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中科院团队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基于(一种固体催化剂)可合成氨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后氧原子个数增加 B、b的化学式为 C、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 D、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少
-
2、“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家务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纱布包裹佐料炖肉
利用了过滤的原理
B
用糯米酿制米酒
糯米发生了缓慢氧化
C
用活性炭等材料制作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D
用电吹风热风档快速吹干湿衣服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A、A B、B C、C D、D -
3、色氨酸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和肉松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氮原子个数比为 B、含有27个原子 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由四种元素组成
-
4、下图为碳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类别—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一定是金刚石 B、可以是高温条件下和碳发生反应 C、d可能是碳酸钙 D、发生化合反应
-
5、市场上有很多“富硒产品”,硒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信息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C、硒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 D、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6、《清顶香茶》中记载:“日出卧龙日暮色,月生青顶月茶香”。从微观角度解释煮茶时闻到茶香的原因是A、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B、分子的总数增大 C、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 D、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7、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A、 B、 C、 D、
-
8、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
B、检验氢气纯度
C、过滤
D、移走蒸发皿
-
9、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收藏了许多革命文物,有草鞋、彩陶罐、石雕方砚、木板漆画等,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与物质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编织草鞋
B.烧制陶罐
C.雕刻石器
D.锯断木板
A、A B、B C、C D、D -
10、广东有许多优秀的民间制作工艺,下列工艺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核雕
B.剪窗花
C.酿酒
D.缝制刺绣扇子
A、A B、B C、C D、D -
11、2025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发展光伏发电 B、教科书循环使用 C、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D、夏天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最低
-
12、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NaOH,该方法的原理为2NaCl+2H2O2NaOH+Cl2↑+H2↑。(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
ⅰ.b端产生的气体与电解水实验中负极端产生的气体相同,该气体是。
ⅱ.电解水实验时(填“能”或“不能”)加入氯化钠溶液增强导电性,原因是。
ⅲ.检验实验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可选用(多选,填序号)。
A.稀盐酸 B.无色酚酞溶液 C.MgSO4溶液
(2)、工业制得的NaOH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Cl。兴趣小组用“沉淀法”对某NaOH样品的纯度进行测定,实验方案如图所示。ⅰ.计算该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ⅱ.称量前应将滤渣洗涤、干燥,否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
13、天然气在过去主要用作燃料,如今天然气的高效转化更加引人关注。(1)、传统用途:主要作为燃料使用。
ⅰ.与燃煤相比,使用天然气能减少(填化学式)的排放,更环保。当发现室内燃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ⅱ.若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填“大”或“小”)。
(2)、新用途:通过固体催化剂等条件的调控,实现甲烷高选择性氧化合成甲醇、甲醛和CO等物质,其过程如图所示。ⅰ.在“催化氧化”过程中先通入N2的作用是(填序号),使反应转化更高效。
a.调节反应物的浓度 b.隔绝催化剂
ⅱ.在一定条件下使用B2O3/Al2O3催化剂,不同负载量(B2O3含量)时生成的CO、CO2、甲醇、甲醛等物质的含量如图所示,负载量不小于时,抑制CO2生成的效果最好,生成的CO最多。
ⅲ.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的CO能与H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甲醇(CH3OH),参与反应的CO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
ⅳ.甲醇可以进一步转化成甲醛(HCHO),其中一种方法是甲醇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甲醛,同时生成一种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与传统用途相比,上述新用途的优点有________(写一条)。 -
14、“蛋雕”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尝试创作蛋雕作品。
【查阅资料】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操作步骤】裹蜡→作画→蚀刻→除蜡。
用熔化的石蜡将蛋壳裹上蜡衣,用金属丝划穿蜡衣雕“花”,将蛋壳浸入适量10%的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放入热水中熔去多余的蜡,做成蛋雕作品。
【操作分析】
(1)、裹蜡、作画后可以放入稀盐酸中蚀刻,说明石蜡(填化学性质)。蚀刻时观察到蛋壳表面有产生。(2)、实验室用50 g 37%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___g。(3)、兴趣小组对蚀刻后剩余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剩余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CaCl2;猜想2:CaCl2和。
【设计实验】
方案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
取适量剩余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猜想2正确
2
另取适量剩余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填碱的名称)
溶液变为黄色
猜想2正确
【反思评价】
【反思评价】
ⅰ.同学甲指出,方案1不合理,原因是。
ⅱ.写出方案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ⅲ.为将实验后的废液处理至中性,可以向废液中加入过量 , 充分反应后过滤。
-
15、完成下列小题:(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ⅰ.图中仪器甲的名称是。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 , 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若用BF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长颈漏斗末端要插入液面以下,目的是。B装置的导管口应与F装置的(填“m”或“n”)端管口相连。
ⅲ.与B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
(2)、制作简易供氧器化学小组设计简易供氧器如图所示,用过碳酸钠粉末(2Na2CO3·3H2O2)和MnO2制氧。
ⅰ.制作简易供氧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多选,填序号)。
a.原料是否环保、易得 b.操作是否简便、安全 c.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
ⅱ.对产生的氧气进行洗涤和加湿有利于人体呼吸,向加湿仓中加水,最恰当的位置是(填序号)。可通过观察来判断氧气的流速。
-
16、“海油观澜号”是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也是全球首个给海上油气田供电、海域环境最恶劣的半潜式深远海风电平台。(1)、“海油观澜号”通过9根钢铁打造的锚链固定在海底。为防止锚链生锈,通常用煤焦沥青涂料涂装2~3道,其防锈原理是 , 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发电机组的风车叶轮直径达158米,风能属于能源(填“一次”或“二次”),风力发电的能量转化形式是由动能转化为。(3)、在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及运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原油或油品外泄,以免污染海洋。
ⅰ.纳米海绵具有类似于活性炭的吸附性,可处理海上原油泄漏,推测其结构。
ⅱ.两种吸油材料对泵油的循环吸收测试结果如图所示。随着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纳米海绵吸油能力变化不明显,而细菌纤维素的吸油能力变(填“强”或“弱”)。
(4)、将CO2注入油气层起到驱油作用,既能提高油的采收率,又能实现碳封存(如图)。海洋封存CO2可能带来的危害是________(写一条)。 -
17、《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铜镜(如图)的制作过程:“凡铸镜,模用灰沙,铜用锡和……开面成光,则水银附体而成,非铜有光明如许也。”(1)、“模用灰沙”,说明“灰沙”的熔点比制作铜镜的材料________(填“高”或“低”)。(2)、“铜用锡和”是指在铜中加入锡,制成青铜。青铜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与用纯铜相比,青铜制得的铜镜的优点是(写一条)。(3)、“水银附体”是将汞与锡混合成“锡汞齐”,涂抹在镜面上,烘烤使汞挥发后形成反射层,该原理与实验室中的________操作类似。(4)、经过氧化处理后,铜镜表面会形成一层耐腐蚀的二氧化锡(SnO2)薄膜。SnO2中锡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5)、“阳燧”是古代照日取火用的凹面铜镜。取火时将凹面镜对着阳光,把艾绒放于焦点部位引火。从燃烧条件分析,“阳燧”的作用是________。
-
18、下列实验没有利用对比方法的是A、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比较MnO2和CuO对H2O2分解的影响 C、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探究反应速率与接触面积有关
-
19、兴趣小组开展主题项目式实践活动。相应化学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活动主题
化学知识
A
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
废弃电池属于有害垃圾
B
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减少CO2的排放能减缓温室效应加剧
C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
河水经沉淀、细砂过滤、木炭吸附后得到纯水
A、A B、B C、C D、D -
20、KH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HCO3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 B、t1 ℃时,KHCO3和NaCl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 ℃时,将30 g KHCO3固体放入50 g水中,固体全部溶解 D、分别将t2 ℃时KHCO3和NaCl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析出晶体质量:KHCO3>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