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明同学去九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在过滤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填“硬水”或“软水”)。
    (4)、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 2、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微粒名称或符号:两个氧原子、两个水分子、两个镁离子、3H、2K+、2CO2
    (2)、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①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②水(H2O)通电分解生成氢气(H2)和氧气(O2)的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③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

    ④氧气与液氧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⑤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⑥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 3、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隆重开幕。
    (1)、“冰墩墩”是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深受大众喜爱。某“冰墩墩”毛绒玩具内填充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属于(填“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
    (2)、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燃料是丙烷(C3H8),丙烷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3)、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从环保角度看,氢能源的主要优点有:氢气本身无毒、
    (4)、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冰采用当前最先进的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备。制冰过程中,多台CO2压缩机同时运作,将气态CO2压缩为液态。液态CO2蒸发吸热实现制冷,使水变成冰。CO2由气态变为液态这一变化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5)、北京冬奥会的理念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体现了该理念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所有场馆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B、利用回收的塑料瓶制得丝线,纺织成冬奥会场馆工作服装 C、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将制冰过程吸收的热量回收后用于奥运场馆供热、供电,使碳排放趋近于零 D、通过技术实现“水立方”与“冰立方”自由切换,同一场馆具备开展水上、冰上运动及各类大型活动的能力
    (6)、冬奥会期间期间,为做好自我保护,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操作。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性。
  • 4、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B、②的微粒符号是Al3+ C、②③属于阳离子 D、②④属于同一元素
  • 5、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变化①、②和③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②和③ B、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C、该变化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D、变化①为化合反应
  •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减小

    B

    湿衣服晾晒段时间后变干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

    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很快鼓起

    受热后分子的体积变大

    A、A B、B C、C D、D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B、氧气(O2)与臭氧(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 C、Cu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种单质 D、水通电产生氢气与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 8、“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D、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所以混合物一定由多种分子构成的
  • 9、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溶液来消毒,下列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属于混合物 B、过氧乙酸中有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 C、过氧乙酸中含有碳、氢、氧三个元素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4:3
  •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称量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液体
  • 11、“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人都有群防责任”,下列做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家庭消毒时,消毒液越浓越好 B、吸烟、喝酒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C、应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和通风 D、必须每天吃药,补充人体所需化学物质
  • 12、乙酸,也叫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根据化学式计算:
    (1)、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乙酸中,碳、氧、氢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乙酸中,碳、氧、氢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4)、120克乙酸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与多少克水中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保留到0.1并写出计算过程)。
  • 1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②实验二中,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原因是

    (2)、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①空气容易被压缩,液体较难被压缩,原因是(填序号)。液态氧和氧气化学性质相同,原因是(填序号)。

    A.气体的分子运动速度比液体快       

    B.气体分子间间隙比液体大

    C.由同种分子构成

    ②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图D表示5个(填“分子”或“原子”)。

  • 14、

    (一)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铝原子的电子数为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

    (3)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二)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可以制作卫星天线。甲为镍(Ni)原子结构示意图,乙为镁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4)①甲中x=

    ②镍原子与镁原子的化学性质(填“相似”或“不相似”),其因为

    ③在化学反应中,镍原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

  • 15、小明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少量氯酸钾于试管中,加热至熔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接近试管底部,木条

    加热氯酸钾产生氧气,但是反应所需温度较高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实验二

    取少量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加热二氧化锰不能产生氧气

    实验三

    , 加热片刻,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在试管口立即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实验反思:

    (1)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没有改变。

    (2)实验三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6、

    人类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一)天然水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可使用多种方法将水净化。

    (1)沉淀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

    (2)除去水中的臭味,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

    (3)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洗脸、刷牙、洗手后随手关闭水龙头
    B. 为节约用水,园林浇灌可采用滴灌的方式
    C. 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可作为绿化和景观用水

    (二)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4)玻璃管b端接通电源的________极。

    (5)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 17、空气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
    (1)、请从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氖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可用作电光源的是;       

    ②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③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④食品包装中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2)、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3)、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如下反应:一氧化氮+氧气→二氧化氮,该反应属于(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 18、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磷原子
    (2)、4个氢分子
    (3)、氦气
    (4)、氢氧化钙
    (5)、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19、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向粘有蜡烛的烧杯中加入水并点燃蜡烛,装置如图。蜡烛燃烧至水面处时熄灭,其主要原因是

    A、蜡烛与氧气隔绝 B、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C、蜡烛没有可燃性 D、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 20、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多样的。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酱油 B、水银 C、干冰 D、
上一页 682 683 684 685 686 下一页 跳转