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1年12月9日,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为全球青少年进行了太空授课。空间站主体用到了重戚轻、强度高、耐腐蚀的钛合金。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及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10 B、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 D、钛原子的质子数为48.9
  • 2、下列是四种物质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不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中X、Y、Z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X<Y B、最外层电子数:X<Z C、Y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 D、X和Z的化学性质相似
  • 4、2022北京冬奥会上源自成都制造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展现了“科技奥运”的精神理念,如图是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碲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 B、碲的原子序数为52 C、碲属于金属元素 D、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g
  • 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A、固体难压缩——分子间的间隔小 B、气体受热膨胀—一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分子很小 D、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6、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 7、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分解反应 B、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C、氧分子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最小的粒子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会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因为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变色等现象,则有发光、变色等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磁铁能吸引大头针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 10、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B、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气割、气焊 C、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多种电光源 D、木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 11、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固体质量 B、氧气验满 C、倒入稀盐酸 D、加热液体
  • 12、下列属于“空气污染指数”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二氧化氮 D、水蒸气
  • 1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天然水 C、矿泉水 D、冰水混合物
  • 14、定量研究出空气成分的化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加德罗
  • 1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冰雪融化②伐薪烧炭③清风徐来④葡萄酿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回答问题
    (1)、制作过滤器时,先正确折叠滤纸,如图,折叠的顺序为 , (填数字序号);再用水润湿滤纸,使叠好的滤纸与漏斗内壁 , 并使用玻璃棒轻轻按压。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棒可以搅拌漏斗内液体,从而加快过滤速度

    B.漏斗内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的作用是

    (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步骤正确的排序为

    ①固定仪器 ②检查气密性 ③从水中撤离导管 ④装药品 ⑤熄灭酒精灯 ⑥收集气体 ⑦点燃酒精灯;反应后,剩余的药品要。(填序号)

    A.直接倒入下水池     B.放回原瓶     C.放入指定容器

  • 17、图2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为测定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钙片中其他物质不溶于水,也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取20片钙片,进行如图1实验: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计算该品牌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8、

    在学习了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气体产物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气体产物有什么?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很好的吸收CO2气体。

    (做出猜想)

    猜想一:产物中只有CO;

    猜想二:产物中有CO、CO2

    (进行实验)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气体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

    (1)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C中玻璃管里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原气体产物中含有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解释与结论)经过实验,同学们认为猜想二成立。

    (反思与评价)

    (3)通过观察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验证原气体产物中一氧化碳的存在,则装置B中应选择的试剂是            

    A. 水B. 浓硫酸C. 足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

    (4)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之前,应先通入CO气体,防止________。

    (5)写出尾气处理的一种方法:________。

  • 19、实验室常利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探究气体的有关性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形,动植物呼吸、燃料燃烧、钢铁冶炼等都需要氧气,实验室利用C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控制反应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导入。
    (2)、图二装置可看到的现象是(填数字)处的石蕊试纸先变红,可验证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物理性质是
    (3)、图三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某兴趣小组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活塞 B、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反应停止 C、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 D、bc段压强基本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 20、白铜是铜、镍(Ni)合金,某学习小组同学欲利用废弃的白铜回收铜、镍两种金属。
    (1)、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白铜中有铜、镍两种金属,则合金都至少含有两种金属 B、白铜的熔点比铜、镍的熔点低 C、白铜和纯铜相互刻画,纯铜表面留有划痕,说明纯铜比白铜的硬度更大 D、分别将白铜和青铜(铜、锡合金)加入AgNO3溶液中,都会析出银白色金属
    (2)、先向盛有等量镍粉和锌粉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观察到都有气泡产生,且锌粉与稀硫酸反应更剧烈,镍粉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为绿色,说明镍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填“强”或“弱”)。

    查阅资料可知,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H2SO4=NiSO4+H2。

    (3)、接下来,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回收铜和镍。

       

    ①图中固体A是

    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只写一个)

    (4)、要验证Ni、Zn、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用下列各组药品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填字母)。
    A、Ni、Zn、Cu、稀盐酸 B、Zn、Cu、NiSO4溶液 C、Ni、Cu、ZnSO4溶液 D、Ni、ZnSO4溶液、CuSO4溶液
上一页 708 709 710 711 7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