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物质的类别按“混合物、纯净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汽水、水泥砂浆、液氮 B、牛奶、液态氧、蒸馏水 C、水银、生理盐水、二氧化碳 D、碘酒、不锈钢、氯化钠
-
2、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20世纪以来,我国化学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A、拉瓦锡 B、张青莲 C、道尔顿 D、门捷列夫
-
3、一次化学实验课后共收回200g含盐酸的废水,同学们加入15g石灰石(足量)进行处理,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210.6g,请计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该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完整的步骤)。
-
4、人类为探索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兴趣小组学习了探究水的组成和推导水分子的构成的知识后,追寻科学家的足迹,对蔗糖的组成和蔗糖分子的构成为主题展开了如下项目式学习。(1)、任务一:探究水的组成
水的合成:在密闭容器中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根据容器内生成了小水珠可和,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水。
水的分解: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由以上事实可以推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推测的依据是。
(2)、任务二:推算水分子的构成。方法一:电解水时负极和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得出电解水的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从而确定水的化学式为H2O。
方法二:已知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要确定一个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水的密度 B、氢气、氧气的密度 C、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3)、任务三:归纳出的探究物质组成和分子构成的一般思路以分子构成的物质为例,以下是小组同学归纳出的探究物质组成和分子构成的一般思路,图中“▲”表示的是。
(4)、任务四:利用探究物质组成和分子构成的一般思路探究蔗糖的组成和蔗糖分子的构成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该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和蔗糖分子的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蔗糖的组成元素有哪些?
【查阅资料】
①蔗糖由碳、氢、氧元素中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②蔗糖受热时会发生分解反应;
③铜可以和氧气加热后反应生成氧化铜。
【进行实验】
兴趣小组成员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如图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打开甲仪器的活塞:待排尽装置中空气后,加热蔗糖。
b中玻璃管右端有小液滴产生,c中现象是
蔗糖在氧气中加热,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二(如图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先用酒精灯加热铜丝处,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再将酒精灯移置蔗糖处加热
铜丝表面生成黑色的物质,蔗糖固体变少,玻璃管右侧端有小液滴生成。
蔗糖受热分解,其中一种生成物是水。
【解释与结论】
分析以上表格中的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依据实验一的结论分析,不能确定蔗糖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原因是。
②实验中铜丝需足量的目的是。
③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探究,分析得出蔗糖是由元素组成的。
④老师帮助该学习小组同学用质谱仪测得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并已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2.1%,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43%,则蔗糖的化学式为。
-
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的化学性质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C中往装置中添加液体的仪器的名称是。(2)、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实验室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为了气流平稳且氧气较干燥,应选择装置组合是(填字母).若用G收集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导管(填“m”或“n”)端。(4)、某研究小组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实验方案如下:在试管中加入20mL5%H2O2溶液,分别取等质量的重铬酸钾(K2Cr2O7)、CuO、Fe2O3三种物质放在锥形瓶中,采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①实验中,除了通过观察H2O2溶液中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H2O2分解的快慢,还可通过来判定H2O2分解的快慢。
②根据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中,用CuO作催化剂比较合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对于科学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非常重要。(1)、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做过木炭、铁丝、蜡烛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不属于上述物质燃烧时的共同点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剧烈反应 B、产生气体 C、发光放热 D、氧化反应(2)、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对比图1中(填字母序号)处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普通电子打火机的构造如图2所示,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汽油的沸点范围是30℃到205℃,着火点约为427℃。丁烷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易液化的气体,沸点为-0.5℃,着火点约为405℃。打火机的原理主要利用了压电效应,按下开关的瞬间,储气阀门开启,释放出气态丁烷,同时压电陶瓷产生电火花,温度可达1000℃以上。①从燃烧条件分析,金属防风罩留有许多孔的原因是。
②阅读资料并结合燃烧的条件分析,打火机内的燃料通常选用丁烷而不选用汽油等液态燃料的原因(写一条)。
③如果使用或保存不当,打火机也容易发生爆炸,为防止打火机发生爆炸,保存打火机时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写一条)。
④松开按下的打火机的开关,储气阀门关闭,火焰熄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
7、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1所示是合成氨气的主要过程,分析生产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流程中的氮气是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的,此方法利用的是氧气和氮气的不同。(2)、合成塔中的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该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4)、图2是氮气和氢气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8、202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目标,重点推进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山川建设。(1)、美丽蓝天:
要守护好蓝天离不开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和臭氧等物质中,目前还没有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是。
(2)、美丽河湖:在河道上设置拦污网拦截漂浮垃圾。实验小组从河中取出一瓶水,发现水是浑浊,想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甲实验过程中操作①的名称是。
(3)、美丽海湾: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情形中不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是(填字母)。
A海水晒盐 B.油轮泄漏 C.垃圾填海 D.海水淡化
②海水中含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如上图乙某同学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对此“粗盐溶液”进行净化。由于该简易净水器放置物质的顺序不合理,使净水效果不理想,请按由上到下的顺序重新排列(填字母),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图1中A实验,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小林用图1中B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反应前天平平衡,待反应结束后,小林发现天平指针偏右,原因是。为达到验证量守恒定律的目的,小林换了B实验中的药品,以下改进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将药品换成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②将药品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③将药品换成食盐和蒸馏水
(3)、为达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小郭只更换了B实验的装置,如图2所示,此装置中气球体现的作用除盛放固体试剂外,还具有的作用是。(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原子质量 ④分子数目
-
1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1)、图1是两个微观粒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种微粒属于不同元素的根本原因是。(2)、图2中是四种物质的微观模型图,其中可以表示单质的是(填序号)。(3)、如图是几个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a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填字母序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②图a对应的元素在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填离子的化学符号).
-
1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以下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相应字母)
a.活性炭 b.镁 c.明矾 d.水 e.二氧化碳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2)、可用于制造照明弹的是。(3)、可以使水中悬浮物沉降的是。(4)、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的是。(5)、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来灭火的物质是。 -
12、用化学符号填空:(1)、2个氧分子;(2)、氮原子;(3)、氢氧根离子;(4)、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5)、氧化铝。
-
13、将31.6g的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所得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7%,此时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A、3.2g B、4.8g C、1.6g D、0.8g
-
1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将海水淡化
过滤
B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C
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
用碳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D
证明某气体是二氧化碳
插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15、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现象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内有黑色固体生成
正负两极有气泡冒出,且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滴有酚酞溶液的棉花都变红,且热水中棉花变红的更快
右侧带火星木条复燃
结论
铁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催化作用
A、A B、B C、C D、D -
16、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质量的镁和氧气反应
B、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固体制取氧气
C、电解水
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17、高锰酸钾(KMnO4)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关于高锰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B、高锰酸钾中含4个氧原子 C、高锰酸钾是氧化物 D、高锰酸钾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
18、对于化学方程式叙述错误的是A、读作氢气加氯气等于氯化氢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氢分子和氯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反应物是氢气和氯气
-
19、三氧化二铬(Cr2O3)可用作油漆颜料,Cr2O3中Cr的化合价是A、 B、 C、 D、
-
20、运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B、瘪了的篮球放在热水里会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观测到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