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氧化锌常作新型药膏辅料的添加剂。用工业锌粉(含Zn、CuO)生产活性ZnO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信息:碱式碳酸锌不溶于水,其化学式为Zn2OH2CO3

    (1)、为提高酸浸池中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写一种)。
    (2)、多步处理时,加入锌粉去除混合溶液中的CuSO4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3)、分离器的作用相当于实验室中的操作。分离出的液体中含有NH42SO4 , 它在农业上可作
    (4)、焙烧Zn2OH2CO3 , 分解生成CO2H2O和Zn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不同焙烧温度下,生成的活性ZnO的平均粒径如下表:

    温度/℃

    200

    300

    400

    500

    600

    平均粒径/nm

    8.4

    12.7

    16.5

    19.8

    29.3

    若制备平均粒径为14nm的活性ZnO,焙烧的温度范围应为℃。

  • 2、

    抗酸药是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的一类药物,它能消耗过多的胃酸,来缓解胃部不适。化学小组以“探究抗酸药的成分与药效”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成分

    (1)盐酸的化学性质如下表。

    与盐酸反应的物质类别及示例(指示剂除外)

    类别

    金属单质

    金属氧化物

    示例

    Al、Fe

    MgO、CaO

    MgOH2AlOH3

    CaCO3NaHCO3

    【分析总结】

    (2)①金属单质不适宜作抗酸药,因为金属难以消化且会与胃酸产生氢气。

    ②CaO不适宜作抗酸药,原因是(写一条)。

    任务二:对比药效

    【查阅资料】若短时间内胃中产生较多气体,胃病患者有胃穿孔的风险。

    (3)小组同学选取常见的抗酸药碳酸氢钠片、铝碳酸镁片分别与盐酸进行模拟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测定不同抗酸药的抗酸能力与速率

    实验用品

    碳酸氢钠片、铝碳酸镁片、盐酸(pH=1)、pH传感器、CO2传感器、锥形瓶、注射器、导管、双孔橡胶塞、乳胶管、电脑

    实验步骤

    现象与数据

    Ⅰ.连接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Ⅱ.连接pH传感器, , 测定溶液的pH变化。

    Ⅲ.将pH传感器更换为CO2传感器,重复上述实验操作,测得CO2浓度变化。

    实验结论

    碳酸氢钠片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抗酸能力更强的是 , 它的优点还有(写一条)。

    【建议】生活中,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抗酸药。

  • 3、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这4种途径对未来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所示。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CO2地质封存技术作为当前缓解CO2排放的有效措施,将成为影响碳中和进度的关键。地质封存是通过管道将CO2注入到油气田、咸水层或不可采煤层的密闭地质构造中,形成长时间或者永久性对CO2的封存。三种碳封存途径中,煤层CO2封存技术成本更低,同时可提高煤层气(主要含CH4)采出率,增加经济效益,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

    典型煤层CO2封存过程如图2所示,主要包含注入和采出两大系统。烟气注入到煤层后,由于煤对气体的吸附能力CO2>CH4>N2CH4N2逐渐被CO2驱替并脱附,再通过采出井抽出。然而,煤层CO2封存也涉及多种安全风险。如CO2注入后,易引发地质体结构失稳,导致CO2泄漏,使土壤、水酸化,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根据上文,回答问题:

    (1)、对未来碳中和贡献最大的途径是。碳中和的“碳”指的是(填“碳元素”或“二氧化碳”)。
    (2)、CO2地质封存是将CO2注入、咸水层或不可采煤层的密闭地质构造中。
    (3)、煤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CH4N2CO2驱替并脱附,原因是
    (4)、CO2使水体酸化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5)、写一条践行“碳减排”的具体措施:
  • 4、为探究碳酸钙与酸的反应速率,项目小组用CaCO3粉末分别与盐酸、硫酸进行甲、乙两组实验,溶液的pH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中反应速率更快 B、200s时,甲中溶质含有CaCl2、HCl C、不能利用CaCO3粉末与稀硫酸制取CO2 D、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HCl=CaCl2+H2O+CO2
  • 5、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灼烧,闻气味

    B

    鉴别白醋和苏打水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除去KCl中的MnO2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除去铁粉中的炭粉

    滴入足量的稀H2SO4 , 过滤

    A、A B、B C、C D、D
  • 6、KNO3可用于制作玻璃的澄清剂。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搅拌可以增大KNO3的溶解度 B、6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KNO3溶液 C、将60℃的KNO3溶液降温至20℃,一定有晶体析出 D、20℃时,100g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KNO3
  • 7、汽车尾气催化处理装置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进行转化,其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的物质种类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B、反应的产物均为无毒物质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 8、下图是O2的转化关系图(“→”表示物质间可转化)。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①可表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②中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 C、③可表示木炭的不充分燃烧 D、④中观察到有红色固体生成
  • 9、下列劳动实践项目与化学知识没有直接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项目

    化学知识

    A

    制作活性炭净水器净水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酸碱发生中和反应

    C

    用钢刀刻画铝片自制书签

    钢的硬度比铝大

    D

    配制16%的NaCl溶液选种

    氯化钠有咸味

    A、A B、B C、C D、D
  • 10、水是一种化学资源。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Ⅰ,a管中收集的气体是H2 B、实验Ⅱ,红磷不燃烧是因为它不是可燃物 C、实验Ⅲ,对比②③可知铁生锈需要O2参加 D、实验Ⅱ和Ⅲ中,水只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
  • 11、牡丹花根制成的中药“丹皮”中含有丹皮酚C9H10O3 , 具有镇痛、抗炎等作用。下列有关丹皮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丹皮酚属于氧化物 B、丹皮酚由三种元素组成 C、1个丹皮酚分子中含有5个氢分子 D、丹皮酚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 12、氧化钇Y2O3陶瓷是半导体蚀刻设备的关键材料之一、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氧、钇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1个氧原子中含有8个电子 B、两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C、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g D、Y2O3中钇元素的化合价:Y32O3
  • 13、羊台山方柿,又称“龙华方柿”。下列处理方柿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采摘方柿 B、洗涤方柿 C、切割方柿 D、发酵方柿
  • 14、

    某兴趣小组对BaOH2MgCl2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同学向盛有BaOH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MgCl2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确定(1)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哪些?

    【作出猜想】

    (2)根据反应规律和元素守恒,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只有BaCl2

    猜想二:有BaCl2MgCl2

    猜想三:有BaCl2

    【实验探究】

    (3)小组成员分别取(1)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置于A、B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试管A中加入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向试管B中加入少量酚酞试液

    无色溶液变红色

    【交流讨论】

    (4)有同学认为使用稀硫酸代替酚酞试液进行实验,也能得出与实验Ⅱ相同的结论。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阐述理由:

  • 1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回答下列问题:
    (1)、牙膏是常见的日用化学品,二氧化硅(SiO2)是牙膏中常用的摩擦剂之一,推测二氧化硅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填标号)。

    a.易溶于水 b.难溶于水 c.能与水反应 d.有毒性

    (2)、某些食品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袋内物质的主要成分是CaO。CaO作干燥剂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3)、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盐。取一些草木灰,用水浸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生成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可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
  • 16、尿素是一种优良的氮肥,其化学式为 CO (NH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B、尿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6:1 C、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6.7% D、尿素能使植物枝繁叶茂、叶色浓绿
  • 17、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通过化学变化实现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是
    A、水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燃料电池发电 D、太阳能发电
  • 18、

    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承诺。为此化学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碳开启了探究之旅。

    【活动一】调查碳循环。(如图1所示)

    (1)图1为碳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图中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是(填序号)。

    【活动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如图2所示)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要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与d管连接的导管序号是

    【活动三】探究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封存。

    (4)碳捕捉:我国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O2+6H2__C2H4+4H2O),利用该方法转化2.2t二氧化碳,可生产乙烯的质量是

  • 1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氨(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易燃,可以和酸反应生成铵盐。氨主要来自于人工合成。工业上主要是利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气。流程如图1所示。目前,我国已形成氨气生产、应用等成熟产业链,氨的应用分布如图2所示。现在国内外工业上使用的合成氨催化剂基本都是铁基催化剂。降低反应温度、提高合成氨催化剂活性是目前的研发热点。科研人员用磁铁矿与三氧化钼[钼(Mo)的化合价为+6价]、氧化钨、氧化铝混合稀土等原料,按不同比例充分混合得到合成氨催化剂,其中氧化钨含量对产出气体中氨气含量的影响如图3所示,氨气含量越高代表催化剂活性越好。

    依据短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获得合成氨的原料N2 , 该过程是变化。工业上主要合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1中,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气体是(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由图2可知,我国氨气的应用占比最高的是
    (4)、科学家研究合成氨反应催化剂的目的是
    (5)、合成氨催化剂中除了含有氧化钨外,还含有(写出其中一种化学式)。
    (6)、根据图3写出氧化钨含量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
  • 20、过氧化钙(CaO2),在常温下稳定,在潮湿空气及水中缓慢反应放出氧气,因而在水产养殖中常用作供氧剂。CaO2·8H2O是一种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乙醇,在0℃时稳定,130℃时逐渐变为无水CaO2 , 实验室可用氯化钙制取CaO2·8H2O , 再经脱水制得CaO2 , 其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

    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与酸发生反应。

    ②乙醇与CaO2不发生化学反应。

    ③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H2O2+2NH3·H2O+6H2O=CaO2·8H2O+2NH4Cl

    (1)、标出Ca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反应Ⅰ中稀盐酸不宜过量,原因是
    (3)、根据CaO2·8H2OH2O2溶液和浓氨水的特性,为了提高CaO2·8H2O产量,反应Ⅱ需要在的环境下进行。
    (4)、固体水洗的目的是
    (5)、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该流程得到的副产品是(写化学式)。
    (6)、过氧化钙供氧时还会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一页 168 169 170 171 17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