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西汉时期的雁鱼青铜釭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中使用的煤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B、烟气中黑色物质是煤油不完全燃烧所致 C、转动灯罩不会改变灯火火焰的明亮度 D、水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 -
2、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得到的氧气可用作燃料 B、稀有气体所占比例小,没有利用价值 C、二氧化碳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D、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
3、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某种饼干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商品名称
××饼干
配料
小麦粉、白砂糖、鲜鸡蛋、葵花籽油、食盐、碳酸钙、柠檬酸、小苏打、脱脂乳粉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A、小麦粉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物质有糖类 B、碳酸钙提供的钙元素有助于防止贫血 C、柠檬酸与小苏打作用使饼干变膨松 D、填充氮气可以延长饼干的保质期 -
4、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燃烧天然气炒菜 B、冰镇水制作冰块 C、用食醋除水壶水垢 D、未擦干的铁锅生锈
-
5、
完成下列问题:
(1)学完常见的酸后,“追梦”小组用98%的浓硫酸配制为196g20%的稀硫酸。
步骤如下:计算、________、混匀、装瓶贴标签(如下图所示)。通过计算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g,在稀释浓硫酸时,需要___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圆梦”小组为确定上述配制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与标签标示相符,该组同学利用此硫酸与锌粒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进行实验探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
硫酸
锌粒(足量)
50.0
8.0
57.8
(2)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3)通过计算,确定该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否与标签标示相符。
-
6、
酸和碱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纺织、印染等。染织工业的基本流程为:碱煮→酸洗→漂白→染色→质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碱煮原理】
“碱煮”可除去布料表面的油污,使布料表面变得更加光滑、有光泽。古人利用将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煅烧后的固体和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加水混合制备氢氧化钾洗涤布料。
(1)该过程发生的化合反应方程式为。(2)为保持较好的洗涤效果,制得的氢氧化钾溶液须密封保存。原因是。【酸洗工艺】
碱煮之后的布料表面残留的碱液、铁锈斑会影响布料的手感和后续工艺,需要进行“酸洗”。
(3)写出用稀硫酸除去铁锈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用稀硫酸“酸洗”后的布料必须充分水洗至呈中性才能烘干,若用稀盐酸则无需水洗,其原因是【染色奥秘】
草木染是一种非遗染色技艺,是利用天然植物汁液给漂白后的布料染色。经过植物汁液染色后的布料还可以借助不同的酸性、碱性溶液进行调色。
为探究调色原理,以紫薯汁为例,进行如下实验:
溶液
白醋
盐酸
食盐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后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5)根据你所学知识,分析酸性、碱性溶液能对染色后的布料进行调色的化学原理。 -
7、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某些气体,请结合装置或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并能控制反应的速率,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为。(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如果选择用D装置收集气体,为了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则装置接口的最佳连接顺序是:气体→→→→→(填小写字母)。除杂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除杂一段时间后装置F中溶液的pH将(“增大”或“减小”或“不变”)。(4)、可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要暂停反应需进行的操作为。 -
8、钼(Mo)是制作特种钢的重要添加剂。工业以辉钼矿(主要成分为MoS2及少量的Fe2O3)为原料制备金属钼的主要流程如下,其中MoS2的质量分数为60%。回答下列问题。
(1)、在焙烧炉中,矿石要粉碎处理并从上部加入,其目的是。炉内主要反应 , X的化学式为。
(2)、反应器1中浓氨水可以溶解粗产品MoO3 , 搅拌器相当于实验室中的(填一种仪器名称)。要实现废渣和溶液的分离,需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填操作名称)。(3)、反应器2中发生复分解反应,Y溶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4)、反应器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请计算100t辉钼矿理论上可以生产金属钼的质量t。 -
9、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利用图1装置净水,入水口位于(填“a”或“b”)处,“活性炭层”具有作用。
(2)图2标注的部件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填序号);炎热的夏季,车胎易爆裂,从微观角度解释其主要原因是。
(3)图3表示几种燃料的燃烧热值,氢气是未来理想能源,其主要原因是无污染和。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溶液酸碱性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并测定相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氯化铵溶液对铁腐蚀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4)对铁钉腐蚀速率的影响Cl-OH-(填“>”、“=”或“<”)。
(5)氯化铵溶液对铁钉腐蚀速率的影响最大,有同学认为氯化铵溶液呈酸性,请你设计实验检验氯化铵溶液是否呈酸性。你的实验方案:。
-
10、实验小组利用图甲装置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图乙为测得的溶液pH值变化曲线,图丙为溶液温度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图乙中d点对应的溶质是NaCl和HCl C、由图丙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11、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结合下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溶解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氯化钠
35.7g
35.8g
36.0g
36.3g
36.6g
37.0g
37.3g
37.8g
碳酸钠
7.0g
12.2g
21.8g
39.7g
49.0g
48.7g
46.5g
45.8g
A、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分别利用了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原理 C、20℃时,将2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质量为70g D、60℃的氯化钠、碳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质量较多的是碳酸钠 -
12、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和Zn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C、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沉淀产生 D、滤液中一定不含Cu(NO3)2 , 可能含有AgNO3和Zn(NO3)2
-
13、归纳和推理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活泼金属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固体一定是活泼金属 D、将酚酞滴入碱性溶液后显红色,则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
14、燃油汽车行驶中会产生CO、NO等多种污染物。下图为汽车发动机及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已知甲是一种单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甲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成分 B、乙是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C、反应(Ⅰ)在常温下容易发生 D、反应(Ⅱ)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
15、地壳中居前四位的元素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最外层电子数为6 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位于第3周期 C、铝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 , 电子层数减少 D、Fe变成后,质子数变成23,相对质量变成52.85 -
16、下列是兴趣小组在测定土壤酸碱度时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加土壤颗粒
B、
加水溶解
C、
过滤浊液
D、
测定pH
-
17、“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某同学发现自家种植的小麦叶子发黄,还倒伏了一些,则应当施加下列哪种化肥A、 B、 C、 D、
-
18、
在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C还原实验。

(1)实验原理:C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提出了C和的质量比等因素会影响实验效果。于是再次进行了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对实验效果进行评分(评分越高,效果越好)。
实验组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序号
a
b
c
d
h
i
j
k
C和CuO的质量比
1:10
1:11
X:Y
1:13
1:10
1:11
1:12
1:13
木炭颗粒大小
细
细
细
细
极细
极细
极细
极细
实验效果评分
6.3
6.9
5.1
3.8
7.8
9.2
6.8
4.0
Ⅰ.实验C中。
Ⅱ.根据上表分析除C和CuO的质量比会影响实验效果,还有也会影响实验效果。
Ⅲ.为了得出C和CuO质量比为1:11时效果最好这一结论,下列关于实验组合的选择合理的是(填序号)。
A.abcd B.abjk C.hijk D.hicd
实验结束,对所得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微量的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为验证产生的气体是CO2和的混合物,将气体产物进行如下操作:
实验结束,对所得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3)实验中观察到现象,则证明是和CO的混合气体。
实验结束,对所得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i.C还原除生成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
ii.和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iii.和稀硫酸会发生反应,反应原理为:(的水溶液呈蓝色),与稀硫酸不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1:红色固体中含有;猜想2:红色固体中不含。
【实验探究】
(4)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填试剂名称)中
红色固体(填“全部”、“全部不”或“部分”)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猜想1成立
-
19、请根据下列仪器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C为发生装置而不选择B的原因。在安装好仪器、加入试剂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将装置(填字母)和F连接可以收集氧气并测其体积,则收集氧气装置的气体进口是(填数字)。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收集氨气(选填“能”或“否”)选用装置E。 -
20、回答问题:(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①3个水分子;
②2个硫原子;
③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④3个硫酸根离子:。
(2)、完成下列各空,填写物质:A、金刚石 B、干冰 C、一氧化碳 D、石墨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填序号,下同);
②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
③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④具有还原性的氧化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