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茂名高州市东岸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朝阳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北京市丰台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纯净物 B、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C、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
2、下列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水沸腾 B、水电解 C、水结冰 D、水流动
-
3、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CuSO4、NaOH、BaCl2、KCl B、CaCl2、K2CO3、Na2CO3、HCl C、MgSO4、NaOH、Ba(NO3)2、KNO3 D、AgNO3、NaCl、MgCl2、HNO3
-
4、
同学们对劳动基地的土壤的酸碱性感兴趣,进行了以下项目式学习探究。
(1)取少量劳动基地土壤,加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若要测定上层清液的pH,正确的操作是 , 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测得溶液pH<7,则劳动基地的土壤显酸性。任务二:调查土壤显酸性的原因
种植者为使蔬菜生长茂盛,施用了大量氮肥。
【提出问题】种植者施用了什么氮肥导致土壤显酸性呢?
【查阅资料】i.最适宜种植黄瓜的土壤酸碱度为7.0—7.2。
ii.在各种氮肥中,显碱性的氮肥有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显酸性的氮肥有硫酸铵、氯化铵。
【提出猜想】
(2)猜想一:硫酸铵;猜想二:硫酸铵和氯化铵;猜想三:。【进行实验】
(3)完成下列表格: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任务一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施用了硫酸铵
上述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取少量上述步骤1中的上清液于试管中,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施用了氯化铵
【实验结论】猜想二正确。
【反思评价】
(4)小组同学提出,根据上述实验操作与现象无法得出猜想二正确的结论,理由是。重新讨论及改进实验方案后,最后证明猜想二正确。任务三:探讨改良土壤酸碱性的方法
【交流研讨】
(5)小组同学认为,劳动基地的土壤不适合黄瓜生长,为此大家认为可以向其施加一种氮肥:(填化学式)。 -
5、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核心知识之一,结合以下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标号b的仪器名称是。(2)、氢气是最理想的能源,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若需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氢气,且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3)、若选用B装置制取O2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抱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主要流程如图所示:(1)、“熬”的过程类似于下列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操作_______(填序号)。A、溶解 B、过滤 C、蒸发(2)、“烹”的过程中,胆矾(CuSO4·5H2O)首先转变成水和无水硫酸铜,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3)、写出“铁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甲醇(CH3OH),因在干馏木材中被首次发现,故俗称“木醇”或“木精”。常温常压下,甲醇为液体,具有毒性,误饮后对人体有严重伤害。但作为能源,甲醇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等特点。甲醇被誉为“液态阳光”。“液态阳光”的合成是指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光解水或电解水)制取氢气,氢气再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甲醇成为太阳能的最佳载体,实现了人类想把太阳能装进瓶子里、随处携带、随时取用的美好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人类不断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甲醇反应的影响因素,实验测得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伴随甲醇产量的增加和所具有的“碳中和”特点,甲醇正在从原有的基本化工产品角色转向未来燃料能源,将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A、木材干馏制木精属于化学变化 B、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不能用工业酒精兑酒出售 C、甲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生产并使用“液态阳光”有利于实现“碳中和”(3)、由图可得出结论:一定条件下,当CO2和H2的投料比为1:3时,。 -
8、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时,配制10%的NaoH溶液,加入电解器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电解器a、b管中得到的气体都可用进行检验,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2)、配制10%的NaOH溶液目的是。
-
9、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请按要求填空。(1)、交点C的含义是。(2)、T1℃时,将乙溶液由B点变为A点的方法是(填一种)。(3)、T3℃时,将3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0、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1)、《天工开物》中记载:“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文中生铁炒成熟铁后,二者性质不同的原因是。(2)、《周礼》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砺房高温分解生成“灰”,请你写出“灰”溶于水放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梦溪笔谈》记载:“以硝石、硫黄、杉木炭为之,乃声如雷”。“硝石”指KNO3 , 求该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11、同学们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有关探究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的硬度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验证锌、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D.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A、A B、B C、C D、D -
12、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微粒观: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分类观: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C、能量观:化学变化伴随能量改变,因此有能量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转化观: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pH=2的硫酸溶液中加水 B、向盛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20℃时,向一定量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锌
-
1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银、Hg、单质 B、熟石灰、CaO、氧化物 C、苛性钠、NaOH、盐 D、纯碱、Na2CO3、碱
-
15、既测定了铟、铱、锑、锌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也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是A、屠呦呦 B、徐寿 C、张青莲 D、闵恩泽
-
16、在劳动中应用科学知识。下表所列劳动项目与科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科学知识
A
移动重物时在下面垫圆木
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
B
煮沸自来水
煮沸可杀菌消毒,降低水的硬度
C
用硝酸铵和水自制冷敷袋
硝酸铵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D
自制气压计
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A、A B、B C、C D、D -
17、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过程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A.取样
B.溶解
C.过滤
D.测pH
A、A B、B C、C D、D -
18、向12.5g石灰石样品中不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溶于水,也不跟酸反应)。(1)、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g时,石灰石中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2)、求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1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为。(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发生与收集装置(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查阅资料可知简易制氧机的制氧原理是利用过碳酸钠固体()和二氧化锰同时加入水中制取氧气。在实验室中利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和水制取并收集氧气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可选择(填字母)。
-
20、金属材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硫酸亚铁中的阳离子符号是。(2)、步骤I 的操作是。(3)、步骤III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