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B、活性炭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D、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2、
《天工开物》记载古法造纸的流程是原料浸泡、蒸煮、抄纸、烘干。兴趣小组根据记载,利用回收的废纸进行“造纸再生纸”跨学科实践活动,在蒸煮时加入了氢氧化钠。造纸后,为处理剩余的废液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①BaCl2+Na2CO3=BaCO3↓+2NaCl;②BaCl2溶液呈中性;③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任务一】废液成分的分析
【提出猜想】推测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设计与实施】
(1)填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稀溶液
废液中有Na2CO3
步骤2:取少量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_
废液中含有NaOH
【任务二】废液中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取100g废液样品放入装置A的锥形瓶中,先通入一会儿N2 , 然后称量装置C、D的质量,再向锥形瓶中滴加足量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继续通一会儿N2后,装置C、D分别增重2.1g和0.1g。
(2)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后,需要继续通一会儿N2 , 其原因是。
(3)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废液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保留到0.1%)。
(5)如果缺少装置B,会使测定的碳酸钠含量(填“偏大”或“偏小”)。
-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若选用装置A为发生装置,应该改进的地方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与B装置相比较,采用C装置来制取气体的优点在于;采用C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为(填试剂名称);若利用空塑料输液瓶(如图E)来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的(填“a”或“b”)端,如果燃着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
4、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 , 含少量FeCO3和不溶性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度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图如图:(1)、FeCO3的名称是。(2)、为了加快“酸溶”,可采取的措施有(回答1条即可)。(3)、在实验室里完成操作I,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漏斗、玻璃棒外,还有;滤液I里,存在的阳离子除了有H+外还含有(填离子符号)。(4)、MgSO4固体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其工业应用过程中常伴随着氯化氢的产生。为了充分利用资源,需要回收氯化氢并将其转化为氯气重新利用。
以氯化氢为原料制取氯气的途径很多,如电解法(类似于电解水)、直接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其中催化氧化法能耗低、转化率高,是制取氯气的最佳方法。
某种催化氧化法制取氯气的反应历程如图1,反应温度对氯气产率的影响如图2。
研究发现,若氯化氢中混有一氧化碳,会影响催化剂的稳定性;若混有硫的氧化物,会导致催化剂失活,所以在反应前应对氯化氢原料气进行预处理。
(1)、以氯化氢为原料制取氯气时,常选择催化氧化法的原因是。(2)、图1中,过程Ⅱ的化学方程式为。(3)、理论上,若原料气中含有73kg氯化氢,则过程Ⅱ中消kg氧气。为了提高氯气的产率,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左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电解法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H2↑+Cl2↑ B、催化氧化法制取氧气,反应前后CuO的质量发生改变 C、催化氧化法制取氧气,若氯化氢中混有SO2 , 会导致催化剂失活 -
6、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在A~D中,属于阴离子的是(填离子符号)。
②若E为阴离子,则x(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2)、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如图为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生成物之一为甲醇(CH3OH)。①从微观角度看,图中共有种分子。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克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是1.2克。
④若人工合成淀粉实现了工厂化、规模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能(填字母)。
A.缓解粮食危机
B.缓解温室效应
C.节省耕地资源
-
7、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出了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并通过描点法绘制出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在℃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2)、t1℃时,将乙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方法是。(3)、t3℃时,将4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的方法提纯甲。(5)、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6)、t2℃时,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可以通过升高温度来实现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
-
8、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创造物质的学科,在认识自然、服务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认识物质:活性炭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是因为其具有的结构。(2)、人体健康:合理膳食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小明的早餐食谱为馒头、鸡蛋、牛奶、青菜,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青少年适量饮用牛奶可补充元素,预防佝偻病。(3)、粮食增产:小红发现自家地里种的玉米部分出现了倒伏现象,于是她建议家人应该尽快施用(填“氮肥”“钾肥”或“磷肥”)。(4)、能源使用:生火烧烤时,需要用燃烧的纸引燃木炭,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闻到烤肉的香味是因为(从微观角度解释)。(5)、材料创造:国产大飞机C919机壳采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其中铝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其原因是。
-
9、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38分(1)、两个硫原子。(2)、三个氢分子。(3)、两个镁离子。(4)、三个碳酸根离子。(5)、最简单的有机物。(6)、硫酸铁。
-
10、将一定质量的镁粉、铝粉和锌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0.2g氢气,则原金属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是A、2.4g B、2.7g C、4.6g D、6.5g
-
11、化学小组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如下创新,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能防止污染空气
B.通过对比验证了铁的锈蚀与水有关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D.滴入稀盐酸,红墨水向右移动,证明中和反应放热
A、A B、B C、C D、D -
12、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金属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AlCl3和H2 , 所以金属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C、剧烈的燃烧可以引起爆炸,所以爆炸一定都是由剧烈燃烧引起 D、蜡烛燃烧后虽然质量减小,但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13、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某款电动汽车的锂电池使用了磷酸铁锂(LiFePO4),其中锂(Li)元素显+1价,铁元素显+2价,则磷酸铁锂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A、+1价 B、+3价 C、+5价 D、+6价
-
14、布洛芬(C13H18O2)是家庭常备药品,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等,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布洛芬由三个元素组成 B、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布洛芬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布洛芬属于氧化物
-
15、下列是与实验安全有关的图标及说明。在完成“比较黄铜片与纯铜片硬度”这一实验时,与该实验的操作安全无关的图标是A、热烫
B、洗手
C、锐器
D、护目镜
-
16、《六韬·龙韬·立将》中记载:“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五谷”是指稻、黍、稷、麦、菽,小麦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
17、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是由聚乙烯制成的,聚乙烯属于A、天然材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
1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药品
B、测定溶液的pH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添加酒精
-
1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氮气 D、氧气
-
20、充分利用资源,大力推行垃圾的分类回收,废弃的快递包装纸箱属于A、可回收物 B、厨余垃圾 C、其他垃圾 D、有害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