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依据所学知识及图示所示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B、1个氧原子含有8个质子 C、氧元素的符号是O D、氧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
  • 2、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氦气填充飞艇 C、大理石直接用作补钙剂 D、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 3、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金属拉成细丝 B、电解水 C、煤燃烧 D、动植物呼吸
  • 4、“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健康人的胃液呈酸性 B、平衡膳食,有利健康 C、吸烟有害人体健康 D、人体中缺铁会引骨质疏松
  • 5、哈尔滨“四季分明,风景如画”。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春天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B、夏日碧波荡漾,我们要爱护“母亲河”松花江 C、秋天硕果累累,水果可为人体提供维生素 D、冬季银装素裹,树枝上的白雪一定是纯净物
  • 6、运用常见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气体是中学生必备的化学实验技能。以下是实验室用于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收集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
    (3)、检查装置C的气密性时,先关闭弹簧夹,再向长颈漏斗内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若 , 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共热制取干燥的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可选用的干燥剂是(填“浓硫酸”或“生石灰”)。
    (5)、实验室常用Na2SO3固体(易溶于水)与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气体,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我国科研人员在钛酸锶SrTiO3材料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制冷技术的革新。回答下列问题:

    (1)、S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Sr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SrTiO3(填离子符号)和TiO32构成,其中Ti的化合价为
  • 8、镍Ni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可用作其他金属的保护层或用来生产耐腐蚀的合金钢、硬币及耐热元件。回答下列问题:
    (1)、镍在室温条件下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镍(NiSO4 , 易溶于水)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这一反应事实,可以得出镍和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白铜是一种铜镍合金,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填“大”或“小”)。
  • 9、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着重要价值。回答下列问题:
    (1)、《书经·益稷》记载:“烝民乃粒,万邦作乂”。“乃粒”指谷物,小麦属于常见谷物,从化学角度看,小麦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2)、现代农业离不开优质的化学肥料。复合肥料磷酸二氢铵NH4H2PO4中含有的主要营养元素是
    (3)、国家《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加快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光伏发电是太阳能直接利用的有效方式。请列举一条光伏发电的优点:
    (4)、玻璃是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成分中的硅酸钠Na2SiO3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 10、如图为KNO3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KNO3溶液和NH4Cl溶液的浓度一定相同 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NH4Cl溶液 C、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NH4Cl中混有的少量KNO3 D、分别将等质量的50KNO3NH4Cl饱和溶液降温到20 , 析出KNO3的质量大于NH4Cl的质量
  • 11、下列有关物质检验、鉴别和除杂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

    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B

    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固体

    取样,分别加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钙

    加入适量碳酸钾溶液,过滤

    D

    除去粗盐中的少量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 12、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大国担当。如图为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中和是指用碱中和产生的CO2 B、途径①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C、途径②中部分CO2最终转变为碳酸盐 D、化石燃料燃烧使CO2排放量增加
  • 13、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分离丙烯C3H6和丙烷C3H8混合气体的新型多孔材料,通过调控孔口大小和孔腔尺寸,使混合气体中的丙烯分子顺利通过孔道,实现了二者的精准筛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烯和丙烷均属于有机物 B、丙烯和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C、丙烯分子尺寸小于丙烷分子尺寸 D、该分离技术原理与过滤相似
  • 14、化学实验中需要牢固树立安全和规范意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及时将实验产生的废物、废液倒入水池 B、如果实验室中的药品无毒无害,可以品尝其味道 C、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先加热Fe2O3固体,后通入CO气体 D、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时,先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 15、工业上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一种切割工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节乙炔和氧气的比例可以改变乙炔的着火点 B、乙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__4CO2+2H2O C、氧气用量相对不足时,容易生成炭黑或一氧化碳 D、相同条件下,乙炔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温度高
  • 16、三氟化氮是微电子工业中一种优良的蚀刻气体,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氮和氟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后生成氮分子和氟分子的个数比为2:3
  • 17、学好化学对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贫血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等症状 C、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等气体 D、通过“烤蓝”工艺延长某些铁制品使用寿命
  • 18、我国科学家为推动科技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发明“联合制碱法”的科学家是
    A、徐寿 B、侯德榜 C、屠呦呦 D、张青莲
  • 19、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发光 B、干冰升华 C、牛奶变质 D、石蜡熔化
  • 20、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
    (1)、硝酸铵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2)、若硝酸铵中含有2.8g氮元素,则该硝酸铵的质量为g。
上一页 205 206 207 208 20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