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红磷,五氧化二磷 B、海水,河水 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洁净的空气,碳酸饮料
  • 2、空气中下列物质过多容易形成酸雨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氮气
  • 3、铁铜金属粉末常用于生产机械零件。为测定某铁铜金属粉末中铁粉的质量分数,取20g样品于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充分反应,测得固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

    (1)、该金属粉末中铁粉的质量为________。
    (2)、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4、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是否放出热量?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按下图进行了实验:

    (1)、甲同学按图实验:在烧杯中先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变大,于是得到“反应放出热量”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乙同学按图实验,可以根据________现象证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3)、丙同学是将稀硫酸不断地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用数字化仪器测量的数据。由图可知,当反应进行到20s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小乐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KOH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K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假设Ⅰ:只含KOH;假设Ⅱ:含KOHK2CO3;假设Ⅲ:只含K2CO3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假设Ⅰ错误

    b.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Ⅱ正确

    c.取b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

    溶液

    【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K2CO3在农业上可以作为钾肥使用。

  • 5、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
    (2)、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C图自制“制氧机”。若试剂甲为MnO2 , 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试剂乙,反应仓中产生O2的化学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实验室用此原理制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3)、D图为小艾设计的简易供氧器利用过碳酸钠、水和二氧化锰制氧,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M”或“N”)。
  • 6、铝的应用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 , 含沙石等杂质)制备铝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过程①、②都包含固液分离的操作,该操作名称是________。
    (2)、为加快铝土矿与NaOH溶液反应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生成Al(OH)3的反应中,反应物除了有NaAlO2 , CO2 , 还有一种氧化物为________。
    (4)、写出电解氧化铝获得铝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7、阅读下列材料。

    N2O是一种温室气体,由于N2O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长,大气中N2O含量过高会加剧全球变暖。土壤中氮元素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N2O , 是大气中N2O的最主要来源之一。在大棚蔬菜、农产品生产中施用石灰氮CaCN2 , 能减少土壤中N2O的排放。查阅相关资料可知,石灰氮在土壤中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氰氨H2CN2 , 氰氨可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尿素CONH22CO2是另一种温室气体,减少CO2的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所示。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氰氨和水反应生成尿素,按化肥的分类,尿素属于化学肥料中的________肥。
    (2)、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H2O通电__2CH2O2+X ,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碳中和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请你列举一条生产生活中减少碳排放的措施:________。
  • 8、图1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2为兴趣小组的实验,R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钾中的一种。

    (1)、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可判断出R物质是________。
    (3)、烧杯②中溶液属于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 9、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传统豆腐在“一带一路”融入了沿线一些国家当地人的生活,豆腐中含有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__。
    (2)、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放点食醋时可以补充人体重要的________元素。
  • 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瓷器: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瓷器表面的釉质含有多种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中国年味:过年贴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________。
    (3)、中国茶:东方神奇的树叶,历史悠久,包含万千。茶树生长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要求,通常茶树适宜在pH为5~5.5的土壤中生长,该土壤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 1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味品加碘食盐中的“碘”可预防夜盲症 B、某些商贩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海鲜,这样的海鲜可放心食用 C、蚊虫叮咬时释放出的蚁酸使人觉得不适,可涂抹氢氧化钠溶液处理 D、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12、《本草纲目》中记载:“石灰,止血神品也。但不可着水,着水即烂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着水”后的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B、“石灰”从物质类别上看属于盐 C、“烂肉”是因为CaOH2的腐蚀性 D、“着水”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
  • 13、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常被用来制作霓虹灯、航标灯等电光源 B、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焊接金属时常用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氮气作保护气 D、气体污染物主要有SO2O3、NO2和CO2
  • 14、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 C、南水北调工程改善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 D、水循环中,水转化为水蒸气后水分子变大
  • 15、吉祥物“巳升升”以青铜饕鬄纹为灵感构出瑞兽形象。青铜主要成分为铜和锡的合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青铜为合成材料 B、铜的元素符号为CU C、青铜的熔点比纯铜低 D、青铜为纯净物
  • 16、节目中非遗技艺涉及到了化学变化的是
    A、璀璨星芒打铁花 B、运剪如笔雕琢花鸟虫鱼 C、稻麦豆黍拼粮画 D、彩蝶共舞
  • 17、学习小组以氢气的储存与释放为主题进行学习研究,原理如图1所示。

    (1)、镁纳米颗粒与H2作用可储氢。生成物MgH2中镁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已知MgH2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2)、MgH2与水作用可释放H2 , 反应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 , 若有3.9kg的MgH2完全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为多少?(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3)、不同温度下,加热等质量的MgH2释放H2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则20min时,温度选择300℃,③剩余质量最小。
  • 18、电解水制氢联合碳酸钙分解制备氧化钙,能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该新方法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传统方法:CaCO3在900℃以上完全分解生成CaO和(填化学式)。
    (2)、新方法:

    Ⅰ.图中可知,电解水所需能量,是由能转化成电能,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Ⅱ.CaCO3在反应器1中分解。CO、CO2的含量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时,抑制CO2生成的效果最好。

    Ⅲ.反应器2中,CO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H3OH , 化学方程式为

    (3)、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的优点有(写两条)。
  • 19、

    兴趣小组网上购买了一条金鱼,到货后发现袋子中有白色颗粒状固体,如图所示。其主要成分为过氧化钙CaO2 , 能解决金鱼在运输过程中的缺氧问题,兴趣小组对过氧化钙的制氧能力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Ⅰ.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缓慢生成氧气,生成的氧气溶解于水,能有效改善水体缺氧的情况。

    Ⅱ.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

    【初步实验】

    (1)甲同学取出袋子中的CaO2 , 并进行实验验证。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取少量CaO2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

    无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

    甲同学认为:没O2生成

    【分析讨论】

    (2)兴趣小组经过讨论,认为甲同学结论是错误的。实验之所以没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改进实验】

    (3)乙同学认为反应速率是影响实验的关键,进行改进实验。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2

    取少量CaO2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和MnO2 , 观察实验现象。

    有气泡生成

    MnO2

    3

    取少量CaO2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 观察实验现象。

    有气泡生成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手持技术】丙同学想利用氧气传感器,探究不同状态的过氧化钙对制氧能力的影响。

    序号

    操作

    现象

    4

    向2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一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块状CaO2;另一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粉末状CaO2 , 用氧气传感器测量氧气含量。

    见图

    【分析数据】

    (4)①从图中可知,CaO2制备氧气的速率更快,可以得出也能增加化学反应速率。

    ②粉末状和块状CaO2最终产生的氧气含量一样的原因是

    【拓展提升】

    (5)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金鱼袋子里水变浑浊了,他们推测是金鱼呼出的CO2与过氧化钙制氧生成的CaOH2反应,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完成下列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
    (2)、用装置A制取CO2 , 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是;用装置C收集CO2 , 气体应从导管口(选填“b”或“c”)通入。
    (3)、用装置B制取O2的反应方程式为 ,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 说明气密性良好。
    (4)、某同学在学习氨气的化学性质时,查阅资料:

    Ⅰ.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Ⅱ.氨水在浓度大或受热时易分解放出氨气。

    制得的氨气(选填“能”或“不能”)用装置D收集。

    (5)、小乐利用废弃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CO2并验证其性质,将铜网插入到稀盐酸后等待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小药瓶中的紫色石蕊溶液。若蜡烛熄灭,则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该装置的优点有(写一点)。

上一页 242 243 244 245 2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