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①钾元素

    ②3个氧原子

    ③两个氢分子

    ④镁离子

    ⑤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⑥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没有改变的粒子

    ⑦氯化钠是由构成的。

    (2)、下图表示原子的结构及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物质的关系,填写有关空格①、②、③、④、⑤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①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②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 2、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所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达到稳定结构的是。(用序号表示)
    (2)、B所对应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周期,第族。
    (3)、A、B、C、D中有一种表示稀有气体原子,其元素符号为
    (4)、A、B、C、D中与E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有。(用序号表示)
  •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受热或见光易分解的晶体,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KMnO4溶液可用作消毒剂。

    (1)、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中,一定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酒精灯 B、试管 C、漏斗 D、集气瓶
    (2)、下列关于高锰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应保存于棕色试剂瓶 B、高锰酸钾受热不易发生分解 C、高锰酸钾难溶于水 D、制氧气时高锰酸钾中氧元素全部转化为氧气
    (3)、下图所示与氧气有关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氧气 B、收集氧气 C、铁丝燃烧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4、下列微粒中,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是
    A、Na+ B、O2 C、Fe D、NO3
  • 5、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被确认为国际标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49,其核电荷数是
    A、164 B、49 C、66 D、115
  •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性质不变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C、在化学反应中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 7、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B、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C、两个实验均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实验结束时b,a两管中气体的质量比为1:2
  • 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 B、蒸馏水 C、空气 D、过氧化氢
  • 9、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重要的燃料 B、鱼类能在水下呼吸,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过氧化氢和水中都含有氧元素 C、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和1个氢分子 D、过氧化氢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12、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液体体积 B、加入固体粉末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液氮用于医疗冷冻治疗 C、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D、石墨可做电极
  • 14、《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纺纱织布 B、伐木制舟 C、活字印刷 D、烧制陶瓷
  • 1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的实验,现将68g过氧化氢溶液倒入锥形瓶中进行实验。电子秤显示的质量数据如下图所示(单位为g)。忽略O2在水中的溶解,计算:

    (1)、该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6、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取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与B相比,C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其优点是
    (4)、若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且收集到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从从A~F中选填字母编号)。
    (5)、如图G所示的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m”或“n”)端进入。
    (6)、兴趣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10mL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后,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

    ①结合实验和曲线a、b分析,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

    ②曲线a、b最终达到相同的压强,说明催化剂不会改变

  • 17、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用途。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下列两组实验
    (1)、甲同学利用图1仪器进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①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②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乙同学发现甲同学的操作有错误。甲同学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g。

    ③甲同学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为1g/mL)。

    ④经检测,配制出的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填字母)。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称好的氯化钠有部分撒落到烧杯外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将量取的水加入烧杯中时,有少量水溅出

    E.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2)、60℃时,乙同学向质量均为50g的4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KNO3固体,充分溶解。(如有不溶解的硝酸钾,则过滤除去)。加入KNO3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如表:

    实验编号

    a

    b

    c

    d

    加入KNO3的质量/g

    45

    50

    55

    60

    溶液的质量/g

    95

    100

    105

    105

    ①实验a、b、c、d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

    ②60℃时,d实验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是几个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根据实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甲实验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请写出丙实验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
  • 19、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以水促和平”。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电解水实验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回答问题:

    ①此装置中a端表示极(填“正”或“负”)

    ②检验b中气体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组成的。

    (2)、自来水厂净化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①操作X的名称是。②试剂A的名称是

  • 20、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E所示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序号)。
    (2)、若D为离子,其化学符号为
    (3)、A、B、C、E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填微粒符号)。
上一页 129 130 131 132 1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