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硅芯片是很多电子产品的核心。下图是某种制取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H2__Si+HCl B、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C、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乙与丁变化的质量比是4:73
  • 2、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守恒观: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B、微粒观: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来,原因是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C、转化观:“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D、组成观: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 3、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关于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酮素由三个元素组成 B、黄酮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C、一个黄酮素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核 D、黄酮素分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 4、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我国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分离技术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稀土中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钬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钬原子质量为164.9g C、钬的元素符号ho D、钬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67
  •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作燃料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降低水的硬度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D、焊锡的熔点高——焊接金属
  • 6、小驰帮助同学们整理学习笔记时,发现如下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B、铁钉投入稀硫酸中,冒出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盖后,瓶口出现白烟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7、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龙江。下列做法不利于推动绿色发展的是(   )
    A、积极植树造林,防沙降尘 B、大力推广一次性餐具,安全卫生 C、回收废旧电器,节约资源 D、不向江水中乱扔垃圾,保护水体
  • 8、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醋酸 B、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钙、氟 C、合成材料: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D、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 9、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活动中,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

    A、称量粗盐质量 B、溶解粗盐 C、过滤 D、蒸发
  • 10、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一致的是(   )
    A、碳酸钙  CaCO3  大理石 B、氢氧化钙  Ca(OH)2  熟石灰 C、汞  Ag  水银 D、氧化铁  Fe2O3  铁锈
  • 11、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送你一朵小红花白醋使紫色玫瑰变红色 B、实现浪漫“飞天”梦运载火箭升空 C、保护树木绿成荫用石灰浆涂刷树木 D、晾晒“盐花”助生产海水晒盐
  • 12、

    研究生物质碳的制备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查阅资料】生物质碳是由生物质材料(如秸秆、棉花、树叶等)在惰性气氛环境下经高温碳化得到的一种多孔碳材料,一般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I.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质碳

    步骤1.热解:将预处理过的玉米秸秆在惰性气氛中高温热解,使其失去水分,同时产生焦油,得到碳骨架。

    步骤2.活化:加入KOH溶液浸泡,先将焦油溶解,再与碳架内部的SiO2反应生成K2SiO3

    步骤3.洗涤:加入水洗涤、干燥后得到生物质碳。

    (1)热解时,可通入(填标号)形成惰性气氛环境。

    a.O2       b.H2       c.Ne

    (2)活化时,用KOH溶液是利用其具有的化学性质。

    (3)洗涤时,可将K2SiO3洗去,推测其具有的性质是

    Ⅱ.生物质碳通过吸附作用可去除废水中的和。某科研团队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所得的生物质碳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

    温度

    时间h

    Cu2+吸附量(mg/g)

    Pb2+吸附量(mg/g)

    400

    1

    25.3

    48.7

    400

    2

    28.1

    52.4

    400

    3

    30.2

    55.6

    500

    1

    32.8

    58.9

    500

    2

    35.6

    62.3

    500

    a

    38.1

    65.7

    600

    1

    40.2

    68.9

    600

    2

    42.5

    72.1

    600

    3

    45.3

    75.6

    (4)实验③、⑥、⑨是研究温度对制备所得的生物质碳通过吸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Cu2+Pb2+的影响,则a=。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5)实验还可得出的结论是

    Ⅲ.生物质碳的其它应用

    (6)生物质碳被添加到土壤中,一方面碳元素被固定,可减少气体x的排放,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它使土壤变得疏松,良好的通气性可以为植物根系提供充足的气体y , 保证根系的正常呼吸和生长。则:xy(填化学式)。

  • 13、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CH3COOOH)都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1)、过氧化氢和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 , 液体)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可以合成过氧乙酸(液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

    (2)、某兴趣小组对制备的过氧乙酸溶液中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H3COOOH和醋酸都具有酸性,且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H2O2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

    【提出问题】制备的过氧乙酸溶液中是否存在没有反应完的反应物?

    【作出猜想】猜想1:含有H2O2;猜想2:含有;猜想3:含有H2O2CH3COOH

    【实验探究1】往试管中加入少量上述制备的过氧乙酸溶液,再加入锌粒,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CH3COOH

    【分析评价】同学们认为上述实验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补充实验】采用传感器精确测得该溶液中不含有CH3COOH

    【实验探究2】在锥形瓶中加入200g上述制备的过氧乙酸溶液和足量的KMnO4和稀硫酸,置于电子秤上,不同时间电子秤的读数如表所示(不考虑H2O逸出)。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5

    电子秤读数/g

    340.00

    338.78

    335.64

    335.28

    335.20

    335.20

    【得出结论】综合上述实验,猜想成立。

    【拓展】结合实验探究2,计算1000g上述制备的过氧乙酸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g。

    (3)、过氧乙酸CH3COOH受热易分解生成乙酸CH3COOHO2。因此,保存过氧乙酸消毒剂的方法是
  • 14、我国盐湖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从盐湖提取的KCl矿物中还含有少量MgSO4CaCl2SiO2杂质,提纯KCl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1.碳酸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KCl晶体易吸附Ca2+

    3.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滤液1”中含有的阴离子主要是:SO42(填离子符号)。“滤渣1”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2)、加入K2CO3溶液的目的是。操作2是“加热至沸腾并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3)、滤液3加入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4)、通过“操作3”提取KC1晶体的具体操作是
    (5)、①KCl在农业上可用作

    ②40℃时,配制700g饱和KCl营养液,需要称量KClg。

  • 15、在航空航天领域,对CO2的处理尤为重要。
    (1)、早期的飞船是利用超氧化钾(KO2吸收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2CO2=2K2CO3+3R , 则R的化学式为
    (2)、后来科学家采用LiOH吸收CO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现代空间站采用分子筛技术吸附CO2后再排入太空,该吸附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CO2直接排入太空,对物质循环来说是一种损失,科学家开发出(CO2循环利用的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i消耗水的质量与反应ii生成水的质量比为

    ③该方案的优点是

  • 16、铜被称为“货币金属”,单质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部分含铜物质的分类与相应的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

    (1)、用途

    ①铜丝可用作电线,利用铜的物理性质是

    ②甲在玻璃制作时用作红色颜料,化学式为

    ③硫酸铜溶液与石灰乳配制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性质

    ①铜锌合金可用作门窗的合页,在长期使用中保持良好的性能,不易出现变形、断裂等问题,说明合金的硬度(填“大”或“小”)。

    ②三星堆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青铜器在自然环境下会氧化产生铜锈Cu2OH2CO3 , 为保护青铜文物,需要充入保护气和控制湿度,以隔绝氧气和

    (3)、冶炼方法

    以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为原料,分析其组成,设计常温完成制备金属铜的实验方案,其中涉及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写一个)。

  • 17、甑是蒸饭的用具,与现在的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瓷制成,后用青铜制作。

    (1)、陶瓷属于(填“无机非金属”或“合成”)材料。下列常见的实验用品中材质为陶瓷的是(填标号)。

    a.试管       b.塑料洗瓶       c.铁架台       d.蒸发皿

    (2)、烧制陶瓷的原料是黏土,黏土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
    (3)、炊具材质的变化,说明青铜的导热性能比陶瓷
    (4)、“甑底部的孔眼”可实现食物与水的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
    (5)、“水煮开后变成蒸气”,从分子角度解释,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水分子的间隔增大       c.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6)、“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是因为水蒸气液化(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这些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给食物。
  • 18、下列各组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 B、探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探究SO2是否能形成酸雨 D、探究CO2是否与NaOH发生反应
  • 1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NaCl溶液中混有盐酸

    滴加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B

    检验KCl中的K2CO3

    滴加稀H2SO4 , 观察现象

    C

    除去CO2中的H2O

    将气体通入NaOH固体

    D

    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

    加入过量Fe粉,过滤

    A、A B、B C、C D、D
  • 20、甲烷与硫化氢重整制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的化学式为H2S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9:2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