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灰氢是以化石能源为原料生产的氢气。用这种方法生产氢气,会耗费大量的化石能源,并且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绿氢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生产的氢气。
科研人员将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然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氢气。他们用聚四氟乙烯薄膜把海水和电解装置隔开,这层膜就像冲锋衣一样防水,但是透气,海水蒸发时产生的水蒸气可以透过它向电解装置内部扩散,而杂质仍然留在海水中。水蒸气遇到水凝胶后,又会凝结成纯净的液态水。随着氢气和氧气的释放和导出,纯净的液态水逐渐减少,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海水蒸发时产生的水蒸气继续向电解装置内部输送,使电解水过程持续发生。
(1)、写出一种化石能源:。(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以上信息可知水由组成。(3)、聚四氟乙烯属于(选填“金属”或“有机合成”)材料。(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B、聚四氟乙烯薄膜起到过滤的作用 C、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的氢气是绿氢 D、随着反应的进行,海水一侧的压强小于电解装置内的压强 -
2、微型化学实验,因节能环保备受青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图2两个微型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所示:在直径约为1.5cm的水滴两边,同时放少量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固体。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微粒运动越慢,反之越快。
实验中在(填“A”或“B”)区域会先出现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如图2所示:探究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规律。实验一:向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如图2所示的试剂,再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6号孔穴中水的作用是。
实验二:若用吸管向5号孔穴吹入人呼出的气体,溶液表面出现白膜,白膜的主要成分(填物质名称)。
实验三:将实验一中所得的1号溶液和4号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选出下列组合中互滴后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填字母)。
A.1号、5号 B.1号、3号 C.3号、4号 D.4号、5号
-
3、作图法是化学常用的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之一。请根据下图进行分析。(1)、℃时,将相同质量的和KCl分别加入到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图2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甲烧杯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②将温度升高到℃时,乙中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③图2中M点的含义:
(2)、℃时,将等质量的、KCl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的质量:(填“<”、“>”或“=”)KCl。(3)、图3为在一个盛有60℃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水槽中放着一只乒乓球,乒乓球处于漂浮状态。若温度降低到20℃,乒乓球仍处于漂浮状态(不计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A、硝酸钾的溶解度 B、乒乓球露出液面的体积 C、乒乓球所受到的浮力 D、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
4、“碳达峰”“碳中和”理念提出,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2)、利用废气中的制取甲醇()能实现碳减排(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写出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 .(3)、“碳中和”主要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A、大力植树造林 B、捕集、利用和封存 C、开发氢能,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 ,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4)、“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理念。请你写出一条践行“低碳”生活的具体措施:。
-
5、化学用语是一种信息丰富、国际通用且比较简明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氢元素。(2)、2个氟原子。(3)、5个铵根离子。(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5)、中“2”的含义。
-
6、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A、
将生石灰加入到足量的水中 B、
将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中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的稀盐酸 D、
向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7、化学观念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示例说法错误的是A、组成观: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 B、能量观: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能量变化 C、守恒观:8g硫和10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8g二氧化硫 D、变化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
-
8、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雨水:一般雨水的 B、大雪:雪与水均由水分子构成,只是分子间间距不同 C、芒种:适合谷类作物种植,生活中常用NaCl溶液来选种 D、大暑:天气炎热,水中的鱼冒出水面是由于氧气溶解度降低
-
9、武鸣盛产沃柑,沃柑缺少钾元素会导致树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分析下列化肥的组成,属于钾肥的是A、KCl B、 C、 D、
-
10、如图为铯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铯离子符号Cs B、铯元素位在第五周期 C、铯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55 D、铯原子和氢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形成白雾 C、用稀盐酸除铁锈时,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D、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的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
12、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煤 B、水 C、盐酸 D、液氧
-
13、溶液在生活、生产、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属于溶液的是A、铁水 B、蒸馏水 C、75%酒精 D、新鲜豆浆
-
1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洗刷试管
B、倾倒液体
C、取用固体粉末
D、用试管夹夹住试管
-
15、下列是广西“三月三”民族活动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打铜鼓 B、抛绣球 C、酿米酒 D、碰彩蛋
-
16、某兴趣小组同学取某品牌碳酸钙补钙剂(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5.0g于烧杯中,将50.0g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分5次倒入烧杯中与补钙剂混合,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稀盐酸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4.0
3.0
m
1.0
1.0
(1)、表格中m的值为;(2)、计算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7、
化学药品的合理存放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学校兴趣小组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溶液的试剂瓶塞未盖且标签破损,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如图)。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于是对这瓶溶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查阅资料】Ⅰ.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表。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初步分析】
(1)甲同学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NaHCO3溶液,理由是。
【进行实验】乙、丙同学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2)乙同学: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 , 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比较,读出pH。
(3)丙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因此,乙、丙同学认为该溶液是Na2CO3溶液。
【实验反思】丁同学认为该溶液不一定是Na2CO3溶液,因此继续进行以下探究。
【继续探究】
(4)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 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
(5)这瓶溶液标签上的化学式是。
【拓展实验】如下图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HCl气体,用传感器测定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结果如下图2(溶液体积、温度变化可忽略,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6)分析图2可知,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导电能力:OH-Cl-(填“”“”或“”)。
【思维延伸】
(7)向某溶液中不断加入另一种物质,其导电能力随着所加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3所示。请写出符合图3中导电能力变化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18、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束后应先(填“撤离导管”或“熄灭酒精灯”)。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3)、将装置B、F、G依次相连接用于制得较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其化学性质,装置F中装的药品为;G中看到的现象为。(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所选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
19、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能显著提升建造航母及舰载机的材料性能。含有稀土元素钇的氧化钇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涂层材料。以富钇稀土矿(主要成分为 , 含有少量的、、等杂质)生产氧化钇的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I的名称是。(2)、反应釜2中,调节pH的目的是。(3)、反应釜3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填化学式)。从理论和原理上分析,在不断循环使用过程中该物质的质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0、阅读材料,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葡萄酒的生产过程包括葡萄除梗、榨汁和葡萄汁发酵等步骤。葡萄汁中的多糖在酵母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酵母作用下生成酒精(C2H5OH)等物质。但在发酵过程中会滋生某些杂菌,添加二氧化硫可有效抑制这些杂菌的滋生。在低温环境下,二氧化硫作为保鲜剂可有效减缓酿酒葡萄的腐烂。在4℃时采用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对酿酒葡萄进行预处理,经过4周的储藏,酿酒葡萄的腐烂率如图1所示。
(1)、在4℃时,酿酒葡萄储存4周时,腐烂率最低的是______(填序号)。A、未添加SO2 B、低浓度SO2 C、高浓度SO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葡萄汁的发酵属于缓慢氧化 B、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溶于雨水后会形成酸雨 C、为确保有效抑制杂菌的滋生,二氧化硫添加越多越好(3)、酒精可以做燃料,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酿酒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捕集所得的高纯度CO2可与H2反应制备CO,其反应原理如图2所示。理论上生成28gCO,需消耗H2的质量为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