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化学反应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表示氧分子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不变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 2、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B、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不同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验证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
  •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生成黑色粉末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 4、下列符号既可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A、Fe B、O C、2C D、SO2
  • 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元素有四种 B、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C、该示意图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结合成新的分子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6、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金刚石、氧化镁、液态氮 B、水银、冰水共存物、煤 C、水、生理盐水、天然气 D、氢气、澄清石灰水、乙醇
  •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大理石作装饰材料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用于制造导线
  • 8、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牛奶变酸 C、香水挥发 D、糯米酿酒
  • 9、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

    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

    B

    除去K2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CO3

    加入过量稀硫酸

    C

    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OH

    加入适量CuNO32溶液,过滤

    D

    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 10、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NH3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1)、一定条件下,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 , 充分反应生成NH3。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如图,图中X代表的分子为(填化学式)。

    (2)、NH3与氰酸(HOCN)反应生成尿素[CO(NH2)2]。

    ①尿素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的主要营养元素为;尿素中含碳、氮元素的质量比

    ②尿素可用于去除大气污染物中的NO,其化学反应为6NO+2CO(NH2)2=5N2+2CO2+4H2O。若去除废气中6g NO,理论上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尿素溶液的质量是。(请写出计算过程)

  • 11、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兴趣小组围绕某复合食用碱展开相关的探究活动。

    (1)I.检测:测定复合食用碱溶液的pH值,测定时,用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再与对照,读出pH值。

    II.探究:该复合食用碱可能含有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查阅资料】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Na2CO3受热不分解;Ca(HCO3)2可溶于水。

    【作出猜想】

    (2)猜想1:NaHCO3;猜想2:;猜想3:Na2CO3和NaHCO3

    【实验探究】

    (3)填表: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分析

    1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热

    a试管口有水珠

    b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

    样品含有

    2

    取样品加热后物质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溶液

    产生大量气泡

    样品含有Na2CO3

    结论

    结合实验1、2得出猜想3成立。

    【分析评价】有同学认为实验结论不够严谨,理由是

    【补充实验】

    (4)填表: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分析

    3

    取少量样品配成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适量CaCl2溶液

    样品含有Na2CO3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

    结合实验1、3得出猜想3成立。

    (5)III.阐述: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你的建议是(一条即可)。

  • 12、回答下列问题:
    (1)、CO2的制取及性质

    i.制取CO2

    组装一套便于添加稀盐酸的发生装置,需用到图1中的仪器有(填字母)。

    ii.性质实验

    操作

    现象

    性质

    X为澄清石灰水时,现象为

    CO2能与石灰水反应

    X为时,现象为

    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低碳行动方案

    同学们展示如图2所示的方案,并交流讨论、完善方案。

    i.完善方案中的内容(各补写一条):a.;b.;c.

    ii.CO2物理利用(填“能”或“不能”)从总量上减少CO2

    iii.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的作用吸收CO2

  • 13、
    (1)、O2的制取及其性质

    ⅰ.制取O2

    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O2 , 考虑随时添加液体试剂,则发生装置需用到如下图的仪器有:(填字母)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性质实验

    操作

    现象

    性质及解释

    现象为: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

    O2O2含量高,燃烧剧烈。

    (填“甲”或“乙”)鱼缸金鱼存活的时间更长。

    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O2O2

    (2)、某学校同学以开展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①说碳:低碳行动中的“碳”指的物质是

    ②觅碳: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归纳出自然环境中的碳循环图。

    生物圈的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和氧气。

    ③控碳: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主要控碳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下表:

    途径

    碳替代

    碳减排

    碳封存

    碳循环

    贡献率

    47%

    21%

    15%

    17%

    由表中数据可知,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

  • 14、运城盐湖的“垦畦浇晒法”制盐工艺领先世界海盐生产技术980余年,该工艺的主要流程如图。

    (1)、卤水中含有的钠属于人体所需的(填“微量”或“常量”)元素。
    (2)、借助太阳光照可加快卤水蒸发,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3)、“储卤结晶”中析出氯化钠晶体的方法是
    (4)、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A点的意义是;在40℃时,将30gNa2SO4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5)、工业先驱侯德榜用氯化钠作原料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肥料分类中氯化铵属于肥。
  • 1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 B、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C、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16、Tb-Fe非晶态薄膜研制的磁光光盘存储元件显著地提高了计算机存储能力。如图是铽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铽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铽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铽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8.92g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
  • 17、下列有关生态保护的做法和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废旧电池中回收金属镉 B、使用填埋法处理不能降解的生活垃圾 C、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D、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和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
  • 18、桂花糕中含甜菜碱(C5H11NO2),下列关于甜菜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1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 C、氢、氮原子个数比为11∶14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9、2025年央视春晚上,机器人节目《秧BOT》惊艳全场。下列制作机器人使用的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棉质外衣 B、铝合金 C、碳化硅陶瓷 D、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 20、研究化学发展史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门捷列夫等化学家发现元素周期律 B、道尔顿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闵恩泽院士研发了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基础 D、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上一页 433 434 435 436 43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