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地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PM10 B、“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C、市区工厂的废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D、城区内提倡公共交通出行以减轻空气污染 - 
                            2、“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A、
                                                                                            B、
                                                                                            C、
                                                                                            D、
                                                                                     - 
                            3、某学校张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检验氧气的实验时,发现“一同学不慎碰倒装满氧气的集气瓶,迅速扶起后,瓶中剩余的氧气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此,张老师让该同学在集气瓶先装“1/2”的水,然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1)用下列方案收集“1/2”集气瓶的氧气,其中最合理的是(填字母);

(2)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占21%,则本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3)通过该实验,你认为实验室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来检验氧气是否收满的方法(填“可靠”或“不可靠” )。
 - 
                            4、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氮气的密度为1.251g/L。100多年前,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五分之一,氮气约占空气体积五分之四,请通过计算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
 - 
                            5、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字母代号)。(2)、如图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填字母代号)。(3)、D元素的名称是;D中x=。(4)、A和C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6、我国今年年初数十座城市因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微颗粒物)严重超标,形成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请你就如何减少PM2.5的排放,提出三点看法.
(1);
(2);
(3) .
 - 
                            7、
生活中的化学:
Ⅰ.下列文字描述了有关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变化、性质和用途,请将下列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E、用途
(1)随着温度升高,干冰直接汽化成气态的二氧化碳;(2)干冰在﹣78℃以下时是一种白色固体;(3)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用碳酸来做饮料。Ⅱ.
(5)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6)广安市民家中的主要燃料是天然气,我们燃烧天然气做饭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填写一条化学性质)。 - 
                            8、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写序号)。A、皮肤上沾有浓硫酸可用NaOH溶液中和 B、在马铃薯片上滴加碘水,出现变蓝现象,证明马铃薯中含有淀粉 C、在某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 D、用燃烧法区别棉线和羊毛线 E、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 F、用10mL量筒量取5.25mL浓硫酸
 - 
                            9、下列物质HCl、X、KClO3、KClO4是氯元素的化合价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则X代表的物质不可能是A、NaCl B、Ca(ClO)2 C、Cl2 D、Cl2O3
 - 
                            10、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锂离子电池作出贡献的三位研究者,氧化钴(CoO)是制造锂电池的一种原料,氧化钴中Co的化合价为A、+1 B、+2 C、-1 D、-2
 - 
                            11、现有一只含铜和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10g,测的其中铜元素的质量为9g。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两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样品可能只有CuO和Cu2O B、样品可能是Cu、CuO和Cu2O的混合物 C、样品可能只有Cu和Cu2O D、样品可能只有Cu和CuO
 - 
                            1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微观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体温计测体温时,水银柱升高
受热时,分子本身变大
D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A、A B、B C、C D、D - 
                            13、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B
酒精做温度计的填充物
酒精分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
冷变小
C
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却很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花棚里香气扑鼻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A、A B、B C、C D、D - 
                            14、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一一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一一分子的构成不同 C、公园里闻到花的香味一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D、把液化石油气压缩进钢瓶—一分子体积变小
 - 
                            15、2024年9月7日是第五个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主题是“进行投资,现在就要清洁空气”。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B、工厂废气直接排放 C、积极种草植树造林 D、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 
                            16、石棉网中石棉纤维的成分主要为温石棉,其化学式为Mg3Si2O5(OH)4 , 在外力作用下或受热温度达到500℃,石棉纤维就会逸出石棉网,漂浮到空气中而被人体吸入,附着并沉积在肺部,造成肺部疾病,国际卫生组织已将石棉归为一类致癌物。


2022年秋季人教版教材将实验用“石棉网”全部改为了“陶土网”,代替有害的石棉网。
(1)、温石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在温石棉中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温石棉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 
                            17、
关于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开展了“探究催化剂的奥秘”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小组讨论】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 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 B.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C. 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
【查阅资料】氧化铜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称量氧化铜,取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分析交流】
(2)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中有极少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称得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任务三: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进行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一支加入二氧化锰,另一支加入氧化铜按图1所示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完全接触,测得相同条件下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反思评价】
(3)实验中过氧化氢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
(4)对比分析图2中的________(填字母)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5)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反应虽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
【成果分享】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同学们知道了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的催化效果不同。
 - 
                            18、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为。(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 , 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用装置F收集氧气,使用氧气时,可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导管(选填“b”或“c”)口通入。(3)、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研究氧气的性质,将透明的实验盒中间用隔板分成两部分,在倾倒室放入氧气传感器并连接电脑,将燃着的蜡烛放入燃烧室,倾倒入倾倒室后,过一段时间后提起中间隔板,采集信息形成下列图像。
①时曲线快速上升,说明氧气的性质是。
②时燃烧室的实验现象是。
③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 
                            19、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燃料——甲醇
2023年9月23日晚,象征亚洲大团结的亚运主火炬在杭州奥体中心被点燃。主火炬塔用“绿色甲醇”作为燃料。甲醇作为燃料有上百年历史,具有安全高效、清洁、可再生的优点。甲醇又称羟基甲烷、俗称“木精”或“木醇”,自身碳含量很低,一个甲醇分子只有一个碳原子。虽然甲醇含碳元素,燃烧又生成二氧化碳,可甲醇却被称为“零碳”燃料,这是为什么呢?
甲醇可通过二氧化碳加氢生成,每生产1吨绿色甲醇消耗1.375吨二氧化碳,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减排和再生利用,所以被简称为“零碳”燃料,准确地说,甲醇燃料是“零增碳”。目前,我国在甲醇生产的相关设备及技术方面全球领先。
中国科学院李灿团队经过深入的研究,掌握了利用太阳能、水、二氧化碳生产甲醇的技术,该技术简称为“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见图1),被评为“2022年度(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图2是我国通过光伏发电制得的氢气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生产甲醇的工艺流程。研究发现,甲醇的产率与催化剂的质量分数有关,其关系如图3所示。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1)、图2的“步骤2”使用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的质量和不变。“步骤2”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由图3可知的产率与质量分数的关系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A、以甲醇为原料可以生产汽油、柴油等燃料 B、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可有效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C、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为探索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 
                            2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示意图,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一个核外共有电子,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填名称)原子相同。(2)、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具有相同的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有关。(3)、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请完成下列问题:图甲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 , 图乙表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则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