1Sn=nn+1,nN*.
    (1)、证明:数列Snn为等差数列,并求Sn的通项公式;
    (2)、若bn=2anan+1 , 设数列bn的前n项和为Tn , 求Tn.
  • 19、已知直线l:3x4y+5=0与圆C:(x3)2+(y1)2=5a相切.
    (1)、求实数a的值及圆C的半径;
    (2)、已知直线m:kxy+2=0与圆C相交于A,B两点,若ABC的面积为2,求直线m的方程.
  • 20、过双曲线C:x2a2y2b2=1(a>0,b>0)的左焦点FC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P , 这条垂线与另一条渐近线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A,O为坐标原点,若OP+OA=2PA , 则C的离心率为.
上一页 1477 1478 1479 1480 14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