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列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C、二氧化碳用于供给呼吸 D、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 2、发现元素周期律、编制元素周期表、将化学元素纳入统一的理论体系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阿伏加德罗   
  • 3、学习小组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某硫酸溶液的浓度。取该硫酸溶液20g,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40g。计算。
    (1)、消耗的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g:
    (2)、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温馨提示:H2SO4+2NaOH=Na2SO4+2H2O)
  • 4、

    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践行碳中和理念,某中学开展“我为低碳做贡献”的实践活动。

    任务一:了解自然界中 CO2循环

    (1)从如图可见,导致大气中 CO2含量急剧增多的主要过程是

    任务二:探究吸收CO2的途径

    【作出假设】小航同学:自然界有大量海水,能充分吸收大气中过多的CO2

    小娟同学:可用石灰水吸收大气中过多的 CO2

    小博同学:可用NaOH溶液吸收大气中过多的CO2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向充满CO2的塑料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液体,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

    ①加入海水

    瓶子变瘪

    ②加入饱和石灰水

                             

    ③加入饱和NaOH溶液

    瓶子变瘪, 形变最大

    【分析评价】

    (2)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②的实验现象为

    (4)请评估小航同学的观点所存在的问题或风险,并阐述理由:

    任务三:寻找利用CO2的新途径

    【搜集资料】我国李灿院士主导研发的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在兰州成功运行。核心原理是将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绿色燃料甲醇(CH3OH)和 H2O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任务四:制定低碳行动方案

    (6)写出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写出一种即可)。

  •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用F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的现象时再开始收集。
    (2)、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和醋酸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下同)。若用G装置收集时,则气体要从端通入。
    (3)、A、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若要控制液体滴加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4)、生活中常用草酸溶液除铁锈和瓷砖上的污渍。草酸晶体加热会发生如下反应:H2C2O4·2H2O__CO2↑+CO↑+3H2O。为检验分解后的产物,小赵设计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①实验中证明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②乙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 6、金属、金属材料的使用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
    (1)、探究燃烧条件时,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铜具有性;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填“大”或“小”)。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和一氧化碳反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化学小组将一定量的镁粉加入到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注:上述所涉溶液均不饱和)。该小组同学对溶液甲和固体乙作出了如下判断:

    ①固体乙中一定有 Ag,可能有 Cu和 Mg

    ②若溶液甲呈蓝色,则溶液甲中一定有 Cu2+和Mg2+ , 一定没有Ag+

    ③向固体乙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中一定有 Mg,可能有Cu和 Ag

    ④若溶液甲呈无色,则固体乙中一定有 Ag和Cu,可能有Mg

    该小组同学的上述判断中,正确的是

  • 7、利用废弃铜料(含有铜、铁)和石灰石制备农药“波尔多液”的过程如图,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废弃铜料加入反应器1前先要将其粉碎,其目的是 , 反应器1中硫酸加入过量的目的是
    (2)、反应器2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反应器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写出一种气体B排放会导致的环境问题
  • 8、请从化学的视角回答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1)、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 “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

    ①“铜铁”属于(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②“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

    ③“火能熟水”说明燃烧(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④“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

    ⑤茶香四溢,从分子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2)、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我们要积极寻找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新能源。中国自制的氢能源汽车实现交通“零排放”的原因是
  • 9、向足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加入浑身是锈的铁钉,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

    B

    除去 KNO3中少量的NaCl

    蒸发结晶

    C

    除去FeCl2中的CuCl2

    加过量的 Zn粉,过滤,洗涤,烘干

    D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分别加适量的水, 用手触摸容器外壁

    A、A B、B C、C D、D
  • 11、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药千金藤素(C37H38N2O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下列关于千金藤素(C37H38N2O6)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含有四种元素 B、该物质由83个原子构成 C、该物质中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19:3 D、该物质的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氮分子
  • 12、化学老师将一张用某无色液体写过字的白纸展示给大家,然后用喷壶向纸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液体,“化学让生活更美好”的红色大字立刻显现于纸上。老师使用的一组试剂可能为
    A、石蕊——盐酸溶液 B、石蕊——浓氨水 C、酚酞——氢氧化钠溶液 D、酚酞——稀硫酸溶液
  • 13、当局部空气中SO2含量偏高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则X的化学式是
    A、CaO B、CaCO3 C、Ca(OH)2 D、CaCl2
  • 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在瓶口观察到白烟 C、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 CO2 , 产生白色沉淀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15、“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B、讲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C、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
  • 16、2021年10月29日某实验室爆炸事故,再一次敲响了实验室安全警钟。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与成功的关键,有关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毒、无害的固体块状药品可以用手直接接触 B、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白糖 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D、具有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 17、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用途没有体现其性质的是
    A、NaOH固体能吸收水蒸气,可用于做干燥剂 B、CO有还原性,可用于工业炼铁 C、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做铅笔芯 D、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 18、化学家Tim Richard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

    请分析并计算:

    (1)、“小狗烯”的一个分子由个原子构成。
    (2)、“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4)、33.8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g?(写出计算过程)
  • 19、甲、乙、丙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合物。甲、乙的组成元素相同,均由氢和氧元素组成;A、B均为初中常见的单质,B为黑色固体,其与金刚石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丙:
    (2)、写出甲反应生成乙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属于(填反应类型)。
    (3)、物质A可以与(填写化学式)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乙。
  • 20、人类活动离不开氧气。实验室制氧气。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2)、相比于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C装置的优势在于
    (3)、若使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待观察到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气体该从(填“a”或“b”)端通入。
    (4)、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氨气,实验室制氨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选(填字母,从“A-F”中选择)。
    (5)、家用制氧气:如图3是“便携式制氧机”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反应仓可能是H2O2溶液在MnO2催化下产生O2 B、此仪器可用于医疗急救,也可用产生的氧气做燃料切割金属 C、可根据加湿过滤仓中气泡的密集程度,来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 D、加湿过滤仓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来保持氧气的湿润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