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种利用工业烟道气(含CO2)制取纳米碳材料的工艺如图1所示。

    (1)、Li2CO3中Li和O的元素质量比为
    (2)、熔融状态下Li2CO3CO32(填微粒符号)存在。
    (3)、电解时的反应为Li2CO3() __C+Li2O+O2 , 理论上生成84g碳纳米管,同时能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写出计算过程)。
    (4)、Li2O只吸收烟气(组成如图2所示)中的CO2 , 发生的反应为Li2O+CO2=Li2CO3 , 现有200g烟气,其中碳、氮质量比为1:10 , 若CO2中碳元素全部转化为碳纳米管,理论上可生成碳纳米管的质量为g,该烟气中CO2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5)、该工艺的现实意义是
  • 2、“竖炉绿电绿氢冶金”的流程如图1所示,根据题中信息回答问题:

    (1)、将铁矿石粉碎的目的是
    (2)、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多选,填字母)。

    a.风能       b.地热能       c.石油       d.生物质能

    (3)、利用绿电制“绿氢”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绿氢”和其他制氢方式的成本和碳排放情况如图2所示,请分析,绿氢的优点

    (4)、竖炉中冶铁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5)、高炉炼铁与绿氢冶铁的部分参数如下表,分析两者产物不同的原因

    冶炼方式

    高炉炼铁

    绿氢冶铁

    原料

    焦炭、石灰石、空气、铁矿石

    铁矿石、氢气、石灰石

    反应温度

    >1500(熔融态)

    800-1200℃(固态还原)

    产物

    液态生铁

    固体海绵铁

    (6)、固体海绵铁暴露于空气中易自燃,保存海绵铁的方法:(写一条)。
  • 3、兴趣小组开展“揭秘食品发热包”活动。
    (1)、认识发热包。

    发热包说明书如题19-1图示,其中与水应放热的物质是(填俗称)。

    (2)、使用发热包。

    按使用方法加入常温水,产生大量气泡。小组同学探究气体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

    Al与NaOH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产生H2并放出热量。

    【作出猜想】

    猜想1:H2;猜想2:O2;猜想3:CO2

    【实验验证】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取发热包内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伸入带火星木条

    试管内产生大量气泡,放热,

    猜想2错误

    把气体通入

    无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3错误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发出爆鸣声

    猜想1成立

    【实验分析】

    发热包内粉末遇水后发生系列反应,生成NaOH,NaOH与Al在水中发生反应产生H2。写出生成NaOH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探究发热原理。

    各取3g固体样品,分别与10mL水混合,并与发热包粉末对照分析,测得各样品加水作用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如题19-2图示。

    甲同学认为在实验中存在非化学反应放热,说出其中一种:。乙同学认为样品(填序号)放热量快而多,直接用作发热包效果更好。丙同学认为用原发热包粉末比样品Ⅰ更安全,分析合理的(多选,填字母)。

    a.Al与NaOH反应能生成H2       b.NaOH固体具有强腐蚀性

    c.样品Ⅰ与水作用过于剧烈       d.原发热包粉末与水作用升温更高

    (4)、反应后物质成分确定。

    试结合计算推断样品Ⅰ反应后剩余物中是否含NaOH并说明理由:

  • 4、

    ⅰ.金属的性质探究

    (1)为探究金属铅和铁的展性强弱,各取 , 施加相同的压力,铅更易被压成薄片,说明铅比铁的展性更好。

    (2)题18-1图中实验a、b对比得出铁活动性比铜强的依据是。用实验c、d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需改进的是

    ⅱ.“零废弃金属校园”行动

    任务一、正确分类垃圾

    (3)废弃易拉罐应放入题18-2图中标识为(填序号)的垃圾桶中。

    任务二、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制作金属蚀刻画,制作过程如下:

    (4)打磨的目的是

    (5)为得到“红色”的花瓣图案,蚀刻液为(填字母)。

    a.稀硫酸       b.MgCl2溶液       c.CuSO4溶液

    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其中一条)。

    (6)推行“零废弃金属校园”行动的意义是

  • 5、根据水质标准,城市用水分为上水、中水、下水。上水能满足饮用标准,中水符合再生水标准,下水需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我国对中水的处理主要包含过滤沉降、活性污泥法、活性炭净化、反渗透膜分离(如1图)、消毒等工艺,水的用途不同处理要求不同。利用石墨烯光热材料可高效处理下水(如2图),该技术通过构建多级微孔道复合蒸发器,利用太阳光实现水蒸发。

    (1)、按水质标准,自来水属于水。
    (2)、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含亚硝酸盐的中水,反应为2NaNO2+x=2NaNO3 , x的名称为
    (3)、自然渗透是指水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流动的过程,直到两侧浓度平衡。利用反渗透膜分离法处理中水需加压的理由是。处理后的水属于(软水或硬水)。
    (4)、复合蒸发器净水过程,利用石墨烯具有(写一种)的性质。该过程中水分子的(选填“间隔”或“种类”)发生改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填字母)。

    a.经煮沸的中水均可饮用             b.活性炭净水发生化学变化

    c.复合蒸发器兼备过滤功能       d.中水再生能改善水质并实现水循环

  • 6、《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六齐之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合金配比经验总结(如下表)。回答问题:

    青铜中铜、锡质量比

    6:1

    5:1

    4:1

    3:1

    5:2

    1:1

    用途

    钟鼎

    斧斤

    戈戟

    大刃

    削、杀矢

    鉴燧

    (1)、青铜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古代以木炭、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为原料炼铜。木炭燃烧放热使孔雀石分解为氧化铜,变化前后铜元素化合价(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该过程需持续鼓风的原因是。木炭还用于还原氧化铜,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古代为制作“戈戟”,在约12石(重量单位)铜中融合石锡为宜。
    (4)、古代利器从“斧斤”到“削、杀矢”的硬度逐渐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分子运动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证明铁生锈需要水

    D.除去CH4中的CO2

    A、A B、B C、C D、D
  • 8、CuSO4常用于泳池水消毒,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8:25 B、40℃时,50g水能溶解40gCuSO4 C、a点溶液升温到60℃仍为饱和溶液 D、b点溶液降温至40℃,定能析出17.2g晶体
  • 9、一种氨催化氧化为氮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丙化学性质的是 B、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3 C、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分子 D、该过程中催化剂的质量减小
  • 10、下列劳动项目与对应的化学原理没有直接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原理

    A

    给养鱼池中泵入空气

    O2能供给呼吸

    B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a(OH)2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

    给绿植施用硝酸铵营养液

    NH4NO3溶于水吸热

    D

    用小苏打粉等制作面点

    NaHCO3与面粉中有机酸反应

    A、A B、B C、C D、D
  • 11、微生物矿化技术能修复石质文物,原理如下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修复原理是CO32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 B、微生物液的pH=7.5 , 则该液体呈酸性 C、修复后的石质文物,能抵抗酸雨侵蚀 D、该技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物修复
  • 12、硅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示,下列有关硅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14 C、原子中的中子数为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 13、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小组用矿泉水瓶、吸管、30%的H2O2溶液、MnO2等制作简易供氧器(如下图所示)。

    (1)、有关该供氧器制氧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 B、加入MnO2越多,产生氧气越多 C、KMnO4替代H2O2溶液更适合 D、使用30%的H2O2溶液可能导致反应过于剧烈
    (2)、量取一定体积30%的H2O2溶液并加水稀释,无需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 B、漏斗 C、量筒 D、玻璃棒
    (3)、使用该供氧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前检查装置气密性 B、控制注射器中液体流速能调节产生氧气速率 C、右瓶产生气泡速度可判断生成氧气纯度 D、若右瓶不装水,得到的氧气更干燥
  • 14、不利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是
    A、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B、推广太阳能发电 C、大力开发化石能源 D、废弃物循环再用
  • 15、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下面小题。

    “五谷”在古代有多种说法,一种指黍(黄米)、稷(小米)、菽(大豆)、麦、稻。

    (1)、有关“五谷”说法合理的是
    A、黍中含Zn,Zn是人体常量元素 B、稷中含Fe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C、麦香浓郁因麦中含脂肪 D、五谷所含淀粉属于糖类
    (2)、“菽”含大豆甾醇(C27H46O)能降低胆固醇。关于大豆甾醇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D、氢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6:1
  • 16、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形成过程:氧分子氧原子+臭氧分子。其中没有涉及的微观粒子是
    A、O2 B、O C、O2 D、O3
  • 17、我国在太空成功验证碳化硅功率器件。碳化硅(SiC)属于
    A、 B、 C、化合物 D、氧化物
  • 18、下列文具用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2B铅笔芯

    B.书法用宣纸

    C.不锈钢直尺

    D.涤纶文具袋

    A、A B、B C、C D、D
  • 19、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中含有LiFePO4 , 其中锂元素和铁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2,则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5 D、+6
  • 20、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B、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C、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D、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上一页 157 158 159 160 16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