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食物变质 C、水果榨汁 D、玻璃破碎
-
2、为测定某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200g碳酸钠溶液,平均分为四份,每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样品质量/g
50
50
50
50
氯化钙溶液质量/g
10
20
30
40
烧杯和沉淀的总质量/g
42
44
45
45
请计算:
(1)、当50g碳酸钠溶液样品中的溶质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g;(2)、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
3、
硫养粉为白色粉末,作为一种漂白剂、抗氧化剂、防腐剂和护色剂广泛用于化学工业中,硫养粉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工业生产的硫养粉可能混有。化学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硫养粉,为探究其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来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①易溶于水,能与常见的酸(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和对应钠盐。
②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③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和固体。
【提出问题】久置的硫养粉中含有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1)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猜想四:。
猜想五:、、
猜想六:、
【实验探究】
(2)为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请填写表格中空白处。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打开活塞,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让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后面装置。
①B装置中品红溶液褪色
猜想不正确
②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一、二不正确
Ⅱ
另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待无气泡产生后,再滴加适量溶液,观察现象。
③
猜想五正确
【反思交流】
(3)装置C中添加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
(4)有同学认为仅仅通过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猜想一、二不正确的实验结论不严谨,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加严谨,请将实验现象②补充完整:。
(5)装置F碱石灰的作用是。
【反思拓展】
(6)观察实验Ⅱ微观图,该图表示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前后的变化,该过程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用化学符号表示)
(7)该反应的微观实质可表示为。依此类推往碳酸钠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时,反应的微观实质用同样的方法可表示为
-
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等行业。某工厂用镁矿石(主要成分为和及少量)为原料制取 , 主要流程图如下图:
查阅资料:①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②加入溶液会被氧化成;③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见下表:
阳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
9.1
7.6
1.9
沉淀完全时的
11.1
9.7
3.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酸浸池中加入的稀硫酸喷成雾状的目的是;(2)、写出酸浸池中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若进行“操作Ⅰ”,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外,还有;(4)、选用调节使转化为沉淀,而不选用的原因是;(5)、加氧化镁调节溶液的范围应控制在(用不等式回答)。 -
5、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塑料方便了生活,普通塑料袋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化学式】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处理。由于难以降解也给环境带来了“白色污染”,危害人类的健康,寻找塑料的替代品已迫在眉睫。
科学家从饱含淀粉质的玉米中制取乳酸(),再经过聚合反应生产出颗粒状高分子材料聚乳酸,被称为玉米塑料。提取玉米中的淀粉是该工艺的关键环节,玉米粒中70%以上为淀粉,科学家采用湿法(浸泡)提取玉米淀粉,在50℃时,相同浸泡液中(水、0.5%亚硫酸钠溶液、0.5%乳酸溶液按8:1:1配比),测定浸泡时间与玉米淀粉提取率的关系如图1。
玉米塑料可替代塑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一次性产品、工程、日用、农业、医疗等领域,它将变成盒子、瓶子和手机等产品。玉米塑料制品废弃后可被环境中的微生物完全分解,成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组成部分,如图2。
(1)、聚乙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2)、从玉米中制取出的乳酸属于(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3)、由图1分析可知,浸泡时间与玉米淀粉提取率的关系是。(4)、玉米塑料制品废弃后最终被环境中的微生物完全分解,生成的物质是。(5)、玉米、高粱等种子还可以用来酿酒,请写出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6、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1)、发展“风光储氢”(即风能、光伏、储能和氢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风光储氢”与燃煤发电相比,减少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可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2)、2023年,我国第一口位于海底的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在珠江口盆地开钻。该“回注井”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二氧化碳注入地层后,慢慢溶解在地层水中,进而与岩石(主要成分为)反应生成一种碳酸氢盐矿物,请写出二氧化碳、水与岩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新能源电动汽车中广泛使用磷酸亚铁锂电池,其反应原理:。汽车行驶时,电池将转化为电能。该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
7、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冶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采矿和冶炼金属锡的场景。(1)、采矿:“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水中淘取锡砂(指锡矿石)时,所用容器的孔径需(填“大于”或“小于”)锡砂颗粒大小。(2)、冶炼:“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
炼锡的原理是以锡砂(主要成分为)和木炭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金属锡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使用:①焊锡是锡铅合金,可用于焊接金属,这是利用了焊锡比锡的熔点(填“高”或“低”)。②古代锡器常用来饮酒喝茶,很少装酸性物质,原因是。
③糖果等食品常用银白色的被称为“锡纸”的材料进行包装,“锡纸”实际上是铝箔纸。将砂纸打磨过的“锡纸”放入(填字母序号)中,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可证明“锡纸”中的“锡”不是金属锡。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铜溶液 D.硫酸亚铁溶液
-
8、2023年11月5日至15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在广西南宁举办。为欢迎远道而来的宾客,热情好客的广西人民在衣、食、住、行、用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得到来宾们的点赞。请结合情境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衣:运动会吉祥物“壮壮”“美美”,其身上搭配壮锦和民族服饰,极具广西民族特色。壮锦织造所使用的材料是棉纱和蚕丝可用的方法鉴别棉纱和蚕丝;(2)、食:广西盛产的砂糖橘鲜甜多汁,各方来宾争相品尝。砂糖橘富含的营养素为和糖类;(3)、住:为让各方来宾住上舒适无异味的房间,酒店管理者利用活性炭的性除去新装修房间的异味;(4)、行:为保障参赛运动和相关工作人员安全快捷出行,他们可免费乘坐南宁市所有公共交通线路和轨道交通线路,并且配备了大量的共享自行车,直至赛事活动结束。为了保证共享自行车能长久使用,自行车链条如何防锈;(5)、用:竞赛场地运动员每日比赛大汗淋漓,需要补充大量食盐水和糖水,请问食盐水中存在的微粒有(除主要成分外不考虑其他杂质存在)。
-
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干冰 ②氮气 ③一氧化碳 ④硫酸铜 ⑤盐酸 ⑥硫酸
(1)、可用于舞台制造烟雾效果。(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3)、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4)、可用作粮食储存保护气。(5)、常用于工业炼铁的是。 -
1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化学用语或其意义填空。(1)、磷元素;(2)、氖气;(3)、铵根离子;(4)、3个二氧化氮分子;(5)、中数字“2”的意义。
-
1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只有离子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
1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不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
13、阿奇霉素(化学式)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抗生素,其悬浊液pH为9.0~11.0,下列关于阿奇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结构上看:阿奇霉素是由38个碳原子、72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12个氧原子构成 B、从组成上看:阿奇霉素由碳、氢、氮、氧四个元素组成 C、从性质上看:阿奇霉素悬浊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从质量上看:阿奇霉素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打开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盖,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雾
-
15、重铬酸钾()可用于酒精检测。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A、+3 B、+5 C、+6 D、+7
-
16、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试管
B、每次放回滴管
C、稀释浓硫酸
D、连接仪器
-
1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g铜锌合金于烧杯中,往烧杯中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1)、该合金中铜的质量为g。(2)、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
18、资料:1. 实验室常用甲酸(H2CO2)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H2CO2H2O+CO↑。2.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3.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氧化物。某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装置制取一氧化碳,再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检验反应的产物,请回答:
(1)装置 B 的作用是。
(2)装置 E 中存在的错误是 ,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该实验装置(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请简述理由:。
(4)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应连接装置 F 和 G,导管接口的顺序为a→→→e。
(5)反应过程中,装置 C 的烧瓶内氧化铜粉末处于“沸腾”状态(一氧化碳气流冲击所致),这样有利于。
-
19、下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些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①。(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填字母序号)作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3)、收集CO2不选用C装置的理由是。(4)、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用固体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若用F装置收集氯气,则气体应从图中的(选填“a”或“b”)端进入,收集到的氯气中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
20、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净化流程如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通过隔网可以除去大多数(填“可溶性”或“不可溶性”)杂质,絮凝剂一般加入的是明矾,加入明矾的目的是。(2)、经过消毒,送到用户的水中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则该水属于(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降低硬水的硬度的方法是。(3)、电解水时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是。(4)、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防控过程中,室内外场地常常使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但如果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同时使用,则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正确答案字母)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有2种 C、生成的有毒气体是Cl2 D、生成的有毒气体是C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