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加热液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取少量固体药品 D、闻气体气味
  •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 B、火药爆炸 C、饭菜变馊 D、蜡烛燃烧
  • 3、将一块质量为6g的铁合金(成分为铁和碳)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94.2g稀H2SO4铁合金中的铁恰好完全反应(碳不溶于稀H2SO4),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已知含碳量高于2%的铁合金为生铁,含碳量低于2%的铁合金为钢,试写出计算过程并根据计算结果回答(结果保留到0.1g):
    (1)、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SO4的质量是多少?
  • 4、碳酸钙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aCO3.请列式计算:

    (1)碳酸钙中的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2)1kg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 5、

    小李同学通过对化学上册内容的学习,越来越觉得化学有意思。下面是她最近这段时间的两个学习经历,请同学们阅读之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小李发现,金店里有两种不同的“ 白金”,单价相差悬殊,小李很好奇,打算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市场上所谓的“白金”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金、镍、铜、锌的合金,称为白色金;另一种是铂金,铂是一种银白色的贵重金属,用于耐腐蚀的化学仪器及首饰等,俗称“白金”——元素符号 Pt。小李结合化学课上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展开了下列实验活动。

    (1)鉴别两种白金,她的方法可能是

    探究 Zn、Ni(镍)、铜的活动性顺序。

    (2)(作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可能的假设:

    ①Zn>Ni>Cu;

    ②Zn>Cu>Ni

    你觉得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请把写出一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 ③

    【查阅资料】小李同学查阅了资料得知,镍能与酸反应,且NiCl2能溶于水。

    【设计实验】取大小、厚度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 中,观察现象。

    【记录现象】

    (3)请帮助小李把实验现象填写完整

    金属

    Ni

    Zn

    Cu

    与盐酸反应的现象

    气体产生缓慢金属逐渐溶解

    气体产生激烈金属迅速溶解

    【得出结论】

    (4)原假设中正确的是(填序号),写出镍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应用】

    (5)根据探究结果,请你预测镍与硫酸铜溶液(填“ 能”或“不能”)反应,理由是
    (6)除小李的实验设计外,你能否象小李一样,设计另一组实验,也这样一次验证上述假设 的正确与否,你的设计所用的一组物质的化学式是(只写出一组即可)。
  • 6、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陆地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金属矿藏。

    部分常见的金属矿石:

    矿石名称

    赤铁矿

    孔雀石

    辉铜矿

    铝土矿

    白钨矿

    主要成分

    Fe2O3

    Cu2(OH)2CO3

    Cu2S

    Al2O3

    CaWO4

    从矿石中制取金属单质的过程叫冶金。金属作为金属材料,其价值不仅取决于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和独特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冶炼的难易程度。例如铝是人们熟悉的金属,其蕴藏量居金属之首,应用广泛,但在1886年以前,它的价格比黄金还高,其原因是冶炼成本太高。目前工业冶炼铝的原理是:将铝土矿提纯后,在熔融状态下通电进行电解,生成铝和氧气。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从1世纪起,铁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可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制得金属铁。

    金属除了有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有各自的特性。例如,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呈紫红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但汞是液体。

    金属材料应用广泛。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可揉成一团放入卫星或宇宙飞船舱内,需要时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原来的抛物面形状。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但矿物的储量有限,因此,对金属资源的保护变得迫在眉睫。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可知,工业上可以用(填矿石名称)来冶炼金属钨。
    (2)、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1886年以前铝的价格比黄金还高的原因是
    (3)、根据材料,写出工业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材料可知,合金可用来制造卫星或宇宙飞船的天线。
    (5)、金属可以压成片、抽成丝,利用了金属的性。
  • 7、据统计,南充市私家车出现井喷式增长:小汽车从5万辆增加到6万辆用了不到12个月时间。汽车排放的尾气(CO、SO2与NO等物质)将会加重我市空气污染,其治理方法有:
    (1)、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其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出租车改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写出压缩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同济大学推出用氢气作燃料的“超越3号”氢动汽车。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可以是 , 下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5)、若以上图中的A作发生装置,可以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装置还需要如何改进?。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8、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
    (2)、金刚石
    (3)、4个氢氧根离子
    (4)、二氧化硫分子
    (5)、硫酸铝
    (6)、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9、以下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加热一定质量

    的高锰酸钾固体

    铜丝在

    空气中加热

    木炭在盛有氧气

    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电解水生

    成两种气体

    A、A B、B C、C D、D
  • 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是,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 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燃烧发光放热,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氮气是无色的气体,无色的气体一定是氮气
  • 12、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C、用钢丝球清洗铝锅 D、被围困在火灾区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 13、化学方程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用语,以下方程式书写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3O2__P2O3 B、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4Fe+3O2__2Fe2O3 D、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3__CaO+CO2
  • 14、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10H14N2 , 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由三种元素组成 B、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C、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尼古丁中含有氢分子
  • 15、化学实验操作必须规范,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连接 B、沸腾了吗 C、能这样吗 D、真好玩
  • 16、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把铝抽成丝做电线 B、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C、把金刚石打磨成璀璨的钻石 D、工业上用一氧化碳炼铁
  • 1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甘蔗榨汁 B、自行车胎爆裂 C、滴水成冰 D、鲜奶制成酸奶
  • 18、

    碘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加碘食盐主要有两种,添加KI(碘化钾)或KIO3

    【实验探究一】加碘食盐中含碘钾盐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KI;猜想2:KIO3;猜想3:KI和KIO3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①KIO3与KI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碘(I2),淀粉溶液遇I2变蓝色;②KI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黄色AgI沉淀,但是KIO3与AgNO3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③I2有毒,不能服用

    (1)小组同学根据资料进行讨论后,认为上述猜想不正确,理由是

    (2)实验验证:为验证其他猜想,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填写表格中空白处。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加碘食盐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向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

    猜想1不成立

    实验二

    另取少量加碘食盐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先向试管中滴加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再滴入

    溶液有无色变成蓝色

    猜想2成立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推理,加碘食盐中含碘钾盐是KIO3

    【实验探究二】为什么做菜在起锅时,才加入碘盐呢?

    (3)查阅资料:碘酸钾受热易分解产生碘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KI中仍含有碘元素,为什么生成KI就会降低碘效?

    查阅资料:KI是白色固体,在空气中与O2、CO2、H2O中的两种或三种物质反应生成单质I2而泛黄变质。光照会加速它的变质,不利于人体吸收。

    (4)实验探究:研究小组开展以下实验。请将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现象


    如图所示,在燃烧匙中加入KI固体,然后分别放置在①②③号试管中,数日后观察现象。

    KI固体在空气中与O2、CO2、H2O共同作用而变质导致碘效降低。

    【交流反思】

    (5)讨论后大家认为以上实验方案有所欠缺。甲同学做了补充实验,该实验密封的试管中除了KI固体外,还有 , 数日后观察无明显现象,证明以上结论正确。

  • 19、铝及其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以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和少量SiO2、Fe2O3杂质)为原料可以制取硫酸铝铵晶体(铵明矾晶体)【NH4AlSO4212H2O】,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资料】①SiO2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AlOH3能溶解在NaOH溶液中,生成可溶性钠盐【偏铝酸钠(NaAlO2)】。

    A1OH3加热分解成氧化铝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所得滤液含有的溶质有(填化学式)。
    (2)、步骤Ⅱ中加过量烧碱的目的是。若步骤Ⅱ所加烧碱量不足,则最终硫酸铝铵晶体的产率将(填“偏低”、“不变”或“偏高”)。
    (3)、步骤Ⅲ中通入足量CO2发生的反应之一为CO2+NaAlO2+2H2O=AlOH3+X , 推断X的化学式为
    (4)、步骤Ⅴ通过化合反应制取硫酸铝铵晶体【NH4Al ( SO4)2 12H2O】,其化学方程式为
  • 20、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很多诗句和典籍中都蕴含着化学知识。
    (1)、“春蚕到死丝方尽”所描述的蚕丝属于(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烈火焚烧”是指高温煅烧石灰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注:“淘”指用水冲洗,去除杂质。“漉”是指液体慢慢地渗下)。其中“淘”和“漉”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操作。
    (4)、《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炼铁”如图1和“炒钢法”如图2。

    ①在图1的炉中鼓入与矿物逆流而行的空气,“逆流而行”的目的是

    ②图2为“炒钢法”即“持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炒过稍冷之时,或有就塘内斩划方块者”。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生铁中元素的含量。

上一页 732 733 734 735 7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