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Ⅰ.净水:小丹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利用如下流程来净化水,最终制成蒸馏水。

    (1)明矾可以使得悬浮的杂质从水中________(填“吸附”、“沉降”或“蒸馏”)出来。

    (2)操作1在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名称:________。

    (3)操作2是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4)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

    Ⅱ.探水:现有同学利用如图电解水实验的改进装置,在电解器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水溶液。

    (5)水电解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6)反应前,注射器活塞均在0刻度处,反应一段时间后,若注射器A活塞移动至4mL刻度处,则理论上注射器B活塞应移动至________mL刻度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增强导电性
    B. 正极和负极产生气泡的速率一样
    C. 注射器A中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该实验能验证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Ⅲ.用水:

    (8)图2是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实验,该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

    Ⅳ.节水:

    (9)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用水的是______(填字母)。

    A. 使用节水龙头
    B. 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C. 用淘米水浇花
    D. 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 2、

    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

    (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发现陶土网上的燃烧产物的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的质量小,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 燃烧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
    B. 部分燃烧产物散逸到空气中
    C. 部分产物粘在坩埚钳上
    D. 部分镁条与除氧气外的另外物质反应生成其他固体

    【实验反思】

    (3)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关系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一般需要在________容器中进行。

    【改进实验】小红按如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条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做出猜想】猜想1:氧化镁;猜想2:氮化镁(Mg3N2);猜想3:氯化镁(MgCl2

    (4)上述猜想中,你认为缺乏科学依据的是猜想________。

    【实验探究】

    (5)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如图,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现象:________。

    结论:黄色固体是Mg3N2

    【反思与交流】

    (6)ⅰ.空气中氮气含量远大于氧气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合理的解释________。

    ⅱ.如果用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结合注射器的刻度显示,最终测得氧气体积分数________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3、氧气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我们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的制备

    ⅰ.仪器a的名称:

    ⅱ.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制取装置为(填字母),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氧气的性质

    操作

    现象

    结论

    ⅰ.实验中将红热的木炭由瓶口由上至下(填“缓慢”或“快速”)伸入到集气瓶中。

    ⅱ.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填字母)。

    A.图甲中木炭燃烧,发出白光

    B.图甲中木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图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O2具有氧化性。

    (3)、潜水器中供氧

    查阅资料:“氧烛”是一种常用于潜艇中的化学氧源,主要成分氯酸钠(NaClO3 , 受热易分解)、催化剂、铁粉(燃烧时放热,为氯酸钠分解提供所需热量),按压火帽启动装置,反应即开始。

    ⅰ.氧烛放出的氧气来自于上述成分中的

    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填字母)。

    a.氧烛在使用时可能具有照明的功能       

    b.氧烛中反应既有分解反应,也有化合反应

    c.使用完后,产氧药块中原物质的质量均减少

  • 4、神奇的氮气

    N2与食品行业。N2作为保护气,在粮仓内充入N2 , 既能使偷吃粮食的动物窒息死亡,又能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延长其保存期。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防止火灾的作用。

    N2与农业生产。氮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民间俗语“雷雨发庄稼”,指在雷电环境下空气中的N2能转变为含氮的化学肥料,其主要过程如图1。

    N2与光伏新材料。高纯N2被离子化后,通过氮离子束溅射技术,以高纯石墨为靶材沉积出光伏材料氮化碳薄膜,氮化碳薄膜中碳、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氮离子束能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

    N2与环境治理。化石燃料中通常含有氮元素,直接燃烧会产生氮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不仅能形成酸雨,而且能与碳氢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有毒的光化学烟雾,从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利用N2合成氨可有效吸收氮氧化合物,从而实现无污染排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2具有防止火灾的作用,体现了N2的性质为
    (2)、雷电环境下N2转变为化学肥料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H2O和
    (3)、硝酸(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4)、除了氮氧化合物会造成空气污染外,请再写出一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填一种)。
    (5)、氮化碳薄膜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与氮离子束能量的关系为:在720-911eV范围内,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N2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大型粮仓内也可以充入O2作保护气 C、N2可用于制备光伏材料氮化碳薄膜 D、利用N2合成氨属于物理变化
  • 5、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
    (2)、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由构成(填微粒符号)。
    (3)、图2中G是溴的原子结构示意图,X=
    (4)、图2中包含了种元素;微粒B是(填化学符号)。
    (5)、图3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字母)。
  • 6、通过数字化仪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密闭容器内的氧气含量和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数字化能为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B、瓶内压强先升高是因为反应放热导致 C、容器内氧气浓度未发生变化 D、该实验中容器的气密性必须良好
  •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验证氢气燃烧产物有水

    探究氧气含量对化学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实验设计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 8、王者归“铼”,中国利用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铼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铼属于金属元素 C、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D、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 9、运输烟花爆竹的机动车上应该贴的危险化学品标识为
    A、爆炸性物质 B、毒性物质 C、易于自燃的物质 D、易燃气体
  • 10、我国是茶的故乡、世界最大产茶国。茶兴于唐而盛于宋,目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回答下面小题。
    (1)、富硒茶是一种能够提升免疫力、预防癌症、抗氧化、抗衰老的茶叶。其中“硒”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
    (2)、《清顶香茶》中记载:“日出卧龙日暮色,月生青顶月茶香”。从微观角度解释煮茶时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 B、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总数增大
  • 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称量氯化钠 C、加热液体 D、滴加液体
  • 12、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门捷列夫提出了近代原子论 C、道尔顿确定了空气的组成 D、闵恩泽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
  • 1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所示为碳的价类图。例如A点表示CH4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点物质的类别是(填“单质”或“化合物”),D点代表物质的化学式为
    (2)、若E点物质的化学式为H2COx , 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x的值为
    (3)、若F物质的化学式为(NH4)2CO3.此物质的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最简比为 , 此物质的氮元素质量分数为(列式并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14、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分子筛制氧机以空气为原料,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该获得O2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若其他气体忽略不计。适合表示空气组成的微观模型是_______ (填字母)。
    A、 B、 C、 D、
    (3)、从环保角度看,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_______(多选,填字母序号)。
    A、将会排放大量污染气体的工厂搬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 C、在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D、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新型清洁能源
    (4)、化学实验也要“数字化”。利用氧气浓度传感器,进行如下实验。

    ①如图1,打开传感器开关,实验进行至170秒时绘制出图2中曲线AB段。接下来用手给塑料瓶外壁加热130秒左右,绘制出曲线BC段。对比曲线AB段和BC段,分析推理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②加热到300秒时松开双手,停止加热。立即倒转使瓶口向下,绘制出曲线CD段。观察到氧气浓度比曲线AB段降低较快,分析推理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15、

    I.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

    (1)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 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此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组成的。

    (2)电解水的实验中,收集到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则可能得原因是(填序号)。

    ①氧气溶解得多     ②氢气溶解得多     ③氧气与电极发生了反应

    Ⅱ.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机,让师生们喝上了干净、放心的饮用水。下图是直饮机的工作流程图。请回答;

    (3)在天然水净化时,为了促进悬浮杂质的沉降,常在水中加入 (填物质名称)。

    (4)图1中步骤①的作用是。紫外灯照射可以杀菌消毒,这个过程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5)若要将“直饮水”转化为“纯水”,应进行的净水方法是(填操作名称)。

    (6)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而大分子无法通过,如图2,该过程相当于净水方法中的

  • 16、

    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

    I.气体的制取实验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欲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制取装置选择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Ⅱ.气体的性质实验

    (3)铁丝燃烧实验(如图1)。加热后的铁丝放入已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能观察到剧烈燃烧,________(填实验现象),放出热量。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4)氢气性质实验(如图2)。用排水法收集到一瓶氢气。倒置于铁架台上,将一根点燃的蜡烛缓慢插入瓶中,瓶口有一团火焰,插入瓶中后蜡烛熄灭了。上述实验及操作能说明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氢气能支持燃烧B. 氢气具有可燃性
    C.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D. 氢气难溶于水
  • 17、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我国粮食产量逐年提升,科技人员对粮食储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简陋的仓储设施到高科技智慧粮仓。

    传统储粮——粮食在质量检验合格以后,通常会存放在浅圆仓或平房仓里,由于粮食的呼吸作用会使仓内温度升高,粮食易发霉,此外粮食储存过程中会遭到害虫的破坏。为解决以上问题一般采用清理、通风、化学药物熏蒸除害虫等多种方法进行储粮。

    气膜仓储粮——这种由我国首创的架空式气膜仓将会明显提升储粮质量,气膜仓规格大,单仓能储藏粮食7500吨,可以满足七万人一年的口粮。仓内通入某些气体等科技手段,通过抑制粮食的呼吸,使害虫不能存活,并确保低温储粮的粮温常年保持在15℃以下。

    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1)、钢筋混凝土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传统粮食储存过程中易发霉是因为 , 该过程属于氧化(选填“剧烈”或“缓慢”)。
    (3)、传统储粮为解决粮食储存过程中会遭到害虫的破坏等问题,一般采用的方法有
    (4)、空气成分中。适宜在气膜仓内充入的气体是 , 利用其的性质。
    (5)、粮仓熏蒸常用含磷物质,写出红磷与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18、“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1)、从如图中可知,硼元素属于(选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
    (2)、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该元素在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当镁原子形成镁离子时,镁离子的核外共有个电子层。
    (4)、溴(Br)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上所示,数值X=。A-D四种元素中,与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写元素符号)。BD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 19、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解释下列加点文字。

    ①沙砾岩呈红色。是因其含氧化铁所致。②石英是岩石中分布最广泛的矿物质之一,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标出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2)、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氯离子

    ②硫酸钡

    ③2个氮原子

    ④2个氢分子

    ⑤3H2O中数字“2”的意义

    ⑥请根据高锰酸钾的化学式写出高锰酸钠的化学式

  •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目的相对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方案

    目的

    证明蜡烛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

    集气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热量

    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A、A B、B C、C D、D
上一页 446 447 448 449 45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