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CO2为碳源,与电解水产生的H2经催化可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此方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化学家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实现了CO2和H2转化为A或B等物质,反应原理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
(2)根据催化剂的特性可知,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其质量和不变。
(3)在催化剂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用化学用语填空:(1)、3个铝离子;(2)、标出氯化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小莉、小晶两位同学用如下两种不同的方法,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小莉用固体氯化钠和水配制溶液:(1)、小莉实验时应量取水的体积是mL(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2)、若小莉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填“>”“<”或“=”)。
-
4、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种元素的粒子;(2)、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铁锅作炊具 C、氮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汽油可用于擦拭衣物上的油污
-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二氧化硫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碳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白光,产生白色气体 D、加热后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
7、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①N②Mg③④
A、①②④都表示一个分子 B、③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C、④表示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B、 C、 D、
-
9、下列物质是化合物的是A、空气 B、氯酸钾 C、澄清石灰水 D、红磷
-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试管内放入的药品一般是。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的现象时再开始收集。(3)、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实验主要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收集并验满气体;③装入药品;④组装仪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4)、装置D是密封良好并充满空气的单气阀充气袋,若用它来收集一袋较纯净的氧气,则收集前需对D进行的操作是。(5)、如装置E所示,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槽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且溶液变红,原因是。
-
11、电石渣是一种工业废渣,其主要成分为Ca(OH)2 , 含有少量MgO等杂质。以电石渣为原料生产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案如下图1所示。
已知:
①电石渣中的杂质难溶于水,也不与NH4Cl溶液反应;
②“浸取”时的主要反应为 ;
③“碳化”时的主要反应为。
(1)、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沉淀”中主要含有的物质是。(2)、结合制备方案判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和NH4Cl溶液。(3)、如图2所示,工业上将碱化后的溶液进行喷雾碳化,为使碱化后的溶液与CO2充分接触,应从(填“A”或“B”)处通入CO2。(4)、实际生产中,碳化反应的温度一般采用60℃,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可能是(写一点即可)。(5)、碳化后得到的是纳米碳酸钙粗品,其表面一定含有的可溶性杂质是。 -
12、液体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能,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乙框中的物质是一种单质,请在乙框内将相应粒子图形补充完整。(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3)、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填字母序号)。A、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B、分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C、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D、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
13、下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硝酸钾
31.6
45.8
63.8
85.5
110
氯化钾
34.0
37.0
40.0
42.6
45.5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钾,可采用方法提纯硝酸钾。(2)、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3)、40℃时,将25g氯化钾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4)、从表中数据可知,在温度为的范围内,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 -
14、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和材料的使用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1)、天然气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古诗词中蕴含着很多化学知识。《寄怀楚和尚二首》中有“铁盂汤雪早,石炭煮茶迟”。铁锅化雪快是因为金属铁具有良好的性,“石炭”指的是煤炭,煤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填一种即可)随意排放会导致酸雨。(3)、下列做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积极植树造林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D、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
15、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1)、人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纤维织成的。棉花属于(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2)、洗洁精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洁精具有作用。(3)、维生素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人体缺维生素A会引起症。(4)、自行车支架表面喷漆,是为了防止其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而生锈。(5)、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可使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A、食盐 B、花生油 C、白醋
-
16、下列语句描述的是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请选择合适的符号填空(填序号)。
①2O ②O2 ③H2O ④CO2 ⑤ ⑥
(1)、2个氧原子。(2)、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3)、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4)、氧化钙中氧元素为-2价。(5)、每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
17、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反应可表示为甲+乙→丙+丁、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乙为稀盐酸,则丙、丁中一定有盐 C、若丙为氯化钠,则甲、乙中一定有碱 D、若甲、乙是化合物,则丙、丁也一定是化合物
-
18、明确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之一。某溶液含有Fe3+、Mg2+、Na+、Ba2+、Cl-、OH-、等离子中的若干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溶液中最多能有5种离子 B、若溶液有颜色,则一定有OH- C、若溶液pH>7,则阳离子只能有Na+ D、若溶液中同时含有OH-和 , 则一定没有Cl-
-
19、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区分硬水和软水 B、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水 C、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D、探究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20、为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 B、实验③中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 C、实验④中X可能为锌,Y可能为硫酸亚铁 D、只做实验③和④,一定不能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