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4月)
-
1、液化石油气是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无色、无味的混合气体.为了能在其出现泄漏时及时发现,以防危险发生,在民用的液化石油气中常加入可指示泄漏的“指示气”.在如下特性中:①无色;②有特殊气味;③易液化;④可燃烧;⑤有醒目的颜色;⑥易溶于水;⑦能灭火;⑧易汽化.“指示气”必须具有的是( ).A、①③④⑦ B、②③④⑧ C、②⑤⑥⑧ D、②④⑥⑦
-
2、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O2的量接近,但产生SO2的量却相差较大 B、煤、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CO2和S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C、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由图示可知,提倡将煤改为天然气作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
3、观察题图,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A、SO2、NO2 B、CO2、CO C、SO2、CO2 D、NO2、CO
-
4、重庆市拥有丰富的页岩气,它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下列关于页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混合物 B、它是不可再生能源 C、它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D、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
-
5、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管道煤气有毒 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0 -
6、(1)、(1)近年来某些城市市政府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实行天然气代替汽油作燃料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走在街头,你会发现,不少公交车和出租车上印有“CNG”的标志,代表它们是以压缩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
①市政府推行这一改革的目的是.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该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若在煤矿的矿井里达到一定的浓度,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常称为瓦斯爆炸.为了防止瓦斯爆炸,煤矿的矿井内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是。(2)、据估计,目前全年人为排放到空气中的CO的总量为3亿~4亿吨.这些CO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②;③. -
7、氢气是一种有巨大发展前景的绿色能源,有人设想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开发氢能源.回答下列问题.(1)、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实现了由能向能的转化.(2)、已知在220V、2A的条件下,通电36min可电解9.9g水,求电解这些水需要的电能是多少?(3)、若氢气的燃烧值为1.43×108J/kg,则电解9.9g水产生的氢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4)、根据以上计算,用电解水的方法开发氢能源是否可行?说明理由.(5)、请你提出一种用天然水开发新能源的设想.
-
8、某太空站的能量转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燃料电池系统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了水 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太阳能 C、水电解系统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背日面时氢气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
9、我国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和石油,含有硫的煤炭燃烧时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主要是 SO2 , 它遇到雨水成为酸雨降落到地面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举出三个方面的危害实例:①;②;③.(2)、许多植物有抗御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的能力,在常见植物中对这些气体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是(填植物名称).(3)、当SO2污染较严重时,可用直升机喷洒碳酸钙粉末,脱硫效果可达85%,其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证明石灰浆[Ca(OH)2]在空气中也可吸收SO2生成硫酸钙和其他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火柴、蜡烛、烧杯三种实验材料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猜想与假设】
①有可燃物;
②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③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1)、【设计与实验】验证
对比实验
假设1
示例:加热烧杯,烧杯不可燃
(仿照示例填写)
假设2
常温放置蜡烛,蜡烛不燃烧
(仿照示例填写)
假设3
点燃蜡烛,蜡烛在空气中持续燃烧
(仿照示例填写)
(2)、【得出结论】猜想正确,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个条件,只要破坏个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3)、【反思质疑1】氢气在氯气中能燃烧.燃烧是否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查阅资料1】镁条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细铁丝可以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磷能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表达与交流】根据上述内容和课本中对“燃烧”的描述,你认为叫作燃烧.
(4)、【反思质疑2】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查阅资料2】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
11、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1)、【实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 95%的酒精、蒸馏水置于火焰上
酒精 , 蒸馏水
结论:酒精是可燃物,水不是可燃物
(2)
在铁片两端放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乒乓球碎片,在铁片中间加热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硬纸片后燃烧
结论:乒乓球碎片的比硬纸片的低
(3)
在下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①溶液中产生气泡②蜡烛火焰 a__(填“先于”或“后于”)b熄灭
现象②的原因是:CO2不助燃;
(4)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
①烧杯的底部变黑②蜡烛火焰 d 比 c先熄灭
CO2不助燃,蜡烛不完全燃烧;d先 熄 灭 的 原 因是:
(2)、【拓展】堆积的面粉不容易点燃,即使少量点燃也只是小火燃烧;如果把面粉撒向空中遇火星可能会发生爆炸.“小火燃烧”和“发生爆炸”的原因分别是: -
12、某家长带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发生了爆炸.现要探究某下水道的可燃性气体成分:
【猜想】(Ⅰ)含可燃性气体 CO;
(Ⅱ)含可燃性气体CH4;
(Ⅲ)含可燃性气体 CO和CH4.
(1)、【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 , 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备用.(2)、【进行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的洗气瓶
/
目的 是除 CO2 等 酸 性气体
(2)
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目的是除去
将步骤(2)的气体导出点燃
①用吸附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石棉贴在小烧杯内壁,再把小烧杯斜罩于火焰上方✗
②用内壁粘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
①无水硫酸铜
②烧杯内壁变浑浊
①证明有 H2O生成
②证明有生成
(3)、【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也有相同的现象.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的存在,其方法是(4)、【拓展】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
13、黑火药由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组成,爆炸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属于空气主要成分的是.(2)、□中的物质由离子构成,阴离子的符号是.(3)、黑火药制作的烟花燃放时,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有 、(固体和气体污染物,各填一种).(4)、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生成24g 氧气需硝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
14、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得更充分.由此他联想到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于是引发了思考:哪些因素能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呢?他提出两种猜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回答有关问题.(1)、他提出的两种猜想是:
①;
②.
(2)、请选择其中一种猜想,设计实验加以探究(你所选择的猜想序号是).猜想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②
(3)、为了使燃料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节约能源,请你结合燃料使用的实际,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
15、如图是用铜丝绕成的锥形螺旋罩,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随着铜丝罩的垂直下移,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越来越小,最终完全熄灭.(1)、铜丝在空气中受热,表面会产生黑色的(填化学式).(2)、表面变黑的铜丝下移过程中遇到酒精蒸气,又会变成光亮的红色,这是因为黑色物质发生了反应(填“氧化”或“还原”).(3)、铜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将热量很快散失,使酒精蒸气的温度低于 , 从而使酒精灯火焰熄灭.
-
16、依据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 N2 , 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 , 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
-
17、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 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
18、人们常在可燃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 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它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 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
-
19、取同一包火柴中的两根火柴分别点燃,点燃火柴后,火柴头竖直向上(如图①所示),火柴容易熄灭;火柴头向下(如图②所示),火柴容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②比①容易达到着火点 B、①比②的着火点高 C、①比②中火柴梗潮湿 D、①比②接触氧气少
-
20、小金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的是(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是一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