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请结合如图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制取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填装置标号)。(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A作为发生装置,该装置试管口要向下倾斜,目的是。(4)、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
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臭豆腐是中国传统特色小吃。各地的臭豆腐中,湖南长沙臭豆腐因其“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的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臭豆腐坯的品质直接关系着臭豆腐鲜嫩程度、入味程度和油炸效果。生产工艺流程为:黄豆→豆腐坯→上色(用硫酸亚铁等)→臭卤浸泡→臭豆腐坯。
国家标准GB2760-2014中规定,在臭豆腐的制作过程中硫酸亚铁的最大使用浓度为0.15g/L。实验小组研究了一定条件下硫酸亚铁浓度对臭豆腐上色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L值表示颜色明度,为黑色,L=10.00为白色。)
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特性主要来源于臭卤的浸泡。卤水在37℃密封箱里保温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臭豆腐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2等。维生素B12可以延缓大脑老化进程,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需要注意的是,臭豆腐中含有的胺类物质可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致癌物亚硝胺。因此,在吃臭豆腐时,最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阻断亚硝胺的生成。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多食臭豆腐可以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是因为豆腐中含。(2)、要得到黑如墨的臭豆腐又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硫酸亚铁较适宜的上色浓度为g/L。(3)、臭豆腐与新鲜蔬菜和水果搭配食用更健康的原因是。 -
3、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取湘江水进行净化,流程如下。(1)、操作Ⅰ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操作Ⅱ可加入除掉水中的异味和色素。(3)、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湘江水环境整治和水资源保护的有__________。A、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湘江 B、关停或整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 C、农药、化肥过度施用 D、农业上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
-
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2)、在t2℃时,甲的溶解度(填“<”“>”或“=”)乙的溶解度;(3)、t1℃时,向盛15g乙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1)、生石灰(CaO)可以做食品干燥剂,吸水后转化为熟石灰[Ca(OH)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写道“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是现代的湿法冶金的先驱,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6、中华典籍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1)、《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舶上铁丝……日久起销(锈)……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铁能拉成铁丝,说明铁具有良好的性,铁丝“日久起销”是铁与同时接触导致的。(2)、《齐民要术》中记载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醋酸的化学式为C2H4O2 , 它由种元素组成的。
-
7、化学学科的特征是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如图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B、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2∶1
-
8、两会聚焦,让中国饭碗成色更足,下列物质富含蛋白质的是A、玉米 B、虾 C、空心菜 D、鸡蛋
-
9、厨房里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奶粉 C、植物油 D、白糖
-
10、在工业上,纯碱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纯碱的化学式是A、Na2CO3 B、NaHCO3 C、NaOH D、Na2SO4
-
11、下列叙述能体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A、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B、墙内开花墙外香 C、石油气能被压缩为液化石油气 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
1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加热液体 D、
倾倒液体
-
13、现有盛和混合溶液的大烧杯。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9.8%的溶液,充分搅拌,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BC段可以观察到大烧杯的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g。(3)、B点时,大烧杯中溶液的值7(填“>”“=”“<”)。(4)、点时,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水后,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4、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一】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图1中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_(填“6”、“12”或“16”)。
(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B. 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和 C. 图3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图2中c→d所示溶液中的质量不断增加 【实验探究二】实验目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设计并进行实验。
(5)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取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若________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方案2、取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________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若溶液由无色变红色再变无色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反思】
(6)另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探究二设计的方案1不能证明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
(7)另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探究二设计的方案2也不能证明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
(8)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______(填字母)。
A. 铜片 B. 试纸 C. 硝酸银溶液 D. 紫色石蕊试液 -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面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些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实验一可观察到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实验二通过实验现象对比可知,铁生锈与有关。
③实验三是验证燃烧条件的环保装置,通入氧气后,a处白磷不燃烧,b处白磷燃烧,通过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④实验四,探究铜和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无色溶液可能是(填编号)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2)、现提供下列实验仪器和装置: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可选用F和(填字母)组装成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装置;还可用方法收集氧气。
②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达到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目的。发生装置应选择A和(填字母);为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分用B、C组装成一套装置,向B中加入液体试剂,气体通过此装置达到目的。
-
16、下图中M、N、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D是一种无色气体,M俗称纯碱。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如图(“—”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B物质的用途是(写出一点即可);D物质的含量过多,会加剧。(2)、A→M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与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7、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新型冠状肺炎蔓延期间,为了身体健康,人们出行时都佩戴了口罩,它的种类有活性炭、N95、外科医用口罩等,其中活性炭起到的作用是;我省推出防治新冠肺炎的中医药“甘肃方剂”,成效明显。传统中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杀毒的作用,其分子式为。则“绿原酸”中氧元素的质量是。(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含氮物质浸入水中会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中的春蚕吐出蚕丝可被人们用来加工制成衣物,蚕丝与棉花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蚕蛹又可以加工制成美味佳肴,其富含丰富的营养素是。蚕喜欢吃桑叶,为防止叶色发黄,在种植桑树苗前,一般施用肥。(4)、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8、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5 g、30 g、30 g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2)图二中能表示氯化钾溶解度曲线的是(填“甲”或“乙”);
(3)要使B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 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 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 溶液质量:甲>乙 D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
19、最新发现,“六神丸”(含麝香等六种中药)具有较好的抗肺纤维化作用。麝香中含有麝香酮、氯化钾、硫酸钠、碳酸铵等物质。据此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①含有的一种金属元素;
②n个硫酸根离子;
③碳酸铵【】中氮元素显-3价;
④有两种元素组成的盐。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①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②①-④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其中为稳定结构。
-
2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
采用不加试剂,两两混合的方法
B
除去NaOH溶液中的
加过量溶液,过滤
C
分离、、
用水、氢氧化钠、稀盐酸
D
鉴别C、、三种黑色粉末
取样,加适量稀 , 观察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