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中,分别是上的点,且 , 将四边形沿向上折起,连接 , 在折起的过程中,记二面角的平面角为.
(1)、请将几何体的体积表达为关于的函数,并求其最大值;(2)、当时,求平面和平面夹角的余弦值的取值范围. -
2、已知甲、乙两个箱子中均装有1个黑球和2个白球(各球大小,质地均相同),每次操作从甲、乙两个箱子中各任取一个球交换放入另一箱子.(1)、当进行1次操作后,设甲箱子中黑球个数为 , 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2)、重复次这样的操作后,记甲箱子中恰有1个黑球的概率为 , 求.
-
3、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 , 且.(1)、求;(2)、若 , 点在边上,且是的平分线,求的面积.
-
4、定义:对于一个位正整数,若其各位数字的极差(即最大数字与最小数字之差)不超过2,则称其为位“稳定数”,则三位“稳定数”共有个.
-
5、已知点在圆上,点 , 则当最小时,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
6、已知数列中, , , 则数列的前项和的最大值等于.
-
7、过点作抛物线的两条切线 , 切点为为抛物线的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的坐标为 B、若线段的中点为与抛物线交于点 , 则 C、设抛物线上之间任意一点处的切线分别与交于点 , 记的面积分别为 , 则 D、
-
8、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 , 且满足 , 作的图象关于轴的对称图象,并右移一个单位,再将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得到函数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B、与有相同的值域 C、的最小正周期是6 D、
-
9、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某校组织全体高一年级学生进行古典诗词知识测试,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记录他们的分数,整理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各组区间除最后一组为闭区间外,其余各组均为左闭右开区间),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B、估计此次测试学生分数的众数为95 C、估计此次测试学生分数的中位数为90 D、估计此次测试学生分数的下四分位数为85 -
10、在正三棱柱中,为线段上的动点,为边上靠近B的三等分点,则三棱锥的外接球体积的最小值为( )A、 B、 C、 D、
-
11、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对一目标进行射击,四人击中目标的概率都为 , 目标被一人击中不会摧毁,目标被两人击中而摧毁的概率为 , 目标被三人击中而摧毁的概率为 , 若四人都击中目标肯定被摧毁,则目标被摧毁的概率为( )A、 B、 C、 D、
-
12、下列函数满足在定义域上有两个以上不同的单调区间,且存在 , 使得函数图象无限趋近于直线但不与其相交的是( )A、 B、 C、 D、
-
13、若 , 则的值为( )A、 B、 C、 D、
-
14、已知 , 则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A、 B、 C、. D、
-
15、已知复数满足(为虚数单位),则的虚部为( )A、 B、 C、 D、
-
16、已知集合 , 则( )A、 B、 C、 D、
-
17、已知双曲线:(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 离心率为2,过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 , 两点,当直线垂直于轴时,的周长为16.(1)、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与轴不重合的直线过点 , 双曲线上存在两点 , 关于对称,且AB的中点的横坐标为.
(ⅰ)若 , 求实数的值;
(ⅱ)若 , 为双曲线右支上两个不同的点,过点 , 求的取值范围.
-
18、如图所示,在圆柱中,矩形为圆柱的轴截面,圆柱过点的母线为 , 点 , 为圆上异于点 , 且在线段AB同侧的两点,且 , 点为线段的中点,.
(1)、求证:平面;(2)、若平面与平面所成夹角的余弦值为 , 求的大小;(3)、若 , 平面经过点 , 且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 过点作平面的垂线(垂足为),求直线AQ与直线所成角的范围. -
19、已知函数.(1)、当时,求函数的最值;(2)、若函数有两个不同极值点 , 证明:.
-
20、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 ,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 且 ,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3)、已知数列满足: , 求数列的前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