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图1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2为兴趣小组的实验,R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钾中的一种。

    (1)、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可判断出R物质是________。
    (3)、烧杯②中溶液属于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 2、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传统豆腐在“一带一路”融入了沿线一些国家当地人的生活,豆腐中含有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__。
    (2)、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放点食醋时可以补充人体重要的________元素。
  • 3、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瓷器: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瓷器表面的釉质含有多种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铝。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中国年味:过年贴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________。
    (3)、中国茶:东方神奇的树叶,历史悠久,包含万千。茶树生长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要求,通常茶树适宜在pH为5~5.5的土壤中生长,该土壤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味品加碘食盐中的“碘”可预防夜盲症 B、某些商贩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海鲜,这样的海鲜可放心食用 C、蚊虫叮咬时释放出的蚁酸使人觉得不适,可涂抹氢氧化钠溶液处理 D、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5、《本草纲目》中记载:“石灰,止血神品也。但不可着水,着水即烂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着水”后的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B、“石灰”从物质类别上看属于盐 C、“烂肉”是因为CaOH2的腐蚀性 D、“着水”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
  • 6、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常被用来制作霓虹灯、航标灯等电光源 B、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焊接金属时常用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氮气作保护气 D、气体污染物主要有SO2O3、NO2和CO2
  • 7、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 C、南水北调工程改善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 D、水循环中,水转化为水蒸气后水分子变大
  • 8、吉祥物“巳升升”以青铜饕鬄纹为灵感构出瑞兽形象。青铜主要成分为铜和锡的合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青铜为合成材料 B、铜的元素符号为CU C、青铜的熔点比纯铜低 D、青铜为纯净物
  • 9、节目中非遗技艺涉及到了化学变化的是
    A、璀璨星芒打铁花 B、运剪如笔雕琢花鸟虫鱼 C、稻麦豆黍拼粮画 D、彩蝶共舞
  • 10、化学链燃烧技术指用载氧体(金属氧化物)将空气中的氧传输至燃料的新技术。基于CuO/Cu2O载氧体的甲烷化学链燃烧技术如1图所示:

    (1)、空气反应器中Cu2O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生成Cu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在燃料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反应:8CuO+CH4Δ__4Cu2O+CO2+2H2O,若要使1.6kgCH4充分反应,至少需要CuO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从空气反应器排出的气体中O2体积分数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关系如2图所示。空气反应器中最适宜的反应温度范围是______(填字母)。
    A、800~900℃ B、900~1000℃ C、1000~1030℃ D、1030~1100℃
  • 11、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Ⅰ、新材料、新能源在航天领域广泛应用。

    (1)肼(N2H4)又称联氮,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之一。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N2H4+N2O4__3X+4H2O。X的化学式为

    Ⅱ、空间站内的物质主要采用如图循环系统维持:

    (2)在“钙去除组件”中,除去尿液钙结晶所得的沉淀,需采用的净水方法是;再经“旋转蒸馏装置”旋转蒸馏后获得的“再生水”,是利用水与其他物质的不同。

    (3)萨巴蒂反应器内,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4)在空间站内参与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哪些呢?请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5)废弃处理系统保障着宇航员的生命,该系统让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一个装有(填物质名称)的滤网除去有害气体,此过程利用了该物质的吸附性。

    (6)“神舟十九号”飞船使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已知GaAs中砷元素(As)的化合价为-3价,则镓元素(Ga)的化合价为。砷、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砷元素和镓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B、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

    C、镓的元素符号为GA       D、镓的原子序数为31

  • 12、

    某项目小组的同学准备向校报提交一份“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的研究报告。为此,同学们从燃烧的发生与调控,家用燃料的变迁以及对未来燃料的展望等方面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之旅。

    任务一:探究燃烧的发生【进行实验】甲组同学做了如图两组实验。

    (1)实验1的现象说明燃烧的发生需要

    (2)实验2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了燃烧所需的条件。

    【反思应用】

    (3)若家中炒菜时油锅着火,合理的做法是

    任务二:探究燃烧的调控

    【提出问题】生活中调控燃烧的方式与原理有哪些?

    【调查研究】

    (4)乙组同学收集到以下几种调控燃烧的事例,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表:

    调控方式

    用鼓风机给煤炉火送风

    转动打火机出气调节阀

    汽车气缸工作时柴油以雾状喷出

    调控原理

    增加氧气的量

    调节燃料的量

    【迁移应用】

    (5)调查中还发现小明家的燃气灶火焰发黄、锅底发黑。根据探究所得,他们给出调节建议,将燃气灶的进风口(填“调大"或“调小”),从而成功解决了问题。

    任务三:探究家用燃料的变迁

    【调查研究】同学们通过走访与调查了解到当地燃料的变迁主要经历了木材→煤→煤气(天然气)等几个阶段。

    【资料汇总】

    燃料

    调控

    主要成分

    热值

    木材

    需频繁添加木材

    碳、氢、氧等元素

    约1.2×107J//kg

    需提前点燃,过程复杂

    碳、氢、硫、氮等元素

    约2.08×107J/kg

    煤气

    随用随开

    一氧化碳和氢气

    约1.1×107J/m3

    天然气

    随用随开

    甲烷

    约3.56×107J/m3

    【交流讨论】

    (6)根据上表可以推出家用煤气或天然气代替其他燃料的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点)。

    (7)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任务四:展望未来燃料

    (8)通过上述探究,同学们知道了开发更清洁的可再生燃料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请你列举一例清洁能源

  • 13、请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备并研究CO2的性质: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装入药品之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2)、实验室里制取CO2气体的反应方程式
    (3)、实验室里制取CO2气体,应选择装置是。检验本实验中CO2已经收集满的操作是
    (4)、将收集到的CO2气体按图进行实验,可观察到蜡烛熄灭。通过该实验可知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密度比空气大 B、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装置A与B都能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B相对于A的具有的优点为
    (6)、若用装置G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 14、臭氧(O3)主要分布在臭氧层中,能吸收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免受伤害。常温下,臭氧为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具有强氧化性,在水中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制取臭氧的方法大致有紫外线法、电晕法和电解法。紫外线法为通过紫外线 使空气中的氧分子电离,产生臭氧。该方法制取臭氧效率低,且对人体有一定伤害,因此应 用较少。电晕法的原理如 题图 1 所示。电解法原理如题图2 所示, 以水为原料,通过低压 电解的方式获得臭氧。

    使用打印机或复印机数量较多的场所容易产生高浓度的臭氧。长期暴露在臭氧超标的空 气中会造成咽喉肿痛、神经损伤。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臭氧的其中一个化学性质为
    (2)、限制使用紫外线法大规模制取臭氧的原因是
    (3)、题图 1 中,利用O2制取O3属于(“物理”或“化学”)变化;题图 2 中, 电极 a 应连接电源的极,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色火焰。

    (4)、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臭氧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b.臭氧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c.打印机使用频繁的场所要多开窗通风

    d.长期处于臭氧浓度过高的环境中容易损害人体健康

    (5)、O2和O3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15、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

    (1)、如图我们的桌椅, 由多层复合木板桌面、钢材桌腿和塑料脚套构成的,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选填“桌面”、“桌腿”、“脚 套”)
    (2)、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其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天工开物》中有我国古代炼铁的记载,炼铁的主要原理是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其化学方程式
    (4)、我们制作桌椅的金属材料在使用中接触空气中的会生锈,为了防止制作 桌椅的金属材料生锈,在日常使用中采取的措施为

    a 改用不锈钢        b.金属材料表面涂上油漆        c.在金属表面涂上植物油

  • 1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装置

    实验目的

    探究分子之间有间隔

    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气体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A、A B、B C、C D、D
  • 17、下图为中考化学试卷答题卡中用于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C3H4O2 , 关于丙烯酸,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丙烯酸中含有4个氧分子 B、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g C、丙烯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D、丙烯酸由3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构成
  • 1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保护环境 B、氧气能供给呼吸而氮气不能,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铁制品比铝制品更容易锈蚀,是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 19、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某种液体燃料,同时生成一 种物质丁,丁是一种常见液体,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中乙、丙都是氧化物 B、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C、丁是由氢、氧两种原子组成的 D、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 3:1
  • 2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为保护水资源,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B、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一定是硬水 C、向浑浊的江水中加入明矾,能加速悬浮杂质的沉降 D、南水北调工程改善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
上一页 423 424 425 426 4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