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 , 公比为 , 前项和为 , 且 , , 成等差数列.(1)、求的通项;(2)、若 , 求的前项和.
-
2、对于三次函数 , 给出定义:设是函数的导数,是函数的导数,若方程有实数解 , 则称点为函数的“拐点”.某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拐点”;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对称中心,且“拐点”就是对称中心.给定函数 , 请你根据上面的探究结果,解答以下问题:
①函数的对称中心坐标为;
②计算.
-
3、已知的展开式中含的项的系数为.
-
4、从1,2,3,6,9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相乘,则不同的乘积结果有种,乘积为偶数的取法有种.
-
5、有甲、乙两个小组参加某项测试,甲组的合格率为70%,乙组的合格率为90%.已知甲、乙两组的人数分别占这两组总人数的70%,30%.从这两组组成的总体中任选一个人,用事件 , 分别表示选取的该人来自甲、乙组,事件表示选取的该人测试合格,则( )A、 B、 C、 D、
-
6、甲、乙、丙、丁、戊五人并排站成一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甲、乙必须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有24种 B、最左端只能排甲或乙,最右端不能排甲,则不同的排法共有42种 C、甲、乙不相邻的排法种数为72种 D、甲在乙左边的排列的排法有30种
-
7、 , , 当时,都有 , 则实数的最小值为( )A、 B、 C、 D、1
-
8、已知的定义域为 , 为的导函数,且满足 , 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 C、 D、
-
9、已知在8个电子元件中,有2个次品,6个合格品,每次任取一个测试,测试完后不再放回,直到2个次品都找到为止,则经过3次测试恰好将2个次品全部找出的概率为( )A、 B、 C、 D、
-
10、为了研究经常使用手机是否对数学学习成绩有影响,某校高二数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调查,随机抽取高二年级50名学生的一次数学单元测试成绩,并制成下面的2×2列联表:
使用手机情况
成绩
合计
及格
不及格
很少
20
5
25
经常
10
15
25
合计
30
20
50
参考公式: , 其中.
附表: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参照附表,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依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认为“经常使用手机与数学学习成绩无关” B、依据小概率值的独立性检验,认为“经常使用手机与数学学习成绩有关” C、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5%的前提下,认为“经常使用手机与数学学习成绩无关” D、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5%的前提下,认为“经常使用手机与数学学习成绩有关” -
11、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列如下表:则数学期望等于( )A、 B、 C、 D、
-
12、在等差数列中,若 , 则公差( )A、1 B、2 C、3 D、4
-
13、某高一数学研究小组,在研究边长为1的正方形某些问题时,发现可以在不作辅助线的情况下,用高中所学知识解决或验证下列有趣的现象.若分别为边上的动点,当的周长为2时,有最小值(图1)、为定值(图2)、到的距离为定值(图3).请你分别解以上问题.
(1)、如图1,求的最小值;(2)、如图2,证明:为定值;(3)、如图3,证明:到的距离为定值. -
14、在中, .(1)、证明:为的重心.(2)、若 , 求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的长.
-
15、“熵”常用来判断系统中信息含量的多少,也用来判断概率分布中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大小,一般熵越大表示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越明显.定义:随机变量对应取值的概率为 , 其单位为bit的熵为 , 且 . (当 , 规定 . )(1)、若抛掷一枚硬币1次,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 正面向上的次数为 , 分别比较与时对应的大小,并根据你的理解说明结论的实际含义;(2)、若拋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次,设表示正面向上的总次数,表示第次反面向上的次数(0或1).表示正面向上次且第次反面向上次的概率,如时, . 对于两个离散的随机变量 , 其单位为bit的联合熵记为 , 且 .
(ⅰ)当时,求的值;
(ⅱ)求证: .
-
16、已知O为坐标原点,点W为:和的公共点, , 与直线相切,记动点M的轨迹为C.(1)、求C的方程;(2)、若 , 直线与C交于点A,B,直线与C交于点 , , 点A,在第一象限,记直线与的交点为G,直线与的交点为H,线段AB的中点为E.
①证明:G,E,H三点共线;
②若 , 过点H作的平行线,分别交线段 , 于点 , , 求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
-
17、已知函数.(1)、若 , 求在处切线方程;(2)、求的极大值与极小值;(3)、证明:存在实数 , 当时,函数有三个零点.
-
18、如图在几何体中,底面为菱形,.
(1)、判断是否平行于平面 , 并证明;(2)、再从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求:(i)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
(ii)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条件①:面面
条件②:
条件③: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作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
19、已知是椭圆的左、右焦点,是上一点.过点作直线的垂线 , 过点作直线的垂线 . 若的交点在上(均在轴上方 , 且 , 则的离心率为 .
-
20、已知动点P,Q分别在圆和曲线上,则的最小值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