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费马点”是由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并征解的一个问题,该问题是:“在一个三角形内求作一点,使其与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意大利数学家托里拆利给出了解答:当的三个内角均小于时,使得的点即为费马点;当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时,最大内角的顶点为费马点.已知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1)、求;(2)、若 , , 且点为的费马点,求;(3)、设点为的费马点, , 求的最小值.
-
2、如图已知四棱锥 , 底面为梯形, , , , P、Q为侧棱上的点,且 , 点为上的点,且 .
(1)、求证:平面;(2)、求证:平面平面;(3)、平面与侧棱相交于点 , 求的值. -
3、已知锐角的三个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1)、求A;(2)、若 , 求周长的取值范围.
-
4、如图,梯形中, , , , , 在平面内以过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求旋转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
5、在中, , , 为钝角,P,Q是BC边上的两个动点,且 , 若的最小值为3,则 .
-
6、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 , 可以选取与塔底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与 , 现测得 , , , 在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 , 则塔的总高度为米.

-
7、已知三棱锥 , , , , , 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是 .
-
8、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已知M,N,P分别是棱 , , BC的中点,点满足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 B、若Q,M,N,P四点共面,则 C、若 , 点在侧面内,且平面 , 则点的轨迹长度为 D、若 , 则以为顶点,以过M、N、Q三点作该正方体的截面为底面的棱锥的表面积为 -
9、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 则 B、若 , , , 则有两解 C、若 , 则为锐角三角形 D、若 , 则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
10、已知向量 , , 满足 , , , 则( )A、 B、当时, C、当时, D、在上的投影向量的坐标为
-
11、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中, , , , , 分别是 , 的中点,沿棱柱表面,从到的最短路径长为( )
A、 B、 C、3 D、 -
12、如图,在中,已知 , , P是线段与的交点,若 , 则的值为( )
A、 B、 C、1 D、 -
13、如图,已知直角梯形 , , , , 点F是CD中点,点E是线段靠近B点的三等分点,则( )
A、 B、 C、 D、 -
14、如图,已知水平放置的四边形的斜二测直观图为矩形 , 已知 , , 则四边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
15、在中, , , , 则( )A、 B、 C、或 D、或
-
16、已知两定点 , 动点满足直线与直线PA的斜率之积为.(1)、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并指出方程表示的曲线的形状;(2)、过点的直线与曲线相交于点 , 且 , 求直线的方程;(3)、若斜率为的直线与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M,N,且 , 求的取值范围.
-
17、在四棱锥中, , 且平面BCDE.
(1)、求证:平面ACD.(2)、在线段DA(不含端点)上是否存在点 , 使平面BEM与平面BEA所成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求出DM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8、已知数列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且.(1)、解不等式:.(2)、数列中,定义:使为整数的数叫做期盼数.求区间[1,100]内的所有期盼数的和.
-
19、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1)、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若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大值.
-
20、已知 ,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