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实验方案

    目的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证明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蒸气

    A、A B、B C、C D、D
  • 2、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做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图中物质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为单质 B、b点所对应的物质的化学式为Fe2O3 C、FeCl3的化学名称是氯化铁 D、FeSO4阳离子的符号为Fe3+
  • 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下图所示是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C、Q的化学式为C2H4O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同
  • 4、橙花叔醇化学式C15H26O,是决定茶叶香气的关键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橙花叔醇分子由15个碳原子、2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B、橙花叔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g C、橙花叔醇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橙花叔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12×15+1×26+16×100%
  • 5、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酒精+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B、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C、碳酸氢铵加热氨气+水+二氧化碳 D、乙炔+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 6、对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温度计能指示气温的高低

    温度改变,分子大小改变

    D

    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A、A B、B C、C D、D
  • 7、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B、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D、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 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锌粒 C、倾倒液体 D、滴加液体
  • 9、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溶液(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小美同学取68.0g某医用双氧水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g二氧化锰,放在电子秤上,每隔一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烧杯中的剩余物质质量如表所示,直到实验结束。请回答下列问题:

    称量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剩余物质质量(g)

    70.0

    69.3

    68.9

    68.6

    68.4

    m

    68.4

    (1)、实验结束时的现象是;从表格可知,反应结束的时间是第分钟,m数值是 , 该实验一共生成g氧气。
    (2)、实验中加入二氧化锰的作用
    (3)、实际上测得的双氧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比理论值大的原因可能是
  • 10、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步骤: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证明焰心
    (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具有的性质(填状态)、
    (3)、猜想和验证: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①:焰心气体CO2

    在未点燃的短玻管上口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②:焰心气体含CO

    用表面烧黑的灼热钢丝迅速插入短玻璃管上口

    烧黑的钢丝变成红色

    假设③:焰心气体含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伸入焰心,上端用火柴点燃。

    假设③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4)、若蜡烛用后要熄灭,熄灭方法(填两种):
  • 11、测定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的体积分数实验装置如图

    (1)写出仪器名称AB

    (2)写出磷燃烧的表达式(化学式表示)

    (3)磷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 , 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瓶内水上升至1刻度处,由此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4)磷熄灭后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是 , 该气体(选填“能”、“不”)支持燃烧;

    (5)若该实验中磷的量不足,测得氧气的体积数(选填“偏大”“偏小”),原因是

  • 12、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氯原子;②铁元素;③碳酸根离子;④SO42;⑤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

    (2)、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①空气是无颜色、无味的气体。②水能变成水蒸气。③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④铜的熔点是1083℃。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⑥酒精能挥发。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填序号)

  • 13、世界上的物质多种多样,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一氧化碳 B、液氧 C、氯酸钾 D、高锰酸钾
  • 14、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重,原子轻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 15、“●”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 B、 C、 D、
  • 16、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④是原子 B、②③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②是阴离子 D、②④属于同种元素
  • 1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占空气体积分数为78%的是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 18、试根据相关信息计算:
    (1)、(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NH4)2SO4中氮、氢、硫、氧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到0.1%)。
    (4)、多少克的NH4NO3中的氮元素与264克的(NH4)2SO4中氮元素质量相等。(写出计算过程)
  • 19、

    对光亮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表面变黑,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黑色物质的来源产生了兴趣,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小明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是烟灰。

    小亮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小玲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既有烟灰又有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查阅资料】

    ①酒精不充分燃烧会产生炭黑(即黑烟)。

    ②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实验设计】

    (1)完善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①夹持试管,放在酒精灯的②部位加热

    铜片变黑

    推知③(填“小明”“小玲”或“小亮”)猜想错误。说明黑色物质的出现可能与空气中的④有关

    实验二:取一支 20mL 的试管,将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中,塞上胶塞,并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的空气,封好胶塞并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趁热取下胶塞,观察现象

    ①取下胶塞前的现象:⑤

    ②取下胶塞后的现象:⑥

    小亮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

    (2)实验一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热,目的是排除干扰。

    (3)实验二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空气的目的是

    (4)通过对黑色物质来源的探究,我们知道了金属铜的化学性质是

  • 20、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简易装置图,据此回答:

    (1)、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水中事先加入少量硫酸钠的作用是 。
    (2)、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填符号),D试管中的气体可以用检验。
    (3)、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
    (4)、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组成的。
    (5)、水的分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 保持不变的微粒是。(填具体的微粒名称)
上一页 96 97 98 99 10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