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学学科要培养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素养,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B

    鉴别CuSO4、NaOH、NaCl三种白色固体

    取样于试管中,加适量水并振荡,观察现象

    C

    除去KCl中的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氯化镁溶液中的氯化钠杂质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过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至固体恰好完全消失

    A、A B、B C、C D、D
  • 2、CO2会造成温室效应,少开汽车,多植树,以减少CO2对全球变暖的影响。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0 C、+4 D、+6
  • 3、实验室里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均不为铜),小铭将三种金属打磨光亮后,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甲和乙表面均有铜析山,丙无变化。下列关于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铜 C、乙>铜 D、铜>丙
  • 4、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使人类摆脱了严重依赖天然材料的局面。下列常见的物品中,其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陶瓷茶具 B、塑料玩具 C、铝制电线 D、纯棉衣物
  • 5、厨房中现有下列四种物质,取少量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糖 B、面粉 C、食盐 D、白酒
  • 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鉴别软水和硬水一加食盐水观察 B、鉴别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一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 C、鉴别氧气和氮气一闻气味 D、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一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 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二氧化碳验满 C、加入粉末状固体 D、蒸发食盐水
  • 8、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提倡乘坐公交车代替私家车出行 B、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C、为了身体健康,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D、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 9、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物质

    方法

    A

    厕所清洁剂和厨房清洁剂

    加入小苏打

    B

    羊毛制品和纯棉制品

    用手摸

    C

    氯化钠和白糖

    溶于水测pH

    D

    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

    带火星的木条

    A、A B、B C、C D、D
  • 10、

    碳酸锂Li2CO3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制备。

    方案一:以锂辉石精矿(主要成分为Li2O , 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为原料制取碳酸锂粗产品,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查阅资料:碳酸锂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见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54

    1.33

    1.17

    1.01

    0.85

    0.72

    (1)在投入酸浸槽前,锂辉石精矿需进行粉碎研磨的预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

    (2)酸浸槽发生的化学反应为Li2O+H2SO4=Li2SO4+H2O , 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沉锂池中分离Li2CO3的操作类似于实验室的________(填操作名称),实验室进行该操作还需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

    (5)洗涤时使用热水的原因是________;验证Li2CO3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往其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再向其中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Li2CO3已洗涤干净。

    方案二: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采用“过氧化氢+硫酸”浸出体系,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使锂离子脱出,选择性回收锂。浸出液经过除杂后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可获得粗碳酸锂。

    (6)综合图2,为了抑制铁的溶解,更好实现锂的选择性浸出,该过程选择最适宜的pH范围是______(填字母)。

    A. 2.5-3.0B. 3.0-4.0C. 5.0-6.0

    (7)方案二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制备粗碳酸锂,其显著的优点是________。(答一点)

  • 11、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金属蚀刻画的制作原理、蚀刻画制作方法、废液处理等产生兴趣,开启了项目化学习之旅。

    任务一:了解金属蚀刻画的制作原理

    【查阅资料】金属蚀刻画所来用的材料可以是金、银、铜、不锈钢、铝等金属。在金属蚀刻过程中,使用强酸溶液或某些盐溶液作腐蚀剂从而在金属表面留下痕迹。酸液温度稍高,可以提高金属溶解的速率,缩短蚀刻时间。但酸液温度过高容易使防护的涂层或耐蚀油墨软化甚至溶解,影响蚀刻画的效果。

    【分析交流】

    (1)同学们通过交流认为:如果使用银板,则不能选择稀盐酸或稀硫酸作蚀刻液,原因是:

    任务二:模拟制作金属蚀刻画

    【设计实验】根据制作金属蚀刻画的原理,同学们动手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进行制作。

    【动手操作】

    (2)实验1中,小组同学首先对铝板进行打磨,其目的是;所得铝板蚀刻画中“玫瑰花”的颜色为

    任务三:探究废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实验2中清洗后的废液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3)废液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可能含有稀盐酸。

    【进行实验】

    (4)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及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1:取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废液

    红棕色固体消失

    废液中含有稀盐酸

    方案2: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废液中含有稀盐酸

    【反思评价】

    (5)方案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某同学对方案2结论的严谨性提出质疑,理由是

    【成果分享】

    (7)通过探究,同学们了解了制作蚀刻画的原理及技艺,并将制作心得与其他同学进行了分享。同学们认为成功制作金属蚀刻画除了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蚀刻液种类之外,还要注意控制的条件是(写1个)。

  • 12、

    某小组以“气体制备”为主题开展学习。

    Ⅰ.基础实验: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甲同学选用装置A制备O2 , 化学方程式为。欲收集一瓶干燥的O2 , 收集装置最好选用(填序号)。

    (3)乙同学想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CO2并研究其性质,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将产生的CO2通入E装置中,可观察到E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填化学方程式)。F中观察到气球(填“上浮”或“下沉”),说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Ⅱ.设计鱼类运输供氧箱

    任务1:选供氧剂

    查阅资料:过氧化钙CaO2能与H2O反应生成O2和相应的碱。兴趣小组决定选择CaO2作为供氧剂。

    任务2:设计装置

    (4)为保证不同鱼类在运输中的存活率,需要监测水中溶氧量和温度。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的鱼类运输供氧箱,其中微孔输氧棒的作用是;利用该装置持续供氧5分钟,从记录数据(如图)可得出水中溶氧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

  • 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

    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转化为燃料,是实现“碳中和”的一个研究方向。我国科研团队利用催化剂MoS2实现低温、高效、长寿命催化CO2加氢制甲醇(CH3OH)的工艺,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排在首位的是
    (2)、写出上图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MoS2中硫元素为-2价,则Mo的化合价为价,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MoS2的质量和不变。
    (4)、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选填“分子”或“原子”)。
    (5)、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燃料具有重要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可以消除碳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 B、开辟了二氧化碳利用的新途径 C、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 14、《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很多化学知识与方法。

    生石灰制取和应用:“每煤饼一层,垒石(石灰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灼烧)之,火力到后,烧酥石性。以水沃之,亦自解散……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

    (1)、从能源角度分析,煤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从燃烧的角度分析,“铺薪其底”的目的是先引燃柴薪再使煤饼燃烧,说明煤饼的着火点比柴薪的着火点(填“高”或“低”);
    (3)、从原理角度分析,“灼火燔之”涉及的化学方程为:
    (4)、从能量变化角度分析,“解散”是生石灰遇水由块状变成粉末状,该粉末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该反应属于(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5)、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粉末“成质之后,入水永劫不坏”,是因为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碳酸钙属于     
    A、 B、 C、 D、氧化物
  • 15、化学实验是我们应用化学知识、拓展化学思维和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分析以下实验能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的是

    A.探究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测定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C.探究CO2是否与水反应

    D.验证稀盐酸与NaOH发生反应

    A、A B、B C、C D、D
  • 1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用活性炭吸附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 1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称量固体 C、测溶液pH D、量取液体读数
  • 18、设计简易净水器如题图,过滤层内a、b、c的材料应分别为

    A、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 B、石英砂、小卵石、活性炭 C、活性炭、小卵石、石英砂 D、活性炭、石英砂、小卵石
  • 19、下列标识与内容或相应位置、场所与标识不相符的是
    A、面粉加工厂 B、城市居民楼道 C、氢气储气罐 D、存放NaCl的试剂柜
  • 20、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上一页 746 747 748 749 75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