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 江苏省扬州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4月)
-
1、某同学向盛有AgNO3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铜和铁的混合金属粉末,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得到的滤液呈无色 B、滤渣中一定含有三种金属 C、产生的无色气体具有助燃性 D、该实验能得出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2、硫酸铜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硫酸铜固体进行下列操作:①向40℃25g水中加入10g硫酸铜固体;②将①所得溶液升温至60℃。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B、①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C、进行操作②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将6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析出晶体
-
3、科学家们通过模拟天然光合作用的过程,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燃料丙烷(C3H8)。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后氢原子的数目增多 B、该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该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40 (或40:11)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
4、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劳动项目与对应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校园垃圾分类回收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B
使用过滤操作从实验室制O2的残留物质中分离MnO2
MnO2难溶于水
C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H2SO4
加入过量的CuO过滤
D
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
食醋的pH>7
A、A B、B C、C D、D -
5、2025年央视春晚舞蹈《喜上枝头》展现了演员们穿着轻盈而鲜艳的服装,该服装面料是由乙二醇(C2H6O2)等原料制成的聚酯纤维(PET)。下列有关乙二醇(C2H6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由三种元素组成 B、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 C、属于有机物 D、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6、如图是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7g B、不同元素的原子,其质子数不同 C、X和氯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
7、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胶头滴管,下列实验操作中有关胶头滴管的使用正确的是A、
用滴管搅拌溶液 B、
冲洗过的滴管放回滴瓶 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
滴管用完后横放在桌面上
-
8、肥皂可以“澡面身,去污垢而腻润”,现代制作工艺中加入了NaOH,下列有关NaOH的说法错误的是A、俗称烧碱 B、其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 C、其溶液显碱性 D、可以将其固体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
9、白面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A、糖类 B、维生素 C、蛋白质 D、油脂
-
10、下列肥皂的制作工艺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采荚 B、煮熟 C、捣烂 D、作丸
-
11、《大清会典》记载:清朝时紫禁城内曾有大水缸308尊,均置于殿门之前,被称为“门海”。古人已经应用水来灭火,其灭火原理是A、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B、与空气隔绝 C、降低着火点 D、清除可燃物
-
12、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期间,我国健儿在滑雪、滑冰等多个项目上都获得了多枚金牌。从微观角度分析,雨、雪和冰的区别在于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间隔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的大小
-
13、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全国发电总装机将达到36亿千瓦以上,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亿千瓦以上。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 B、石油 C、潮汐能 D、天然气
-
14、葛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药材分为粉葛和葛根。葛主要含有黄酮类、萜类、甾体类、香豆素、多糖类等化学成分,其中葛根多糖可以提升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水平,降低丙二醛水平从而发挥其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1)、科研人员探究不同的切制规格及炮制方法对葛根、粉葛所含多糖含量的影响。利用UV以及ICP—MS检测方法,对葛的不同品种(葛根、粉葛)、不同规格(片、丁)、不同炮制方法(煨制、醋制)中所含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数据如图1所示:
从葛的不同品种来看,葛根的多糖含量 (填“>”、“=”、“<”)粉葛,多糖[分子式为[(C6H10O5)n]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是。称取400mg某葛根片生品,则该葛根片煨制品所含多糖的质量比其醋制品多了mg。
(2)、为促进葛根、粉葛生长,需要补充氮肥。尿素是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氮肥,目前工业上的尿素是由液态的氨和二氧化碳在高压和高温的条件下制备。电催化C-N偶联直接生成尿素已经成为替代传统尿素生产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主要以CO2为碳源,以NO、NO、、N2和NO为氮源,其生产过程原理如图2所示。若以硝酸盐为氮源,电催化NO和CO2偶联合成尿素[CO(NH2)2],化学方程式为2KNO3+3CO2+3H2OCO(NH2)2+4O2+2KHCO3。
i.某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计划种植2亩粉葛,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定,粉葛成长阶段土壤中需补充氮元素21.0kg,则需要购买尿素[CO(NH2)2]的质量。
ii.应用C-N偶联电合成尿素,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整体的能量效益。合成所需要的尿素,计算理论上需要通入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一位小数)。
iii.传统方法通常使用高纯度的N2和H2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合成NH3 , 再与CO2反应合成尿素,而电催化尿素合成方法更加绿色环保、高效,主要原因是(写一种)。
-
15、《天工开物·彰施·蓝淀》中记载:“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靛蓝的制作工艺如图1所示,使用的原材料为蓝草、水、石灰、微生物,蓝草主要有菘蓝、蓼蓝和马蓝。(1)、原料需经过研碎处理,研碎蓼蓝茎叶的目的是 , “操作1”的主要目的是从吲羟浊液中得到吲羟溶液,该操作名称是。(2)、蓝染工艺中,从蓼蓝等植物中提取靛蓝染料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化学变化,吲哚酮溶液在空气中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C16H12O2N2+O2=2C16H10O2N2↓+2Y,则的分子式为。(3)、“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石灰”指的是熟石灰,通过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属于反应(基填本反应类型)。(4)、加石灰是调节环境的pH,为靛蓝染料还原反应创造有利的环境。要使还原剂的有效性好且可溶性隐色体的转化率高,据图2可知,pH应控制在内(填字母)。
a.6~7 b.7~8 c.8~9 c.9~10
(5)、实验后的废液呈碱性,可以加入适量(填名称)处理后再排放。 -
16、
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进步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传承数千年。兴趣小组从化学视角对我国现代造纸业开展了系列研学活动,以下展示现代造纸部分流程如图1。“双碳”目标下,造纸工业需向绿色方向转型。
(1)探现代造纸
i.侯德榜为纯碱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纯碱的用途有(写一种);少量的烧碱溶液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冲洗,再涂上质量分数为1%的硼酸溶液。
ii.某兴趣小组对黑液成分产生兴趣,将少量黑液带回实验室探究其成分。
【提出问题】黑液中除了有机物,还有哪些成分?
【查阅资料】黑液呈碱性,成分可能含有物质(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
【提出猜想】
(2)猜想一:NaOH;猜想二:和Na2CO3;猜想三:;猜想四:NaOH、Na2CO3和Na2SO4。
【实验方案】
(3)该兴趣小组分别设计如图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进行探究。
方案设计
评价交流
i.取适量黑液于容器中,将二氧化碳传感器置于其中,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至过量,现象如图2所示,则含有NaOH、Na2CO3
指导教师指出,该步骤正确可行。
ii.再向上述容器继续滴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有沉淀生成,则含有Na2SO4
滴加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有同学提出,该步骤不严谨,主要原因是。
【方案优化及结果】将方案i中的稀硫酸换成 , 实施优化后的方案,结果表明猜想四成立。
【废液处理】
(4)造纸会产生碱性废水,加(填离子符号)调节至接近中性方可排放。
(5)探现代造纸工业低碳转型升级
造纸一直是以煤炭为主要消耗能源,因此造成的高碳排放问题一直都受到重点关注。为了降低CO2的排放量,造纸业逐步使用电力代替煤炭。
i.图3为广东省造纸工业CO2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及不同能源CO2排放量占比,从图中你获得主要的重要信息是。
ii.“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生活理念。请你提出一条践行“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
-
17、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酸的性质
i.酸的性质实验
操作
现象
性质
为紫色石蕊试液时,现象为
稀硫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X为(填化学式)溶液时,现象为
稀硫酸能与部分盐溶液反应生成CO2
X为稀(填化学式)溶液时,无明显变化
稀硫酸能与碱溶液反应
ii.请在图1中,画出上述操作中酸碱反应前后溶液的pH变化示意图。
(2)、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成果展示,并交流讨论、完善探究方案。
i.完善方案中的内容(各补写一条):a.;b.;c.。
ii.若土壤pH<6时,固氮菌活性降低;而pH>8时,硝化作用受抑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iii.“测定土壤样品酸碱性”实验时,主要操作流程依次是取样→→过滤→测pH。
-
18、天然氢是地质作用产生的可再生氢气,又被称为“地质氢”、“金氢”或“白氢”,被认为是除灰氢、蓝氢和绿氢之外的第四类氢能。全球多地陆续发现了多处氢气藏,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天然氢气探索的热潮。截至2020年,全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每个大陆都发现了大量天然氢气储层的迹象,高浓度(体积分数超过10%)天然氢的发现案例已超过300例。我国科学家发现天然氢的形成机理如图所示,包括地球脱气、蛇纹石化、水辐射分解等几种机制。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1)、氢是太阳系中含量最高的(填“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它发现于1776年并在1783年正式命名为hydrogen,做出上述贡献的科学家分别是(填序号)。A.徐寿、张青莲 B.卢瑟福、普利斯特利
C.卡文迪许、拉瓦锡 D.波义尔、道尔顿
(2)、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天然氢气难以在地表或地底存在,主要原因是。天然氢气极可能成为未来氢能供应的重要来源,理由是。(3)、水-岩反应(蛇纹石化)的机理是6[(Mg1.5Fe0.5)SiO4](富铁橄榄石)+7H2O3[Mg3Si2O5(OH)4](蛇纹石)+X+H2↑,生成物在通常情况的颜色是 , 蛇纹石[Mg3Si2O5(OH)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4)、图中天然氢气的形成系统由多要素组成,包括源岩、、作为盖层的地层和充当氢气运移路径的断层。 -
19、我国是船舶的发源地。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凡舟行遇风难泊,则全身系命于锚……锤法先成四爪,以次逐节接身。……其末皆带巨铁圈链套,提起,咸力锤合。”战国时期嵌错金铜壶上水陆攻战船纹及明朝铁锚锻造和锚爪的焊接如题图1、2所示。(1)、原始人“见窍木浮而知为舟”,他们制造独木舟的木头属于(填“金属”、“非金属”、“合成”、“天然”或“复合”)材料。(2)、铜壶的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其熔点(填“高”或“低”)于纯铜。古人选择金(Au)、银(Ag)镶嵌在青铜器皿外表面,主要原因是。(3)、图2中有八人正按分工的不同,手拿工具在旁边带有拉风的炉台上进行锤锚,其中手拉风箱的主要作用是 , 炭在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用桐油、石灰、麻纤维调制的捻料反复填充船舶板材的缝隙,用桐油反复涂抹船的全身特别是铁钉钉入的木板,其主要目的是。
-
20、金属-空气电池已经成为较理想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四类金属-空气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及理论电压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常见类型
Li-空气电池
Al-空气电池
Fe-空气电池
Mg-空气电池
理论能量密度/W•h•kg-1
13000
8100
1220
6815
理论电压/V
2.91
2.71
1.28
3.1
A、理论上,锂空气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电压均最高 B、SO2、CO2都是空气污染物,也是重要的资源 C、Al-空气电池放电时,氮气能够发生化学变化 D、镁空气电池具有资源较丰富、理论电压高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